第114章 事不过三,你没机会了(4.5k)
翌日,天明。
狼牙修国,皇宫,金鑾殿。
陆太保高立在龙椅旁,威严端肃,相貌轩昂。
底下两班文武、四百朝官战战兢兢,纷纷行礼唱大喏。
陆太保不悦道:“今日怎不见我王上朝?”
一旁常年侍奉国君的老奴哆哆嗦嗦道:“启稟太..太保大人,圣上昨夜饮酒过...过量,今...今日龙体不適。”
陆太保冷哼了一声道:“堂堂一国之君,竟如此不思进取,饮酒误事,若不是有吾在,国事岂不荒废矣。”
眾文武百官纷纷附和,各种马屁夸讚。
陆太保无视国君,又叫武官將领点兵,打算今日便发兵攻打婆律国。
將领为难道:“太保大人三思,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乃举国之大计,应作万全准备,需从长计议才好。”
陆太保闻言很不悦,怒斥道:“兵法亦有云:兵贵神速;尔等这般磨磨唧唧,又如何能成大事?灭一小小婆律国,何需作甚过多准备,你且传令,只需带上一天口粮即可,本將自有破城的法子也。”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皆暗吸了口气,他们心中清楚,这婆律国的都城防守严密,光是城墙便有近乎八丈之高,这一天怎可能拿得下?
见无人应声,陆太保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当机立断道:“吾话既已说出口,
何人赞成,何人反对乎?”
一眾文武百官沉默,这可是关乎国之存亡的大事,虽不敢明面性逆太保,但也没人敢轻易附和。
见此,陆太保冷冷道:“既无人反对,那便即刻调兵遣將,杀这婆律国一个措手不及,快攻快回。”
武將面带犹豫,欲言又止,最终无可奈何,正欲领兵符照做。
这时,金鑾殿外远远传来一道洪亮的声音:“寡人反对!”
眾人无比惊讶,寻声望去,但见来人:明明君王像,昂昂帝主容,规模非小辈,行动显真龙。
不是当今圣上,又是何人。
陆太保起初一愣,在见不过是孤身一人的年轻国君,忽地笑了出来,迈著有力的大步朝年轻的国君走来。
狼牙修国国君悚惧不已,战慄道:“你这妖怪,修得猖狂,今日绝不让你奸计得逞!”
陆太保闻得这番言语,尤其是妖怪这两个字格外刺耳,唬得他心头撞小鹿,
面上起红云,心中杀意暴涨。
他三步並作二步,顺手夺了镇殿將军身上的宝刀,明晃晃的刀尖指著国君,
步步靠近。
狼牙修国国君嚇得脸色苍白如纸,战慄不已,差点瘫倒,急叫道:“道长救吾!”
他话音刚落,一道鲜艷的红光直直打在了陆太保的脸上,陆太保大惊不已,
怒吼了一声,这声音与此前浑然不同,悠长又刺耳。
眾文武百官见了,无不惊骇之极,嚇得瑟瑟发抖,纷纷忍不住惊呼:“妖,
妖怪.”
陆太保闻言摸了摸嘴脸,方知自己被这道莫名的红光照出了原身。
他又惊又怒,一刀朝国君脖子劈去,这时一道身影突元挡在了国君面前,只听见赠的一声刺耳之音,这刀犹如豆腐一般碎了一地。
这身影正是李修安,他定晴一看,但见面前的妖孽脸如鞋拔,椭面光润,青飘頜,金晴如火焰,竟是只牙獐成精。
妖怪看著面前的道士,惊慌不已,惊道:“你是哪里来的道士?我与你有何怨仇?”
“我在此当我的权臣,与你何干,你这道士怎么来抱不平,泄露我的机密?
”
李修安饶有兴致的看著他,意味深长道:“哦?你不认识贫道吗?”
妖怪喝道:“我又不是你爹娘老子,何曾认得你?”
李修安心有疑惑,又问道:“你手中的星盘呢,上面是不是有天星盘三个字,你这妖孽又是从何得此宝盘的?”
妖怪闻言呵呵笑道:“哦?吾就说你这道人怎平白无故找上了我,原来是为宝盘而来,不错,在吾身上,你又能怎的?”
言罢,这妖怪挥拳朝李修安砸来,李修安也不躲避,立在原地,稳如泰山,
显然对方的拳脚功夫相差李修安太多,不过数个回合,便被李修安一脚端飞金鑾殿外。
妖怪吐了口血,惶惶不已,立马跳將而起,驾云头望空而去。
李修安正欲出殿追他,惊慌失措的国君紧紧抓住了李修安的衣袖,恐慌道:“道长,这妖孽哪里来的耶?他若跑了,等道长走后再返回,岂不会生吃了寡人?”
李修安摇头,安慰道:“陛下放心,贫道绝不让他逃了,定会带他户首来见。”
年轻的国君这才放手,李修安追寻而去。
李修安跳在九霄云里,睁眼四望,见那妖孽出了城,径东北而逃。
李修安御风追上,截住了他的去路,叱道:“妖孽,哪里去,快將宝盘交出来,道出前因后果!”
妖怪呸了一声,叫道:“你休想让吾说出半个字。”
李修安微微摇头:“既如此,那贫道这就送你下地狱,你且留著秘密与十殿阎王慢慢说去!”
见李修安祭出宝剑,妖怪惧怕不已,暗:方才的较量中,自己的手脚功夫远不如面前的道士,现在他又祭出了宝剑,而自己一时逃的急,身上未有武器,
如此怎是他的对手?
念及此,妖怪忽地喷了口烟,藉机拉开距离,而后默念咒语,紧急施法,但见一阵天昏地暗,愁云惨雾,空中忽地升起一道龙捲风,风声中夹带著龙吟虎啸,朝李修安席捲而来。
李修安面不改色,稳如泰山,掐诀默念咒语,亦是一阵风来,瞬间吹散了愁云惨雾,天地又一次恢復光明,而那道龙捲风忽地半途中息了下来,眨眼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妖怪大惊。
李修安笑道:“在吾面前耍甚风儿,犹如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也。”
言罢,李修安举剑刺了过去。
正所谓有兵刃的气壮,赤著手的胆虚。
不过数回合,妖怪便被李修安一剑刺伤,一脚踢下空中。
妖怪吐血不止,一手死死捂住伤口,痛苦的脸上无一丝血色。
空中的李修安俯瞰著妖怪道:“现在又当如何?还不乖乖交出天星盘,道出前因后果?”
妖怪战慄不已,心慌意乱,脸上尽显犹豫不决之色。
他吃力的爬了起来,將手伸进了胸口怀里,仰头道:“好,你既是为此物而来,那便还与你吧!”
说著,妖怪从怀里掏出一块四四方方的黑色星盘,猛地朝李修安掷来,李修安正欲伸手去接,忽地察觉这星盘似乎有些不对劲。
李修安遂侧身躲过,果然那星盘在他身后轰地一声爆炸,弥散出大量烟雾,
红红黑黑,与此前灵池峰炼霞真人棺材里的烟雾如出一辙。
眼看那烟雾朝李修安飘散过来,李修安又急使了个风咒,吹散烟雾,李修安心怒,然而转身时,这妖怪已然不见了踪影。
李修安佇立空中,定晴细看,空中一片平静,也不见怪风黑云。
李修安可不信这妖怪亦会甚筋头云、五行遁法之类的上乘法术,他若真有这般手段,方才也不会被自己轻易给追上。
由此可见,他定然还藏身在附近。
李修安用望气寻真之法,一番探视,忽见自己右前方数百丈开外煞气冲天,
遂身一动,眨眼间便来到此处,却依旧不见妖怪身影。
李修安空中仔细俯瞰著这地方,但见下方乃是一处山头,一堆乱石怪石。
李修安仔细查看著,忽见有一立起来的石头,奇形怪状,石头顶端往下一两尺左右的位置爬满了苔蘚。
见此,李修安心道:“这石头颇为怪异,哪有上面长苔蘚,下面却光光溜溜的?断没有这般道理。”
稍加思索,李修安已然心中明了,但李修安却深嘆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这妖怪倒也有些手段,竟一不留心让他给逃了,罢了罢了!”
言罢,李修安摇头嘆气装著欲转身离开,李修安转过身后,要时从袖子中掏出宝鑑,突然將鉴子阳面对著这立起来的怪石照了一照,隨即一道红光打在了这怪石上,那怪石瞬间被破了妄相,现了原身,不是这牙獐精又是谁。
而石头上的苔蘚正是他伤口处的血跡,妖怪大惊失色,正欲再次念动咒语,
使那移石换位之法,这时李修安亦念动咒语,將这宝鑑举在空中翻了一面,对著这妖邪再次一照。
这牙獐精被刺得双目吃痛,泪流不止,整个身子恍若变得千万斤重一般,再移动不得半分。
李修安祭出宝剑,妖怪听得宝剑发出的龙吟虎啸之音,极度恐慌,连忙求饶道:“真人饶命,小的什么都愿意说!”
李修安微微摇头,冷冷道:“正所谓事不过三,你已经没有机会了。”
李修安觉得他前面守口如瓶,这其中定是有不为人知的缘由在其中,或许他曾经发过毒誓亦或者其他的原因,既如此,哪怕他现在愿意开口,说出的话也未必是真言。
想到此,李修安手中的七星剑化作一道流光,洞穿妖邪的心房,妖怪悲呼一声,气绝后现出原形,正是一只肥硕的牙獐。
李修安收起了剑,使了个风术,將妖怪的尸身带回了狼牙修国金鑾殿外。
却说狼牙修国国君与一眾文武大臣见李修安从天而降,突兀返回,这国君急率文武百官出殿迎接,齐齐跪拜。
李修安摇头,叫他们请起。
狼牙修国国君却是再次深拜谢恩,极为关心的询问那妖怪的下落。
李修安指了指这地上的牙獐,道:“陛下请看,这便是那妖怪的真身,乃是一只修炼成形的牙獐精,现已伏诛矣。”
国君以及文武百官闻言,上前围观查看,但见这牙獐皮毛錚亮有光,身躯两丈有余,似一座小丘,胸口有个大洞。
这正常的牙獐躯体尚不及幼鹿,哪里有这般身躯,狠牙修国君臣皆不疑有他。
国君与文武百官皆大喜不已,再次齐齐拜谢,国君道:“此番多亏道长也,
救万民如水火,匡世济民,挽狂澜於既倒,扶大厦之將倾,道长诚乃我狠牙修国天降的救星,寡人愿尊道长为国师,专为道长建一座豪华莲宫也。”
李修安一口拒绝道:“不劳陛下如此费心,更不用这般劳民伤財,亦不瞒陛下,贫道其实是为我一位师兄討要公道而来,不会长久在此。”
狼牙修国国君道:“常言道:恩同再造,戴天履地;道长这般恩情於我狼牙修国及寡人而言,比天高,比海还深,寡人感激不尽也,而道长的本事手段更是神通广大,品行高尚,德艺双馨,寡人更是钦佩不已。”
狼牙修国国君恭请李修安进宝殿,隨即下令要大救天下,停止工事,减轻赋税役,又下旨,教將这妖孽尸首悬於市曹,昭告天下,揭露其十恶不赦之罪行。
而后又教大开东阁,宴李修安,又欲宣召丹青,写下李修安喜容,供养在金鑾殿。
见李修安微微摇头,怕李修安再次拒绝,狼牙修国国君道:“常言道:衔环结草,以报恩德;道长这番恩情,寡人若甚都不表现,世人岂不以为寡人刻薄寡恩,不懂感恩,还请道长勿推辞也。”
李修安深思后道:“不瞒陛下与诸位,贫道觉得此事尚未结束,总觉得还有一位幕后之人,故贫道在此恳求陛下以及诸位大臣,暂且將此事隱下来,勿走漏风声,以免打草惊蛇也。”
大殿上的君臣听闻此言,悚惧不已。
李修安又安慰道:“陛下以及诸位放心,有贫道在,若这幕后之人还在尔国,贫道定会將他揪出绳之以法。”
狼牙修国国君闻言稍微心宽了些,隨即下旨:今日之事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违者斩。
眾臣连连称诺。
李修安又思索后问道:“贫道听闻这妖怪此前要建甚黄金宫与莲宫,不知这莲宫是个甚宫?”
有大臣闻言立马回答道:“此事本由微臣与赵大人负责,赵大人昨日被那妖邪给抄家打入了监狱,这莲宫依照那妖孽的意思,要按八卦方位,依照风水而建,內设炼丹房,可见是一座道宫与炼丹之宫。”
李修安闻言若有所思,又问道:“那妖懂道么?莫非还懂炼丹之法?”
大臣们皆摇头,国君亦道:“这妖孽懂不懂道,寡人不清楚,但从未见过他炼甚丹。”
李修安点头,继续问道:“那尔国有谁懂道或者说本身是个道人,且又懂炼丹的?先不管他是本地还是外地来的。”
国君沉吟片刻后道:“道长有所不知,寡人之国信佛者居多,至於外来者,
寡人尚不清楚,不如寡人下旨暗查一番?”
李修安摇头,忽地想起了什么,问道:“贫道听闻陛下此前有一位老师,现辞官养休,似乎他懂道懂炼丹之术?”
狼牙修国国君闻言嘶了一声,先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老师確实懂道,但绝不可能是他。”
其他大臣亦纷纷附和:“太师德艺双馨,声望颇高,朝堂內外无人不知,绝不可能是妖邪,亦不可能与妖邪为伍。”
李修安也不辩解,但心中的怀疑不减反增。
李修安回忆著这老头在茶馆讲的故事,尤其是他提到的地名与火莲之类的话,一番思考后忽地恍然大悟,原来在一开始他就已经告诉李修安答案了。
这又是火又是水又是雨的,再加个西土,不正是烟霞山烟霞两个字的拆解吗?(註:繁体字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