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长生从拜师镇元子开始

第65章 猴子的成人之美(4.6k)


    第68章 猴子的成人之美(4.6k)
    李修安告诉清风明月,相较外面的世界,五庄观正如一汪清泉清净无杂。
    事实上李修安確实很享受这般悠然自在的日子,在观中数百年间从未感到无聊,反而觉得每日都过得踏实。
    常言道:山中无甲子,世上已千年;一两个月的时间一弹指顷。
    后山的第一重园子中。
    品香果树上果实纍纍,上面的果实个个饱满丰硕,红彤彤一片,尤其是李修安当年“起死回生”那棵果树上面的果实,更是鲜红明亮,无比诱人。
    园中一阵清风拂过,那淡淡的清香更是沁人心脾。
    见这品香果已完全成熟,到了採摘的时候,又见得这树上的果实丰盛,比以往任何时候品相更佳,有师兄建议在五庄观办个“品香果会”,得到了师兄们的热切回应。
    见师兄们热情高涨,李修安自无二话,將此提议告知了师父,师父亦无二话。
    於是次日风和日丽下,师兄们在观子外摆好了长桌,李修安与清风明月摆好果实上了丹盘,邀师父上座,李修安特意挑出最大最饱满的果实放在了师父面前。
    眾人便在这观子里品起了品香果,当然不仅仅只是品果,师兄们雅兴大发,以果为题,作起了诗。
    因为这品香果自李修安正式入门后,一直是由李修安全程打理的,今有如此好果,这最大的功劳属於李修安,於是眾师兄便让李修安隨意作两句诗词为这果会收尾,李修安想了想,沉吟道:“从容岁月带微笑,淡泊人生果甜。”
    眾人听了纷纷叫好,“品香果会”在一片欢乐祥和融洽的气氛中结束。
    事实上西游各种缘由的这会那会还真不少,有大有小,有正式非正式的。
    格外盛大隆重的有:天上的蟠桃大会、西天的孟兰盆会,以及如来当年降服猴子时的安天大会。
    至於其他的各种缘由之会更是多不胜数,例如前不久师父请客人的人参果会,另外西游途中的妖怪得宝之后亦喜欢弄个什么会卖弄,比如说黑熊精得到袈裟后的“佛衣会”,黄狮精偷了唐僧徒弟武器后搞了个“钉耙大会”。
    这不,好巧不巧,七日后,五庄观来了位送请帖的道人,自称是炼霞真人门下的亲传弟子,今日前来五庄观,原来是特意恭请师祖和师伯们前往烟霞山赏“灵池大会”。
    他口中的师祖不是別人,正是镇元子,师伯自然指的是观中的师兄们。
    此前师父说过除了他们这四十九位留观弟子,门下还有散仙无数,其中有名头的有数万,在西牛贺洲大山修行的亦有数千,想必这炼霞真人便是这其中有名头中的一位,那烟霞山大概就是他修炼的山头了。
    那人送完请帖,不敢多留,在观中休息了一日便离去,镇元子看过简贴后,思索后叫来了李修安和大徒弟山河。
    镇元子道:“我这在外的徒弟在这西牛贺洲寻得一处好山,那山顶有一灵池,据说每逢天上九星连珠之时,那灵池便会散发万道光芒,与天上闪耀的群星互相辉映,颇有神彩,这次的九星连珠就在一个月后,徒弟有心要办个灵池大会,想邀为师参加那灵池大会。”
    “这在外的徒弟还记念著为师,为师內心自是欢喜,不过这灵池大会的日子很不巧,前几日为师收到蓬莱岛福禄寿三仙的邀请,邀为师前往蓬莱岛作客,为师此前已经答应,故不好失约。”
    “既然这日子上有衝突,那便由你们俩在观中备一份礼,去那烟霞山,看看我这徒儿,顺便欣赏下那灵池又是何物也。”
    言罢,镇元子把简贴交给了山河大师兄。
    “是,师父,徒儿遵命!”李修安与山河师兄皆是行礼领命。
    实际上整个西游无论是三界有头有脸的神仙,还是凡间有实力背景的妖怪,都尤为讲究人情世故。
    前些日子那蓬莱岛福禄寿三仙吃了师父的人参果,今日他们的金丹炼好了,池子里的藕亦到了食用的季节,於是便请镇元子前往蓬莱岛赏景,享用碧藕金丹。
    李修安一番准备,山河大师兄依师父之言亦备了份礼,二人准备前往烟霞山,参加炼霞真人的灵池大会。
    临出门时,清风、明月二人下意识舔了舔嘴巴,问李修安道:“师弟啊,那品香果树上还有几个果实呢,已经熟透,再不摘下来的话恐怕等你们回来时已烂在枝头上。”
    李修安想了想道:“再留个十天,十天后我那结拜兄弟孙行者没来,你们就摘下来与师兄们一同享用了吧。”
    清风、明月疑惑道:“猴子不是要保唐僧往西天而去吗?怎还会返还我五庄观?
    0
    李修安想了想道:“猴兄弟说他其实並不惦记咱五庄观的人参果,偷打了三个人参果,一方面是因为八戒缠著他,另一方面亦是图个尝鲜,他说他最惦记的是品香果,只不过前几月那果实没熟,他说要是有机会定会返回咱观子再尝尝那果实。”
    “哦。”清风、明月点了点头。
    事实上,那日猴子与李修安结拜后,一番感嘆后,猴子又提到了品香果,嘴里讚不绝口,说是对那果实一直念念不忘。
    这品香果不像人参果,倒没有那么稀罕,只不过猴子来的时机不巧,前几个月,这果子还很青涩。
    李修安种植了几百年的品香果,对於品香果可以说是瞭若指掌,他告诉猴子这品香果没成熟时极其涩口,难以下咽,虽闻著香甜,但吃起来嘴涩无比。
    猴子將信將疑摘了一个,尝了一口,立马吐了出来,嘴里呸呸噗噗不停,急忙扔掉了果实。
    猴子那时还开玩笑道:“说不定后面哪天,俺老孙就被俺师父给赶走了,那时说不定正是这果实熟透的时候,老弟你提前给我留两个!”
    听闻此言,李修安当时內心咯瞪了下,没接这话,幸亏他知猴子脾性,要不然李修安定以为他有未下先知的本事,毕竟隨口说了两句话后面立马就应验了。
    不过李修安知道,从猴子这话中,他自己也知道师父对他有很深的成见和偏见。
    话说过了这五庄观,便是那白虎岭的三打白骨精了吧,这一难別看这白骨精本事不强,但却是猴子最为煎熬的一难。
    事实上,这一难不仅仅是他们师徒矛盾与间隙爆发的体现,其实还反应了他与八戒沙僧之间不够齐心,甚至互相不够信任。
    八戒拱火自不用提,当唐僧赶猴子走时,猴子苦苦哀求,一旁的沙僧亦是从头到尾一言未发,
    由此可见一般。
    直到后面遇到黄袍怪,他俩也终於清醒的知道这西游途中要是没有猴子,他俩还真挑不起这副担子。
    想到此,李修安对清风明月道:“如若猴子真来了,你们俩就告诉他:修正果如同这品香果,
    向来皆是先涩后甜。”
    清风、明月虽不解师弟为何说这话,但还是点了点头。
    这烟霞山靠近西牛贺洲极北边界之地,距离五庄观有数万里之遥,李修安收拾一番后与山河大师兄腾云往北而去。
    待两人走后,数日后,猴子竟真的来到了五庄观。
    然而清风、明月见了猴子却是吃了一惊,只见猴子一副淒悽惨惨的样子,眉间紧锁,愁云惨雾,眼睛通红,似乎像是哭过的样子,哪还有几个月前嘻嘻哈哈、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
    这还是他俩认识的那猴子吗?
    猴子这般模样,自然是因白骨精之事与唐僧决裂所致。
    猴子自不用说,內心无比苦恼苦闷,他纵上云头,没急著第一时间回果山,想找自己的结拜兄弟青阳老弟倾诉一番,倒一倒心中的苦水。
    有一说一,这白骨精一难,猴子確实受了很大的委屈,比竇娥都冤。
    当猴子得知自己来的不巧,李修安和镇元子皆不在观中,忽地显得更加失落。
    清风、明月想了想,转告了李修安的话。
    猴子听了,愣了一会,但转眼一想,此话极为有道理,而后心情有所平復。
    清风给猴子上了香茶,明月则去园中將剩余十个品香果尽数摘下,请猴子吃果实。
    明月道:“你之前与我师弟说將来等果子熟了再返五庄观,前些日子我等办了个品香果会,师弟特意留了些个头大卖相好的果子与你。”
    猴子看了眼品香果,忽的尤为很感动,內心仿佛流淌过一股热流,一瞬间温暖了那颗伤透冰凉的心。
    猴子忽嘆一声道:“还是俺老弟实诚,待俺老孙不薄。”
    清风、明月看猴子这副模样不对劲,便询问了起来,
    与此前不同,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在那日猴子替他俩说话时,他俩发自內心的对猴子的印象有了重大改观,再加上他又与自己的师弟结为了八拜之交,如此猴子与五庄观亦不算外人。
    所以他俩倒没有挖苦嘲讽,而是真心关心这猴子。
    猴子又是深深嘆了口气,將唐僧如何凡胎肉眼不识妖怪將他赶走之事细细道与了二人听。
    清风、明月听了,亦是对猴子抱有同情,对唐僧愤愤不已。
    清风道:“常言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说大圣,这又不是你的错,你又何需伤心?”
    明月点头亦道:“就是,这唐僧愚味不堪,肉眼凡胎不知好列把你赶走,那是他的错他的损失,你放心好了,不出多久,那唐僧定然会后悔的,说不定便叫那头猪找你回去。”
    清风又道:“对的,就算那唐僧固执,那观音菩萨能答应吗?菩萨就算看不出来还能算不出来吗?”
    听到他二人这番话,猴子的心情舒畅了不少,一扫来时的阴霾。
    见猴子眉头舒展了开来,清风、明月將那丹盘往猴子边上又推了推,请猴子尝尝这歷年以来卖相最好的果实。
    猴子抓起一个,咬了一口,大讚:“好果,好甜!”
    说的清风、明月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猴子见了,又与他们二人分享了果实。
    见李修安不在,猴子吃完果实,与二人告辞,与来时不同,他现在心情好上了不少却说猴子出了五庄观,腾云直往果山而去,临近果山时,远远望见东洋大海,猴子见了感嘆不已道:“我不走此路者,已五百年矣!”
    而后猴子身子一纵,跃过东洋大海,径至果山,按落云头,眼神环视了一圈果山。
    虽然早已听李修安提及过此事,但今日亲眼见得这幅淒凉破败的样子,猴子忍不住再次伤感了起来,正当悲切时,有几个小猴见了行者,忽的开心高叫著:“大圣爷爷,今日回家了?”
    猴子嘆息一声,收拾心情高呼道:“孩儿们,俺老孙回来了!”
    猴子们闻言皆是欣喜不已,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很快这千百只猴子都聚集在了行者身边。
    群猴今日见得大圣归来,纷纷忍不住激动落泪,更有群猴向大圣诉苦,说些这些年所遭受的苦难,幸亏大圣派了个道士种种之类。
    猴子听了又是嘆息一声道:“孩儿们不消多说了,俺老孙已知晓这其中前因后果,这一切的根源都怪俺老孙,俺老孙当年不该盗那傲来国的国库兵器。”
    又有老猴上前道:“大圣爷爷今日突然归来,可是已保那唐僧取回了真经?”
    猴子摇头道:“小的们,你们有所不知,那唐三藏不识贤愚,俺老孙一路保他平安,尽心尽力,他偏说俺老孙行凶作恶,將我赶了回来。”
    眾猴子们听了反而鼓掌大笑道:“造化,造化,当甚和尚,在果山逍遥自在不好吗?”
    猴子听了点头亦是大笑:“说的好!”,但心里反而又再次涌现丝丝悲伤。
    果山这等淒凉残破便是想逍遥,也无法做到自在,於是猴子找上了四海龙王,向他们借些仙水甘霖,洗山养山,在仙水甘霖的冲洗滋润下,这山很快便洗青了。
    猴子又想起在五庄观时李修安的话,於是猴子又叫四海龙王隨他去那傲来国,亦降一些仙水甘霖算是一点补偿。
    四海龙王哪敢不听大圣之言,个个称喏,点头一口答应。
    猴子领著四海龙王腾云来到了这傲来国上空,猴子远远的在空中便见那傲来国高山上有一座宏伟的祠堂,祠堂外立了一块高大的石碑,看那碑文,猴子方知这是傲来国的国民为感激李修安而修建的。
    见此,猴子暗付:“俺老孙亏欠俺青阳老弟太多,此番香火青阳贤弟受之无愧,既如此,俺老孙再来个成人之美。”
    如此想著,猴子对四海龙王又作了一番叮瞩,四海龙王虽有些疑惑,但岂有不答应之理。
    於是猴子留在此地云端,四海龙王降临傲来国上空,再次降了些甘霖仙水。
    这甘霖仙水当真不同凡响,山上的树植,田地里的庄稼受水滋润后,皆是活力满满,就连人儿受了这水亦是瞬间无病一身轻。
    那傲来国的眾人全城出动,接水淋雨两不误,半柱香时间后,四海龙王收了甘霖,忽的在东南西北四方方向现了真身,傲来国上下见得神仙,纷纷膜拜顶礼。
    东海龙王道:“我等受青阳道长所託,前来为尔等降下甘霖仙水。”
    傲来国国君再行跪拜礼,无比感激的问道:“请问龙王上仙,青阳道长是谁?”
    东海龙王道:“正是此前帮尔等消灭贼患的那位道长!”
    傲来国城民听闻后皆是感激落泪,心中对李修安的崇敬达到了新的高点,四海龙王言罢亦是隱於云雾中离去,各自向大圣道別后,返回四海。
    猴子见了亦是满意,心里想著:等青阳老弟一个月后归来,那时俺老孙再请老弟来我果山玩要。
    如此想著,猴子亦返回了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