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晨光熹微。
姚爱国刚刚將昨日在第一兵工厂的参观心得和工艺改进设想记录完毕,办公室的门就被孙兵猛地推开。
孙兵的脸上带著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声音都比平时高了八度。
“姚工!快!李启明总工已经到研究所门口了!”
姚爱国手中的钢笔微微一顿。
这么快?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掛钟,才七点半。
李启明,这位国家飞弹领域的泰山北斗,竟然比约定时间早了整整一个小时。
这份迫不及待,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级別的认可。
“走,我们去迎接。”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姚爱国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整理了一下衣领,快步向外走去。
研究所大门口,几辆军绿色的吉普车静静地停著。
车旁站著一群人,气质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为首的正是李启明,他身姿笔挺,眼神锐利,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剑。
他的身后,跟著七八个人,有几位是头髮白、神情严肃的老专家,一看就是飞弹领域里的元老级人物。
还有几个年轻人,个个昂首挺胸,眼神里带著属於顶尖技术人员的骄傲和审视。
姚爱国一眼就注意到了李启明身旁的一个年轻人。
那人约莫二十七八岁,戴著一副黑框眼镜,气质沉静,但眼神深处却藏著一丝掩饰不住的锐气和探究。
他正不动声色地打量著快步走来的姚爱国,目光中带著明显的惊疑。
“李总工,您来得真早,欢迎欢迎!”
姚爱国主动伸出手。
“等不及了!”李启明用力地握住姚爱国的手,哈哈大笑,“昨天你那两个问题,让我琢磨了一晚上没睡好!”
“一想到今天能看到你的完整设计,我这心里就像有猫在抓一样!”
他侧过身,开始为姚爱国介绍他带来的团队。
“这位是咱们飞弹空气动力学专家,刘老。”
“这位是制导系统专家,吴老。”
介绍到那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时,李启明特意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带著几分自豪。
“这是我的学生,高远,別看他年轻,在弹道计算和仿真建模这块,是咱们院里公认的第一快手。”
高远对著姚爱国礼貌性地点了点头,但眼神里的探究意味更浓了。
他实在无法將眼前这个比自己还要年轻几分的青年,和那个能与自己老师进行巔峰对话的“总设计师”联繫起来。
姚爱国看出了他的心思,却只是微微一笑,並不点破。
他知道,对於真正的技术人员来说,任何言语都是苍白的。
只有图纸和数据,才是他们唯一信奉的真理。
“各位专家,里面请。”
姚爱国领著一行人,穿过安静的走廊,直接来到了他那间巨大的设计工作室。
当李启明和他的团队推门而入的瞬间,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房间中央,是一张巨大的绘图桌,上面铺著一张近乎完美的总装图纸。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整整一面墙的黑板。
黑板上用白色粉笔勾勒著无数复杂的线条、公式和数据,从气动布局到结构剖面,从进气道流场分析到翼身融合细节,密密麻麻,却又井然有序。
这面黑板,如同一部尚未完成的、关於未来的史诗。
高远看到这面黑板,瞳孔猛地一缩。
那些手绘的曲线,比他用计算机辅助绘製的还要平滑精准。
那些密集的公式推导,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几乎找不到任何一处瑕疵。
他心中的那一丝轻视,瞬间被巨大的震惊所取代。
李启明则是快步走到了绘图桌前,俯下身子,目光如同探照灯一般,一寸一寸地扫过那张总装图纸。
时间仿佛静止了。
工作室里只剩下眾人压抑的呼吸声。
足足过了十分钟,李启明才缓缓直起身子,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他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讚嘆和激动。
“完美!这简直是航空史上的一件艺术品!”
他转过头,看著姚爱国,眼神炽热。
“爱国同志,你这个设计,把高空高速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我敢说,放眼全世界,目前没有任何一架截击机能与之媲美!”
然而,话锋一转。
“但是,”李启明的手指点在了图纸的三个位置,“作为一架战斗机,一头准备咬人的猛兽,光跑得快可不行,它的牙齿必须更锋利,爪子必须更有力。”
他的手指第一个点在了机腹下方。
“第一个问题,燃料。你的设计追求极致的流线型,这导致机內油箱的容积受到了很大限制。按照我粗略的估算,以2.2马赫的速度巡航,它的作战半径恐怕达不到你设计的800公里。”
他又指向了机翼下方。
“第二个问题,火力持续性。掛载飞弹的设计很巧妙,但你的机炮呢?我没在图纸上看到机炮的位置。没有机炮的战斗机,就像是被拔了牙的老虎,一旦进入近距离格斗,就只能任人宰割。”
最后,他的手指落在了发动机舱。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致命的,战场生存和维护。你的发动机舱设计得太紧凑了,这固然减小了截面阻力,但也意味著一旦发动机受损,地勤人员想要在野战机场快速更换,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在战时,等於变相削减了出勤率。”
三个问题,个个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每一个问题,都足以让一个设计方案推倒重来。
工作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陈望道院士和研究所的几位专家都皱起了眉头,这些问题他们之前也討论过,但一直没有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高远的心也提了起来,他看著姚爱国,想看看这个年轻人会如何应对。
然而,姚爱国脸上非但没有丝毫为难,反而露出了一个豁然开朗的笑容。
“李总工,您说得太对了!”
他眼中闪烁著兴奋的光芒。
“我之前一直局限在机体本身的气动设计里,是您的这几个问题,像钥匙一样,帮我打开了另外几扇门!”
醍醐灌顶!
李启明提出的问题,瞬间激活了姚爱国脑海中那些关於未来战机的记忆碎片。
那些更加先进、更加成熟的设计理念,如同潮水般涌来,与他眼前的图纸开始融合。
“各位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