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章 牛鬼蛇神
翌日,巴达维亚城内的抵抗彻底结束,整个城市全部落在了明军手里。郑鸿逵的部队控制了城中各个角落,并且派卫兵上街巡逻,贴出安民告示,告知城中百姓大明此次发动战争的原因,同时保证明军会确保巴达维亚的秩序,城市暂时实施军管和宵禁,没有明军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擅自行动,如有违背直接镇压。
郑鸿逵和王夫之是第二日早上进的城,因为拿下巴达维亚的战斗仅仅只是一日,整个城市的建筑都保持完好,除了战火波及的城头外和部分区域,巴达维亚可以说是完完整整落到了大明手里。
对于这座城市,郑鸿逵等人是早就久闻大名了,毕竟这不仅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总部,更是荷兰人了足足五十年时间建成的。
巴达维亚不仅城市大,高大而坚固的城墙也有相当安全感,至于在城中到处可见欧罗巴风格的建筑,再加上这里生活着许多荷兰人,他们和当地人还有南洋的华人混居在一起,走在巴达维亚的街道上,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异族风情。
巴达维亚有三个地方最适合成为郑鸿逵入城后的驻地,其中第一自然是巴达维亚的总督府,而第二是巴达维亚董事临时驻地,第三是巴达维亚大教堂。
但因为内乱的缘故,巴达维亚董事会临时驻地已没办法住人了,科恩上校的部队多次发动了进攻,再加上最后动用了火炮,驻地已是一片狼藉。
而巴达维亚大教堂虽建筑面积足够大,在城中的位置也是极佳,但教堂作为神职场所,考虑到当地人的信仰原因,郑鸿逵没有选择此地,而是最终选择了曾经的总督府。
总督府位于巴达维亚市中心广场的一侧,是一幢红白相间的建筑。明军攻进巴达维亚后,拿下总督府并没多少力气,因为那时候巴达维亚陷落已仅是时间问题,总督府的人早就跟着赖尼斯逃走了,所以这座总督府并没经历战火,一切依旧。
“这个地方不错。”郑鸿逵站在总督府的大门外抬头看着这个建筑,很是满意点了点头。
“这是自然,这可是荷兰人的总督府,不过现在却是日渐兄的帅府了。”王夫之在一旁笑着打趣。
“哈哈哈,走,我们进去瞧瞧。”郑鸿逵大笑,招呼着王夫之一起走了进去,在里面走马观逛了一圈,饶有兴趣地看了看总督府内部的格局,最终他们来到总督府的卧室,推门而入,这卧室可是不小,里面装修的富丽堂皇,到处可见奢华气象。
“这个赖尼斯还真如土皇帝一般,光是这个卧室,我看就比我们当年去欧罗巴出使所见的那些国家国王的行宫丝毫不差了。”王夫之不由得感慨着。
“是啊!东印度公司的总督,荷兰王国在远东最高级别的官员,这样地位的大人物,自然要享受一番。”郑鸿逵点点头,接着又微微摇头:“可惜了,原本以为拿下巴达维亚后还能见一见这位总督阁下,没想他居然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赖尼斯总督自裁的消息昨天晚上他们就知道了,随着赖尼斯自我了断后,科恩上校忠实执行了他的命令,带着残部向明军投降。而他的投降也意味着巴达维亚的反抗彻底结束,等肃清了城中残余的小股荷兰军人后,巴达维亚的战争就此平息。
大明这一次出兵,原因就是因为赖尼斯授意部下对大明商船的截掠,而在攻打巴达维亚的一刻,郑鸿逵早就想亲自见一见这位总督了,还打算亲自问问他当初究竟是怎么想的,如今有没有后悔。
可惜,这些都成了不可能,因为赖尼斯已经自裁了,留下来的仅仅只是他的一具尸体罢了。
赖尼斯死了,这让郑鸿逵有些意外,可仔细想他的死也是情有可原。毕竟作为总督的他很清楚自己一旦落到大明手里的下场,骄傲如赖尼斯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忍受成为俘虏后的屈辱。而且巴达维亚的丢失其很大部分原因在于他和董事会的火拼,假如没有这场火拼,明军想如此轻易拿下巴达维亚根本就不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心灰意冷的赖尼斯知道,就算他侥幸在大明手中留下性命,也无法面对丢掉巴达维亚的罪责,一生要强的他已彻底失败了,与其苟延残息倒不如爽快了断,这样的选择说不定还能避免他在本土的家人们受到责难。
“那位科恩上校你打算怎么处置?”王夫之问道。
“这只是一个小人物,虽然他是直接参与之前事件的人,但说白了仅仅只是一个工具。而且现在赖尼斯已死,他反而投降,如果我猜的没错话,是赖尼斯用这种方式护住了他,为什么会这样选择,我想而农兄应该比我更清楚。”
王夫之点点头表示认可,郑鸿逵说的没错,科恩上校仅仅只是赖尼斯手里的一个工具罢了,在赖尼斯自尽后,科恩上校率部投降,已尽到了作为军人的义务,而且以他们的能力自然也能猜出赖尼斯死前如此安排的想法,对于大明来说,杀一个科恩上校是轻而易举的事,哪怕把他弄回本土明正典刑也是不难,可从长远来看,留着科恩上校或许用处更大些。
郑鸿逵和王夫之在赖尼斯的卧室并没停留太久,两人很快离开,随后来到了位于不远处的书房。
相比议事厅,书房的格局和装饰让人感觉轻松不少,他们在宽大的沙发坐了下来,正准备商议接下来对巴达维亚的安置工作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大帅!大人!”进来的是郑鸿逵的亲卫,开口道:“外面有些人想求见大帅,卑职不敢擅自做主,特来禀报。”
“有些人?谁?”郑鸿逵皱眉问。
亲卫告诉郑鸿逵,要求求见他的人可是不少,其中包括投降的东印度公司董事会成员雅各布董事,雅各布董事在明军入城后不久,见情况不妙再加上他当时身边也没多少人,而且他作为董事又不是军人,果断就直接投降了。
投降后,临时被看管起来,今天一早就嚷嚷着要见郑鸿逵,自以他作为东印度公司董事,原本就负责和大明的和谈,双方和谈进展一直顺利,假如不是因为赖尼斯总督突然和董事会爆发火拼,或许和谈都已成功了。现在明军在和谈期间突然发动对巴达维亚的袭击,是不道德和违背承诺的行径,他要见明军最高指挥官,要求大明对此做出解释。
此外,还有巴达维亚的商会向明军提出的请求,巴达维亚是荷兰人在远东的重要城市,除去东印度公司外还有不少荷兰商人生活在这里,这些人虽然和东印度公司有着业务上的来往,可实际上却不属于东印度公司的雇员,而巴达维亚落在明军手中后,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要求见一见明军统帅也是正常。
除了商会,还有巴达维亚的神职人员,也就是巴达维亚大教堂的神父,他是代表教廷要求和明军统帅会晤,至于目的嘛不用说郑鸿逵就能想到。
这些也就罢了,另外还有两股势力也请求见面,其中一股是当地的土著中的贵族和实权派。虽然荷兰人在巴达维亚经营多年,但这个地方是他们从当地土著中夺取的,而这些土著其实原本属于南海的小国,有的是小国的贵族和官员,有的是部落的首领。
因为巴达维亚不是本土,荷兰人要在这里立足必须收复这些土著,为其所用才能巩固统治。所以一直以来,荷兰人对当地土著采取了分化拉拢的手段,并让一些有身份地位的土著居住在巴达维亚,以控制住他们的部落。
最后要求求见的居然是南洋的华人,巴达维亚这里除去欧罗巴人和当地土著外,华人的数量也是不少。这些华人有的是南宋时期因为蒙古南下逃亡海外,之后在南洋繁衍生息的后人,有的是大明时期从福建、两广等地出海到南洋,之后留在这里的明人。
几代甚至更多代人在这里生活,他们虽然和当地人通婚,但依旧保留着作为华人的习俗。再加上华人和当地土著相比更为勤劳和努力,靠着祖辈和自己往往生活的不错,甚至有人还成了颇有资产的富人,这些人在巴达维亚可不算少,而现在他们主动求见郑鸿逵,估计是想依仗自己华人的身份打打感情牌,只要有脑子的人就能知道,大明现在拿下了巴达维亚,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统治根基已经动摇,随着大明的强盛,作为华人身份的他们或许能趁此机会一跃取代荷兰人,成为巴达维亚未来的主人。
听着部下的解释,郑鸿逵的眉头微蹙,这些人说实话他都不想见,至少现在不想见。
如今刚刚入城,他手上的事还多着呢,哪里有空去见这些阿猫阿狗。而且在他看来,除去雅各布董事还有些分量外,其余无论是所谓的神职人员还是当地商会,或者土著代表和巴达维亚的华人,这些家伙要见自己无非就是想在这里打探风向,并且意图通过求见方式来确保自己能搞点好处罢了。
假如是普通将领,或许会有这样的想法,可别忘记郑鸿逵可是当年郑芝龙十八芝成员,大名鼎鼎的海盗头子出身,对于南海的情况他很是了解,在他看来这些家伙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之前东印度公司掌控巴达维亚的时候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一个个却全冒了出来,如此牛鬼蛇神他根本就没兴趣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