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鉴子来歷(4.4k)
在果山,猴子与李修安对饮时,对其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乃造化一场。”
事实上,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白虎岭,唐僧不识妖孽真面目,將猴子赶走,除了师徒之情考验,其实亦正经歷一场真假虚实考验,他不识白骨精真面目,一意孤行將猴子赶走,而后到了宝象国被黄袍怪点化成了斑斕虎精,遂切身体会到了被人误解时的感受。
由此可见:若以假为真,纵有善念,亦墮魔障。
唐僧如此,喜乐国子民如此,烟霞山道士亦復如是。
却说在鉴子山,老怪心知肚明自己武艺不及猴子的情况下,遂施法显出半面鉴子脑袋,岂料使出浑身手段,却並不曾伤得猴子半根毫毛,老怪方知遇到了自己的克星,內心惊骇之极,全然没有了刚开始的自信与气势,一心只想逃跑,远离这天煞克星。
这一切亦被藏身在山凹里的李修安抬头观看的一清二楚。
这不禁令李修安想起了原本西游中的蝎子精,竟蛮的如来痛疼难忍,结果猴子请来了昂日星官,星官现出公鸡本体,一叫令那蝎子精现了形,二叫便將那蝎子精就此给吼死了,多么朴实无华的手段,这便是一物降一物,亦是命中注定的克星。
眼瞧著老怪朝自己这边逃窜,李修安亦做好了准备,藏身在一块岩石后面。
亦是这老怪合该有此死劫,他在逃命时,十分惧怕猴子追上自己,遂又变出前后两张脸,一张脸注视著前方,另一张脸则是看那猴子是否追了上来,他一心二用,如此完全不曾注意亦未料到这侧边岩石后竟还有人在那早早候著他。
待这老怪来此,李修安忽的跳出,一剑对著老怪的脖子猛地砍下,老怪悲呼一声,那颗圆不圆方不方的脑袋啪的一声掉在地上。
与此同时,这鉴子妖的脖子处喷发出一阵阵光芒烟雾,而后又是一阵云雾繚绕,最后身躯砰的一声炸裂。
那颗圆不圆方不方的脑袋断断续续极为不甘道:“你们皆以为是我困住了他们,迷惑了他们,但他们又何尝不是困住了我,一群俗子庸才也配与我同乐?.:.呵呵...我只想自由自在,逍遥天地....我...我不甘心....“”
鉴子妖断断续续说完此话,便断了气,接著现出了原型,乃是一面,准確的说是半面特殊的鉴子。
对於他这番话,李修安完全无法共情,还是那句话,没有一颗是非明心,全凭喜恶隨心所欲,不是邪又是什么。
李修安缓缓靠近这半面鉴子,心中正犹豫著,猴子隨之赶到,他已將这一切尽收眼底。
猴子笑嘻嘻,拍了拍李修安的肩膀道:“老弟干得不错,杀伐果断,丝毫不拖泥带水,甚合俺老孙之意!”
猴子说著这话,亦看到了地上的半面鉴子,遂好奇双指一点,叫了声:“起!”
这半面鉴子便到了他手上,猴子拿起鉴子朝自己这张脸照了照。
李修安见此嘶了一声,急道:“猴兄弟,不可!”
然而已经晚了,猴子拿著镜子照了一眼,那镜子闪烁了一阵光芒,猴子看了眼镜子里的自己,因是半面鉴子缘故,猴子遂將鉴子拉远,以便儘量照出全容。
只见那镜中的行者与现实的自己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幅面孔,镜子里的行者全然如同笑面佛一般,眼晴都笑眯成了一条线,甚至笑的牙咧嘴。
猴子见了直摇头,他虽易喜易怒,但岂会笑得这般丑陋不堪,镜子中的行者与现实中的他差远了哩。
猴子顿感无趣道:“俺老孙还以为是甚稀罕玩意,原来是面无甚大用的破铜烂铁,就连照个真容都做不到,竟把俺老孙照的这般丑陋不堪,不好耍,一点都不好耍!”
说看把镜子扔给了李修安。
李修安急忙用一块布遮盖上,不像猴子这般大大咧咧,在明知这镜子不简单有古怪的情况下,李修安可不敢隨意照这镜子。
话说猴兄弟还真是毛手毛脚啊,亦不怪西游中他在一眾法宝上吃了大亏。
不过还好,大概真是虚妄克星的缘故,这一次猴子貌似没受甚影响。
李修安不知道的是,被他盖住的镜中猴子容貌却並没有立马消失,而是如同云雾一般渐渐隱了起来。
见已经灭了此怪,猴子又拉著李修安道:“老弟,既已出了这口恶气,那便隨俺老孙回果山,继续陪俺老孙喝酒玩耍,不瞒老弟,这破铜怪太弱,俺老孙都还没活动开筋骨呢,不如在果山你陪俺老孙练两手,切切一番。”
听到猴子轻飘飘的一番话,李修安內心不禁感慨:这命中的天敌克星当真无解啊,要么你气运逆天、本事通天修成大法力,要么背后有靠山,不然被对方碰到了,是死是活全由对手拿捏。
这正是:铜鉴照影本非真,看破虚妄露本心。一啄一饮皆定数,克星天定不由人。
李修安忽地想到了什么,遂道:“猴兄弟,还有一事,此番前往参加灵池大会,除了我与师兄还有文殊菩萨,如今这老怪已死,合该告知菩萨一声,不瞒猴兄弟,我倒是很好奇此半面镜子来歷,如若可以的话,如此顺道问问菩萨。”
猴子听闻,下意识抓了抓猴腮,想了想道:“老弟,既如此你先去见菩萨,俺老孙先回俺的果山,老弟啊,见了菩萨后记得来果山找俺老孙。”
猴子倒不是不待见文殊菩萨,而是一想到见到菩萨后,菩萨亦定会像青阳老弟的大师兄一样,开口便问:“悟空,你怎么跑这里来了,为何不陪唐僧继续西天取经?”
一想到此,猴子內心莫名生起了一股烦躁,既如此,不如不见。
李修安点头:“好,既如此说。”
猴子就此告辞,腾云而去。
李修安想了想,如若文殊菩萨没回自己的道场,最大的可能便是在喜乐国了,如此想著,李修安亦是一番腾云驾雾,再次重返喜乐国。
远远的,李修安在空中忽听得钟声悠扬,见那开怀寺上空祥云飘飘,瑞靄连连,李修安知道菩萨要在开怀寺开讲佛法。
果然等李修安到了寺庙,便见得文殊菩萨端坐高台,妙口善开,佛音疗亮,寺庙內外皆是人挨著人,好个人山人海,貌似这喜乐国子民全城出动,在此虔心听讲菩萨的佛经。
李修安注意到,这些人皆是一脸严肃,庄重端严,脸上已不见此前迷之一般的笑容,
不用说定是菩萨度化的功劳。
可惜烟霞山观子的人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过从鉴子妖临死前的那番话,李修安隱隱猜到此前炼霞真人並没有向他与大师兄透露关於灵池的所有实情,比如说那灵池大殿,怎么看似乎都没有建造的必要,它不仅仅只是大殿,更像是依照天上四象建成的小型阵台。
当然炼霞真人是有意还是无意隱瞒,只怕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了。
李修安在寺庙一旁静静等候,待文殊菩萨讲经结束,回大殿时,李修安这才来见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见了李修安合掌歉意道:“阿弥陀佛,累道长久候,罪过罪过!”
李修安摇头稽首还礼道:“菩萨哪里的话,度人如救火,菩萨行大慈悲,何罪之有?
况且贫道前来其实並无甚大事,只是告知菩萨一声,那鉴子老妖已被斩杀,后患已除。”
菩萨闻言大喜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道长当真好本事,如此贫僧亦安心矣,不瞒道长,贫僧追隨老妖时,那老妖径过喜乐国时故意害心使坏,在喜乐国製造幻境,令喜乐国上下皆是陷入癲狂状態,如此贫僧不可见死不救,故只好留在喜乐国暂且先度化这喜乐国的子民。”
“贫僧又恐那妖怪继续跑到哪里作恶使坏,遂叫光网、地慧两位童子继续追寻跟踪这妖孽,见他暂时隱於山潭之中,贫僧稍安心些,本打算待度化喜乐国子民后再去除此后患,今日幸得道长出手,如此贫僧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下,道长诛了此妖亦是功德一件,大善之事也,善哉善哉!”
李修安摇头:“菩萨误会了,此番诛妖之功归於我之结拜兄弟孙悟空也,他天生明心,能看破一切虚妄,乃此妖邪天生克星。”
文殊菩萨闻言疑惑道:“孙悟空不是正保唐僧前往西天取经吗?怎有时间抽身来此诛妖?”
李修安道:“他们师徒暂时闹了些误会,孙悟空被唐僧赶回了果山,但菩萨无需担忧,想必不久他们师徒定会重新和好,孙悟空亦会继续保唐僧西行取经。”
唐僧取经之事是由观音全程负责,文殊菩萨虽知道取经之事,但未必就知道所有详情和细节。
菩萨闻言点头。
李修安又小心的从袖中取出那半面鉴子,这鉴子被李修安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的紧紧实实的,因深怕它一不小心照出光来,无意间迷惑到了他人。
李修安將鉴子递与文殊菩萨道:“菩萨请看,这便是那鉴妖的本体,乃半面鉴子也,
不知菩萨慧眼能否识出这半面鉴子来歷?”
文殊菩萨接过鉴子,亦是小心翼翼打开外面裹著的布,这半面鉴子重见天日时,闪烁著一阵光芒,见此,文殊菩萨掐诀念咒,一时间掌心佛光大盛,菩萨遂对著平滑的鉴面轻轻一抹,那鉴子光芒瞬间內敛收缩,不再耀眼。
菩萨这才开始认真端详鉴子,菩萨看过后,若有所思。
而后菩萨又將鉴子翻了过来,另一面亦是平滑的鉴面,似乎与方才那面一模一样,肉眼一时难以分清哪边是正面,哪边是反面。
菩萨来回翻著鉴面,一番沉思,李修安倒也不急,亦將目光放在鉴子上,李修安注意到,这鉴子两面外表看起来似乎一模一样,但內敛隱隱散发的光芒似乎微有些差异。
菩萨一番深思后,忽地打坐祭出一朵青莲,而后隨指一弹,鉴子自动翻了一面,菩萨將其置於青莲佛光之下。
在佛光一番净化下,李修安霍然注意到这鉴面肉眼可见的发生了巨大变化,那晶莹如月的鉴面如液態水银,涟漪荡漾不止,又见星宿星辰映射在镜面若隱若现。
约莫过了一香的时间,这鉴面变成了极品玄玉一般,虽依旧平滑,但已无法照映它物,李修安还注意到上面隱隱雕刻看二十八星宿图,栩栩如生,仿佛不是雕刻的,而是將天上的星宿缩小放在上面一般。
如此,菩萨方才收了青莲,又將这半面鉴子还与李修安道:“善哉善哉,方才贫僧已净化了上面的妖气邪气,另外此鉴之所以能迷惑人心,乃是因为两面通透,互相映射照应,双力加持,故贫僧將另一面用我这青莲之力封印了起来,如此,他人断不会轻易再被此鉴子迷惑,此鉴乃为道长所得,与道长有缘,还请道长收好。”
听到菩萨这番话,李修安亦放下心来,收过鉴子后,起身行礼谢过菩萨。
李修安问道:“不知菩萨可看出此鉴来歷?”
菩萨道:“心中有所猜测,却不敢完全断定。”
李修安道:“菩萨但说无妨,我且姑妄听之,权当长一番见识见闻。”
菩萨点头道:“贫僧曾听闻,混沌初分,老君开天闢地时,解化女媧之名,链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在补天之时,老君在崑崙山采崑崙通明玄玉,融合天地至阳至阴之力锻造而成两面鉴子,一面为崑崙鉴,后被老君赠与王母,另一面则被命名为日月星辰鉴,
此鉴是老君链石补天时,用来勘探天上的日月星辰之力以及观测日月星辰运转。”
“听闻补天完成时,天地曾发生过一次剧变,这鉴子不慎吸收太多日月星辰之力,遂破裂一分为二,落到凡间。”
李修安闻言若有所思:“日月星辰鉴吗?这倒是第一次听闻。”
不过李修安知道,西游中確实提到,老君乃开天闢地之祖。
类似的话,老君的那金童银童两位弟子说过,猴子亦说过。
菩萨頜首,想了想道:“只是心中有所猜测,如若道长有机会见老君,可亲自问问老君此事,那时自然明了,当然道长若是有缘再得另外半面鉴子,將两面鉴子交与老君炼化,假使他日炼成,不失为一件先天至宝矣,如此更是幸事一件。”
听到这话,李修安有了些兴趣,不过李修安知道切不可妄起太大贪念,况且另外一半鉴子一点消息都没有。
李修安忽地想到了什么,遂向菩萨请教道:“敢问菩萨此半面鉴子影响他人喜乐与星辰月阴有关,那另一半鉴子对应的可是影响他人悲伤情绪,与太阳真火有关?”
菩萨闻言想了想道:“確有可能。”
李修安点头谢过,如此李修安不至於大海捞针,最起码有了筛选范围和目標,当然李修安亦深知先天至宝能否得到甚至最后炼成,其实十分看缘分,故李修安的想法是:得之我幸,失无可失。
经歷这么多事,李修安早已明白了一个道理:一颗心一旦被贪慾裹挟,道心必然迷失,如此得不偿失也,这正对应了捨得之道,亦对应了那句话:凡你欲夺之物,必夺你之心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