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长生从拜师镇元子开始

第58章 因同果不同(上)(4.6k)


    第61章 因同果不同(上)(4.6k)
    却说唐僧师徒来到五庄观,眾人在外等候多时,不见来人,猴子性急,率先一步进了观,其他人只好跟上。
    然过了这一层门,依旧未曾见得一个道士,观中无比冷清。
    猴子心想:青阳老弟说他师父与世无爭,向来低调,难道这偌大的观子只有他和他师父等寥寥几人?真若如此,在这山隨意凿个洞府便是,哪里用得著这么大的观子。
    猴子忍不住高呼道:“有人吗?青阳老弟在吗?”
    唐僧见了摇头道:“泼猴,不可无礼。”
    猴子道:“俺老孙只是奇怪,这么大的观子怎么连个人影都没有?”
    此刻,清风明月二人正在后山园子,沉浸在捉迷藏的喜乐中,忽的隱隱听到观外有人呼唤。
    清风心里一惊,忽的想起什么,暗:难道是唐三藏和他徒弟们来了?
    想到这,清风赶紧整理了下衣服,唤了声明月道:“莫耍了,唐三藏和他徒弟们来了!”
    明月听了亦是一惊,急从丛中钻了出来,亦是拍了拍身子,二人慌忙出门迎接。
    猴子与唐僧等人及至二层门里,清风明月这才急急忙忙快步走了出来。
    他们二人一左一右慌忙控背躬身,迎接道:“老师父,失迎,请里坐!”
    唐僧见了欢喜,双手合掌还礼。
    猴子性急,他耳朵又灵,已然大致知晓这观子只有这两人。
    於是忽的跳到唐僧前面急著问道:“二位小童儿,俺老孙问你,你这观子怎冷冷清清的,你家师父呢?还有我青阳老弟呢?怎么不见他们?”
    八戒亦是向前一步,笑呵呵道:“你家观子这么大,怎么只有你这两个娃娃在家,也不怕遭贼清风明月眉头一皱,刚挺直了身子,忽的又见一猪头凑了上来,二人皆是嚇了一跳,连连退了两步。
    如果是以前,八戒对於自己这副相貌並无自知之明,但现在见他们俩的反应,知道自己嚇到了他们,不用唐僧开口,他自己幽幽退到了后面。
    清风明月二人皆是摇头,清风不喜道:“你们唤谁小童儿娃娃呢,告诉你们,我今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亦有一千二百岁。”
    猴子听了嘻嘻道:“那不还是两个小童儿吗?俺老孙再问你,你家大人去哪里了?”
    清风明月皆是一怒:“你!!!”
    唐僧见了,喝退了猴子:“你这猴子不得无礼,这么快就忘了为师刚刚的话了吗?他师与师兄们若是不在,你与他俩较劲作甚?”
    猴子听了,亦是退后了一步。
    实际上这次猴子还真无意嘲弄他们,只不过他性格如此,一向洒脱,不拘小节,称呼他们童儿其实已经很客气了,要知道猴子见了玉帝都是称呼玉帝老儿,见了老君都是叫老信,叫如来胖老头,看到老龙王更是直接喊他老泥鰍。
    当然你要是当他面喊一句弼马温,猴子亦是立马红温。
    有猴子和八戒作对比,再看这唐僧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样子,清风、明月二人皆是暗自称讚道:“好和尚,真箇是西方高僧临凡,真元不味!”
    於是清风明月二人主动对唐僧道:“家师应元始天尊之邀,带著师兄们与师弟上那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皆不在家。”
    唐僧听了点头,心中暗道可惜,未能再见故人还有他那位大仙师父。
    听到这话,猴子却是急了,欲要再问,清风明月则邀请唐僧入正殿歇息。
    唐僧谢过,遂与清风明月入了大殿,只见那壁中间掛著五彩装成的天地二大字,设了香几炉瓶。
    唐僧见了,上前点香注炉,三匝礼拜。
    沙僧见此好奇问道:“你家五庄观既是个道观,尔等亦是太乙玄门,怎么不供养三清、四帝,
    只侍奉这“天地”二字?”
    清风明月正欲解释,猴子道:“沙师弟你有所不知,他家师父號称地仙之祖,地位在神仙之宗之上,与那三清四帝是好友,你可曾见过好友拜好友的?”
    清风明月点头,心想:这猴子倒也有眼力劲,知道师父的地位,
    二人对猴子的看法又稍微改善了些,方才听闻他提到他们的青阳师弟,心想:莫非是师弟告诉他的?就是不知师弟如何与这猴子相识的?
    於是二人笑道:“这位猴长老说的对,不瞒诸位,这两个字,天字还算礼当,这地字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
    “这位猴长老方才一见面就提到咱青阳师弟,不知猴长老是如何认识青阳师弟的?”
    猴子道:“俺老孙虽是猴子不假,但俺老孙有名有姓,俺姓孙不姓猴,不瞒你们两个小童儿,
    俺老孙认识俺青阳老弟比你们师父都早哩,此前在那黄风岭,俺老孙便想著与他结为八拜之交,不曾想这次时机不巧,失之交臂,俺老孙倒想问问,你师父和师兄们听讲何时归来?”
    清风明月摇了摇头:“时间不定,有时几天,有时十天半月,有时一两个月皆有可能。”
    对於猴子的话,他们二人半信半疑,且不说师弟压根没跟他们提起过这猴子。
    对於猴子,他俩从金童银童那里亦有所听闻,五百年因为大闹天空,被西方如来压在五行山下,拜师前的青阳师弟亦不过一介凡人,怎可能结识这猴子,由此可见,很大可能他在吹牛。
    这么一想,他们二人对猴子刚刚那点改善的印象瞬间又消了去。
    虽这么想著,但他们二人不愿做无谓的爭吵,於是嘴上皆不提,只是给他们上了香茶,才再次退了下去。
    退下后,二人私下商议:找机会趁他这几个徒弟不在,按照师父的叮瞩打两个人参果给那唐僧。
    如此他俩也算不负师父叮瞩。
    在大殿歇息时,沙僧想了想问道:“大师兄,你说你与那位青阳道长几百年前便已经相识,可据我所知,几百年前,大师兄不是还被压在那五行山下吗?”
    猴子喝了口茶,娓娓道来,末了道:“俺这青阳老弟当真是福星高照,福缘深厚,当年仅凭一介凡躯竟能来到这五庄观,难怪那镇元子会收他为徒,不过俺老孙倒有些好奇,其他的不说,俺这青阳老弟当年是怎么过你这流沙河的?”
    听到这话,沙僧手一抖,茶水亦洒出了一些。
    他忽的激动道:“师父,大师兄,二师兄,还记得在流沙河时,我曾告诉你们我在几百年前有缘受一位道长点拨,他是我天大的恩人,是他令我明正其心,如若不是他,我怕是没机会当你们师弟了,亦走不上这正途。”
    “大师兄,你说你口中的那位青阳老弟会不会也正是我那位恩人?”
    猴子摇了摇头:“俺老孙不知,不过沙师弟你想知道也容易。”
    言罢,猴子忽的当著眾人的面,掐了个诀,变作李修安的样子。
    沙僧见了,愈发激动,急呼:“是他,就是他,没想到我们皆是与这位道长有缘,原来恩人道號青阳。”
    猴子收了诀,恢復了原来的样子,亦是乐呵呵大笑,嘴里道:“妙妙妙,咱们师徒几人就像那一串穿起来的珠子,俺青阳老弟就像那根穿珠子的线儿。”
    听闻沙师弟的恩人亦是那位道长,唐僧亦再发感慨。
    这真是: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他们这吵吵闹闹,嘻嘻哈哈,尤其是那猴子声音大不说,上窜下跳的,清风明月远远闻见直摇头,嘴里道:“这唐僧倒是个有礼的好和尚,怎收了这几个粗鲁无礼相貌丑怪的傢伙当徒弟?”
    要知道他们的师父镇元子最討厌的人之一便是粗鲁无礼之人,亦忌讳徒弟们无甚要紧事在大殿大呼小叫,潜移默化下,清风明月二人对这等行为亦是无比討厌。
    他们二人正愁著如何支开唐僧这几个徒第,唐僧在得知天仙和他的第子回来时间不定,亦是感到可惜,心中感嘆:缘果然玄之又玄,真箇是有意相遇不如偶遇。
    如此,唐僧亦不打算久留,也不想太麻烦两位仙童,於是唐僧便叫猴子去放马,沙僧看守整理行李,教八戒解包袱取些米粮,借他家锅灶,做顿饭吃,他歇息一会,明日便就此上路继续西行。
    清风明月见机会来了,进殿问了唐僧的道號,確认无误后,隨即別了三藏,一起到房中,取了金击子、丹盘,逕到人参果园,敲下两个果子,而后来到大殿献与唐僧。
    唐僧肉眼凡胎自然认不得人参果,只当是三朝未满的孩子,嚇得直呼不当人子,千推万阻,就连多看一眼都不愿意,哪里肯吃。
    清风明月只好端著盘子,回到自己的房间。
    因为这人参果不同凡响,却也蹊蹺,不能久放,一旦放久了便会僵了,就不中吃了。
    於是清风明月二人商议,一人一个,坐在床边吃了起来。
    他们二人的房间恰好与那厨房紧紧间壁,正所谓隔墙有耳,二人的悄悄话全然被八戒听了去,
    得知这观子有仙家异宝人参果,忍不住直流口水,也想尝尝鲜,但无奈自己这身子又不够灵活。
    於是等猴子来时,八戒便与猴子提及那人参果之事,又怂猴子打几个来尝尝。
    猴子亦是一早听闻过草还丹之名,却也是没吃过,但猴子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拒绝了。
    八戒急了,继续在猴子耳边吹风,言这两娃娃不懂事,师父不吃,应该拿给他们这些徒弟,又提到猴子口中的青阳老弟。
    八戒道:“你那青阳老弟神通广大,本事高强,一看便受他师父宠溺看重,说不定他师父正是看在他的情分上,令这看家的两个娃娃打几个人参果,让我等亦尝一尝这果子,这俩娃娃倒好,只给师父打了两个,完全忽视了我们这些个徒弟,捨不得这果子,太过小气。”
    这番话可谓是说到了点子上,猴子亦有几分信了。
    但猴子还是想了想道:“俺老孙去打儿个果子倒也容易,但八戒你得答应俺一件事,俺才去打这果子。”
    八戒此刻正犯馋瘩,连连点头:“哥呵,你说,別说一件,就是十件俺老猪也答应。”
    猴子道:“俺老孙打来果子,如若后面那两个童儿要是发现园子里少了果实,前来质问,八戒你就说是你嘴馋,求著俺老孙的。”
    “另外,哪怕对方不曾发现,临走时,你亦得主动交待吃了他几个果子。”
    八戒听了直摇头:“就吃他几个果子而已,你与那青阳道长又是称兄道弟的,那大仙应该亦没有那么小气,哥啊有这必要吗?”
    猴子道:“正是因为青阳是我老弟,又於我有恩,师父有句话说的对,不可忘恩负义,万一那镇元子真是个小气的人,只许了师父两个果子,到时候岂不有可能连累青阳老弟受他师父责罚?”
    八戒道:“哥呵,你还真会替人考虑,要是发现了,俺老猪认了便认了,这要是没发现还要主动提这等事,俺老猪做不到,哪有做贼的主动认自己做贼的,断没有这样的道理。”
    猴子呵呵道:“呵呵,你也知道这是做贼呢,那就不去,没得商量!”
    八戒那肚子里的馋虫早就不知被勾成什么样了,见猴子倔强如此,怎么说也雷打不动。
    八戒狠心点头:“行,都依你的,哥呵,俺老猪依你的,不过这事要俺主动,却也说不出口,
    走时留封信交代清楚行不?”
    猴子想了想,点了点头:“也罢。”
    八戒大喜,催促猴子赶紧去打人参果,猴子急抽身,八戒拉住他提醒猴子先去取那金击子。
    猴子闻言使了个隱身法,趁清风明月二人不在取了金击子,径直闯入后山第三重园子。
    见得人参果树后,猴子跳上树,用那金击子打下一人参果,却是掉入地下寂然不见,猴子唤出土地,方才知道缘由,原来这果子遇土而入,猴子遂又打了三个果实。
    回到厨房,猴子又叫来老沙,一人一个吃了起来,猪八戒吃的急,一口就吞了下去,欲要猴子再打几个来,猴子断然拒绝,
    却说清风明月回到房间,见那金击子落在地上,又恰巧路过时听那猪八戒著一个人参果吃得不快活,再来一个之类的话术。
    二人疑心大起,遂来到后山园子,只见那园子的门儿早就被打开了,二人仔细数了数,发现少了四个果实,欲要质问唐僧。
    清风想了想道:“那唐僧和猴子似乎认识咱们的小师弟,是不是友不好说,但相识一场应当是真的,如此,咱先礼后兵,如若那唐僧徒弟认了,且愿意认错,那咱就隨意叨叨几句,回头告诉师父,师父骂也好罚也好,就当是看在师弟的面子上,咱也领了。”
    明月道:“万一他们不认怎么办?”
    清风道:“咱这观子现在除了你我,就剩他们师徒,不是他们还能有谁,要真如此厚顏无耻,
    那我们也不用讲什么情面,只骂那唐僧。
    明月点头,二人径来殿上,质问唐僧为何偷人参果。
    唐僧念了句阿弥陀佛道:“那东西贫僧见了心惊胆颤,哪还敢偷吃,就是害了馋痞,也不敢做这贼事。”
    清风道:“你虽没吃,但你还有三个徒弟,方才他们在那分赃不均,吵起来,我俩全听见了。
    ”
    唐僧听了觉得有些道理,於是叫道:“徒弟们,且都来一趟!”
    沙僧听了道:“不好,败露了,师父叫我们过去,小道童在那与咱师父对质!”
    猴子於是道:“八戒,此前说好的,要是提前败露了,你就说是你害劳馋。”
    八戒忽的反悔道:“活羞杀人,若说出来就是我们偷嘴了,只是莫认,还是味了吧!”
    猴子喝道:“你这呆子岂能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八戒道:“果子咱仁都吃了,要认一起认了,如此才是兄弟!”
    听此,猴子点头:“好,一起认了,不就是几个果实嘛,不过是饮食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