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唐僧师徒径五庄观(4.3k)
身后之人有此一问,八戒身子一颤,停下了脚步。
他將心比心下,忽地想起了高老庄的高翠兰,这才意识到自己不曾考虑过高翠兰的想法,如今这算不算是一种报应?
想到此,八戒那颗心一阵纠紧,內心忽地沉重,一番犹豫,他那只刚迈出婚房门槛的脚竟收了回来。
他转过身,重新走了过来,而后闭上了眼深吸了口气,心道:“不就是一副皮囊吗,她没被俺嚇著亦没嫌弃俺老猪,俺老猪反被她嚇著了,如此这般,算什么男儿?”
见此,李修安心里亦是微微惊讶了下,他以为八戒会嚇得仓皇出逃,不曾想八戒竟然返回了。
“夫君,果然还是嫌弃妾身吗?”这次李修安倒没憋笑。
八戒又是猛猛的深吸了口气,才睁开了眼:“娘子...嘶...啊啊!”
八戒凑近认真再看了一眼,对於这张脸比方才看的清楚多了,但也因此內心的震撼惊恐又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这张脸实在是太诡异了,当最美与最丑的脸蛋凑在一起,那半边的美亦被衬托的无比丑陋,八戒的心中已然只剩下了惊骇。
“俺老猪不当这上门女婿了,不当了,俺还是跟俺师父去取经..:..:”八戒终於还是忍不住和无法接受,嚇得仓皇出逃。
此刻,被这么一嚇,他內心忽的叶门清了,他终於知道別人初见他这幅模样时的心情了,这正是应了《论语》中的那句话: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八戒这才刚迈出婚房,那穿在身上的新郎服忽的勒紧,八戒扑的一叫,跌倒在地,那新郎服忽的变作几条绳紧绷住,八戒疼痛难忍。
却说唐三藏、行者、沙僧吃完喜宴,正在客房歇息,周遭忽的一阵流光波动,眨眼间又有一道道流光从院中飞出,眨眼消失。
眾人再抬头一看,哪里还有什么雕樑画栋、大厦高堂,一个个都身处松柏林中。
沙僧见了大惊,慌忙起身,祭出宝杖,呼道:“师父,大师兄,不好,我们遇到妖怪了!”
猴子心里明白,笑道:“沙师弟休要胡说,哪里来的妖怪?”
唐僧亦惊道:“你看我们在哪里耶!”
猴子遂解释道:“昨日这家子娘女们,不是什么妖怪,不知是哪里的菩萨,在此显化我等,只苦了八戒受罪!”
唐僧听了,念了声阿弥陀佛,合掌顶礼。
猴子眼尖,见后边古柏树上,飘荡著一张简贴,猴子指了指,沙僧见此急忙前去取来交给师父看。
那简贴上乃是八句颂子: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
普贤文殊大仙徒,化成美女在林间。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圣僧有礼亦有德,八戒无禪有色胆。
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唐僧、行者、沙僧正看著帖子,忽的听得林深处传来高声求救:“师父,绷杀我也,救命,以后再不敢了!”
唐僧听出这正是八戒的声音,遂领著两徒弟一起前去查看。
果然见八戒被吊在树上,苦苦叫喊,痛苦难忍。
猴子还记得八戒此前贬低他的话,上前笑道:“呆子,你那丈母娘呢,你娘子呢,俺老孙只听闻跪拜大礼,你这弔拷之礼又是何意?”
那八戒见了猴子,尤为愤愤不平道:“你这孙,都怪你,是你这猴子使坏故意坑害俺老猪,
菩萨明明招你为女婿,你却祸水东引,还在这说甚风凉话。”
“师父,都怪这泼猴,是他使坏,故意给俺老猪设套!”
猴子叱道:“呸,明明是你这呆子色胆纵横,贪財好色,才被菩萨责罚,不信你自己看这简贴!”
唐僧嘆了口气道:“出家之人,应当从正修持须谨慎,扫除爱欲自归真!”
吊在空中的八戒看了猴子手中的帖子,又听了师父之言,低下了头道:“师父,俺老猪知错了,从今往后,再也不敢妄为,就是累断骨头,磨破肩膀,也隨师父西天取经。”
唐僧点头,让沙僧把八戒放了下来。
八戒羞愧难当,撮土焚香,望空礼拜。
猴子想了想问道:“你可看清你那娘子是哪位大仙变的?”
八戒摇头心有余悸道:“哥呵,你是有所不知,那娘子可把俺老猪差点给嚇得屁滚尿流,俺老猪见了跑都还来不及呢,恨不得再长两条腿跑快一些,哪还认得是谁?”
猴子问道:“哦?此话怎讲?”
八戒遂把那半仙半鬼惊骇世俗的面貌与眾人说了一遍。
唐僧听了微微摇头,猴子抚胸哈哈大笑。
沙僧亦是笑道:“二哥有这般好处,感得四位菩萨来与你做亲!”
八戒摇头晃耳,连连摆袖道:“兄弟莫要再提,不当人子!”
猴子亦道:“推己及人,今个儿你被那娘子嚇得不轻,可曾想过那高老头的小女?”
八戒罕见没有反驳,而是重重点头:“猴哥你说的对,此前我之罪也,今日多谢菩萨和那位仙人,俺老猪方才醒悟!”
说这话时,八戒心生愧疚。
往后西行途中遭遇挫折时,虽然八戒依旧多次提出分家,但確再未提及回高老庄之言。
唐僧听了亦是点头:“善哉,八戒你能浪子回头,悔悟反省,实属难得!”
八戒亦道:“师父说的极是,俺老猪以前不曾自知,今日方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藏点头:“八戒此番所言甚是。”
之后,师徒四人重新收拾一番,上了大路,继续西行。
却说菩萨散了一简贴后,遂收了法术,李修安见此,亦是与菩萨一道离去。
在空中行过数百里后,李修安对三位菩萨以及黎山老母行了一礼,以此道別,欲就此返回五庄观。
观音菩萨微微頜首,又是讚赏道:“青阳小友果是有慧根大智慧之人,方才在新房中的那一问,可谓是画龙点晴直指人心,那猪八戒想必亦有所悔,如此亦是功德一件,佛日:反观自照,明心见性,善哉善哉!”
文殊、普贤菩萨和黎山老母看著李修安亦是露出讚赏的目光。
然而此刻李修安心里想的是:观音菩萨一开始叫他变作半美半丑的样子,怎的本意不是让他点悟猪八戒吗?
毕竟在来之前,李修安心里就很清楚,唐僧、猴子、沙僧这三人並无太重的世俗之心。
只有那八戒既贪財又好色,而且受挫时,动不动就提出分家回高老庄,如此,李修安还以为是菩萨希望自己能点醒他,以便令他心中断了回高老庄的念头。
其实李修安並不知道的是,观音菩萨令他变作半仙半鬼面容,本意是令唐僧师徒看清色乃伤身之剑,贪之必定遭殃,佳人二八好容妆,更比夜叉凶壮。
李修安误打误撞,令八戒有所悔悟,如此亦有了额外收穫,对於唐僧师徒等人亦是好事一件,
也令菩萨和黎山老母刮目相看。
李修安道別菩萨后,心里又想到:如此,我这也不知算不算还了菩萨一难?
回到五庄观,李修安入大殿告知了镇元子一声,镇元子微微頜首,亦不多言。
李修安心中大致算了算,他当时过了流沙河后,一路翻山越岭,大约走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方才见到这万寿山五庄观,也正是五庄观的原因,这段路程李修安难得不曾见得任何妖邪。
由此推算唐僧师徒等人来此估计亦要个把月时间。
李修安此前心中已有打算,如此也不急,而是在观中抓紧时间修炼肝脾。
依照师父之言,他修得心肾,坎离既济,水火均平,丹田內得混元之气,但这混元之气不够纯真,夹杂著胎气,如此通过肝脾同炼,进一步散发胎气,以便返气澄清,澄其真丹。
观內无他事,单纯修身养性,两个月时间眨眼即逝。
这日,镇元子把眾第子全都叫到了大殿。
镇元子手中拿著一简贴对眾弟子道:“为师收到元始天尊的帖子,邀请为师前往那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如此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故要往弥罗宫听讲。”
“另不日有一位故人乃东土大唐的和尚,道號三藏,从此经过,五百年前他曾在孟兰盆会上亲手传茶与我,佛子敬我,我当他为故友,故切莫怠慢了他。”
李修安听了,心道:“唐僧师徒终於要来了吗?”
镇元子道:“为师欲留两个弟子看家,顺便招待那路过的唐三藏,青阳、明月你们二人便留下吧。”
听到这话,李修安心里咯瞪了下,心里想著:我若留下,怕是有些变故,毕竟都是老熟人,如此岂不有可能违了菩萨所託?话说师父应该心里清楚才对。
李修安心中一番深思熟虑后,上前一步,对镇元子行礼道:“师父,徒儿早就听闻大天尊之名,亦对那混元道果颇有兴趣。”
李修安话还没说完,清风忽的亦站了出来,恳求道:“师父小师弟自入门以来,还未曾见过大天尊,亦未听过那混元道果,还请师父带上师弟上那弥罗宫长长见识,开开眼界,不如把我留下吧。”
元始天尊的混元道果乃无上道学,不知有多少人想听却无机会,但镇元子每次听那混元道果时都会把徒弟们带上。
当然这其中的內容晦涩无比,並非所有人都能听懂,最起码清风明月二人不曾听懂,但与观中不同的是,这毕竟是大天尊的道课,他们二人虽然如坐针毡,但都老老实实的。
现在有机会偷懒一番,正好也有个藉口,清风遂主动请缨留下。
镇元子想了想,点头道:“也罢,那便留你们两个吧。”
清风心中大喜,但依旧面不露色,拍了拍李修安的肩膀道:“小师弟,这大天尊的混元道果可不同一般,亦不是什么人都能听的,小师弟你可要认真聆听,说不定將来你有机会证那道果,修成无上大道。”
李修安点头。
镇元子又叮嘱道:“那唐三藏来了,你们可將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我那果子有数,只许与他两个,不得多费。”
“另外需要防备他那几个徒弟,不可惊动他知。”
清风明月点头,但又有些疑惑道:“他那几个徒弟莫非都是些俗世粗人?”
镇元子笑道:“倒也算不得,只是你们不知,非为师小气,不愿让你们多打几个果子。”
“只是唐三藏那几个徒弟,尤其是他大徒弟乃五百年前大闹天空的孙行者,亦是这三界有名的贼头,曾经糟塌天上蟠桃不知多少,我这人参果树不比天上蟠桃,却只有一棵,经不住那猴子糟蹋,如此最好莫让他们知道。”
清风明月听了忽的恍然大悟道:“师父,是不是偷了老君丹药的那猴子?”
他们二人以前也常隨师父见老君,听得那金童银童抱怨说:“当年那猴子盗了兜率宫很多丹药,把那些个丹药当饭吃。”
镇元子笑道:“正是!”
清风明月听了皆是心里一惊,暗想:要真是他,那確实得好生防备著他。
李修安沉默,师父不多透漏,他自然也不多嘴,只不过不知一开始师父打算留下他,又是何用意?
算了,待从天上回来时,再问师父吧。
当然这一难最终有没有变数,李修安心中並不能十分確定。
大概还会按原本的剧本走吧?
叮瞩完毕后,镇元子带著四十七位弟子上了上清天,清风明月留在观中,喜得有大把时间偷懒玩要。
却说镇元子带著徒弟们走后,这清风明月在观中玩耍了七日,唐僧师徒等人才到这五庄观。
原来唐僧这一路西来,路上都是峨险峻之处,不似此山好景,唐僧师徒难得见得此等好山,
遂商议游玩慢行,饱览风景,如此停停歇歇,故速度慢了点。
唐僧离鞍下马,眾人来到观前,见那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猴子默念了一遍,先是一阵惊讶,而后喜不自胜。
沙僧不解道:“大师兄,为何这般开心?有甚喜事?”
猴子喜道:“沙师弟,你是后来的,有所不知,这万寿山五庄观不是別的地方,乃是俺青阳老弟师父的道观,我记得叫什么镇元子大仙。”
唐僧八戒听了亦是恍然大悟。
八戒道:“难怪有此等好山,观景亦是鲜明,原来有个大仙在此地。”
唐僧听闻是青阳道长师父的道场,又闻得他师父乃是一位大仙,於是整肃端容,又对徒弟们道:“既是恩人师父又是大仙的观子,徒弟们进观后,且不可失了礼!”
行者、八戒、沙僧皆点头,然而这观子过於清净,他们师徒在外等了半天亦不见人出来。
猴子性子急,非要拉看眾人进了观子再说,师徒等人见得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上写看:“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眾人见了,无人有异议,猴子甚至觉得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