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老奴被嚇死了!
“刘若愚,今儿在西苑军机处入值的有谁?”
“回稟皇上,有萧如薰、李长庚、黄尊素、杨嗣昌四位军机。”
“请进来。”
“遵旨。”
等到萧如薰、李长庚四人参拜入座后,朱由校拿起一张纸。
“这是镇抚司秦皇岛前司送来的紧急稟帖,刘若愚,你给四位先生念一念。”
“遵旨。”
“天启六年九月十二日,甲子。
建奴酋首奴儿哈赤从昏迷中醒来,召集眾人,改四和硕贝勒为八和硕贝勒,依次为代善,掌正红旗;阿敏,掌镶蓝旗;莽古尔泰,掌正蓝旗;黄台吉,掌正白旗;济尔哈朗,掌镶红旗;阿济格,掌正黄旗,代多鐸掌镶黄旗;阿巴泰,统领汉军;杜度,掌镶白旗...
十三日,己亥,凌晨三更时分,奴儿哈赤突然从昏迷中惊醒,大喊大叫,说有人来索命...闹到天亮,奴儿哈赤双目鼻孔和双耳流血,惊恐而死...”
四人对视一眼,萧如薰慨然道:“这个老奴,终於死了。”
李长庚悠然道:“临死前大叫有人索命。真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他在辽东屠戮了多少军民,多少阴魂等著要向他索命。
被活活嚇死,呵呵,因果报应,希望他在黄泉路上,走得安稳。”
杨嗣昌道:“冤有头,债有主,老奴终於死了,不知道地下那些辽东死难者和英烈们,能不能原谅他们?”
朱由校道:“能不能原谅是死难者和英烈们的事,朕只负责把老奴送去见他们,还有他的那些子侄部属,屠戮大明军民的帮凶,朕也会把他们一併送去阴间,让死难者和英烈们去决定原不原谅。”
四人对视一眼,又一次感受到皇上的气魄。
黄尊素说:“皇上,老奴在十二日迴光返照,只是改四贝勒为八贝勒,没有指定继承人,这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杨嗣昌说:“难道老奴觉得自己还命不该绝?”
萧如薰说:“有这个可能。老奴执顽固,又自命不凡,觉得自己的命够硬。只不过他可能想不到,再硬也硬不过天道循回。”
李长庚抒著鬍鬚道:“他两腿一蹬,死得一了百了,可留下的祸害却不小啊。八位和硕贝勒,没有一位是省油的灯。
心里对建奴偽汗之位,各个有想法。这番恶犬相爭是少不了。”
黄尊素分析道:“根据此前镇抚司收集的建奴情报来看,老奴属意传位给四子黄台吉和十二子阿济格。
黄台吉善於笼络人心,礼贤下士,在建奴八旗中声望不小。只是他的正白旗在今年春天去朝鲜抢粮的归途中,被毛帅带著东江兵马追著尾巴打...
东江行司的战报里,实打实的建奴首级有一千五百六十五枚。只不过当时是游击战,东江行司兵马只来得及抢走三分之一的首级。
预估实际杀死建奴四千人,杀伤三千人,合计伤亡七千人。
那一次抢粮,以黄台吉的正白旗精锐为主力,据悉带去了三十五个牛录...有的牛录抽调了一百战兵,有的牛录抽调了一百战兵和一百辅兵,合计七千五百人。
东江行司造成的伤亡,正白旗占了一大半,据说回到赫图阿拉城时,黄台吉的七千五百名正白旗精锐,完好无损才一千左右。
正白旗总兵力大约在四十个牛录,一万二千人左右...一下子少了六千人,损失过半,十分惨重。”
黄尊素声调变高,“皇上,如此看来,老奴临死前就算想把偽汗位传给黄台吉,也不敢说。”
李长庚点头赞同:“黄台吉实力大损,老奴要想强行把偽汗位传给他,只会是害了他。”
杨嗣昌也赞同:“对,老奴的那几个儿子,如狼似虎。黄台吉实力大损,那个偽汗宝座,坐不安稳。
於是老奴改四和硕贝勒为八和硕贝勒,均衡局势,让子侄不至於马上打起来。后续可能还有部署,不想老奴第二天就死了...”
萧如薰开口道:“皇上,臣觉得,老奴起先有传位四子黄台吉的意思,后来改了主意,有传位阿济格的意思。”
朱由校看著他,“因为老奴给了正黄旗和镶黄旗给阿济格?”
“是的皇上。阿济格因为其母阿巴亥的缘故,十分受老奴宠爱。
原本就管著正黄旗,辽南大败逃回瀋阳,老奴不仅不责备他,还分了一半的镶黄旗给他。
今年开春,老奴乾脆把幼子多鐸立为镶黄旗旗主,由阿济格代管,以这种方式把镶黄旗全部给到阿济格。
如此布置,臣觉得老奴有传位阿济格的意思。”
朱由校指了指其他三人:“你们什么想法?都说说。”
李长庚答:“皇上,臣觉得老奴有此心倒是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也都知道,阿济格太年轻,军功和威望远不及黄台吉等人,根本压不住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人。
虽然阿济格有两旗,还有生母阿巴亥撑腰,实力强劲。但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济尔哈朗、杜度和黄台吉联手,阿济格就难以抵挡了。”
朱由校点点头:“李先生的想法与朕不谋而合。
当务之急,就是不能让代善、阿敏等人联手去对付阿济格,也不能让阿济格联手济尔哈朗等人去对付黄台吉。”
黄尊素说:“皇上英明,一语道破了关窍和要害。
不能让建奴几位贝勒联手对付某一人,一旦打破均衡,顺利上位的那一位就能顺势掌握权柄把建奴各方势力都团结起来。
因此,这个微妙时机,臣建议暂缓对辽东用兵,海上和陆上的袭扰也儘量减少..:”
朱由校指了指黄尊素:“黄先生这个建议好我们不能用兵,不仅我们不能用兵,东边朝鲜人,西边蒙古人都不能用兵,一旦外界有了巨大压力,建奴就会抱团.:
先让他们几兄弟分个输贏,决出高低。黄先生,你准备一下,即刻赶往秦皇岛,指挥镇抚司在辽东的行动。
朕的要求很简单...”
黄尊素马上拿出小本子和铅笔,开始记录。
“黄台吉不能即位偽汗,代善、阿敏这样年长老成,又有威望的人都不能即位偽汗...嗯,最好给建奴搞一个八王议政..
黄尊素马上悟到了:“皇上,你的意思是让建奴內轻外重,干弱支强,为下一步的內乱布局?”
“对。朕就是这个意思。”朱由校欣然地点点头。
“他们闹他们的,我们趁机调整方略。萧公,七月份建奴发兵入朝鲜抄掠,你把战报给大家念念。”
“遵旨。”萧如薰想了想说,“七月五日,老奴率主力刚回到瀋阳第二日,建奴二贝勒阿敏,还有阿巴泰、济尔哈朗、德格类、寨桑武、岳托等酋首率领建奴八旗兵两万余人,从塔甸山口入朝鲜,沿著长津江向朝鲜腹地火速转进..
在大同江以北地区肆虐两个月,甚至还有一支偏师渡过汉江,兵峰直抵汉阳城下。
李棕君臣嚇得连夜逃到江华岛,朝鲜一连派了十四次使者到皮岛向东江行司求援,都被毛文龙以兵马疲惫,粮草未齐为藉口推脱了。
因为老奴病重,阿敏等人也无心久留,到八月下旬,抄掠到十五万朝鲜男女人口,十几万石粮草后开始回撤辽东。
毛文龙指挥东江行司舰队封锁鸭绿江,阿敏只好率部转去长白山,借道山路回辽东..
毛文龙指挥东江行司兵马在长白山一带以游击战术,对建奴兵马进行多轮打击..,根据最新战报,战事还在长白山山林中展开...我军已经斩获建奴首级一千一百枚,救回朝鲜青壮男女六万余人,焚烧粮草四万石..:”
朱由校高兴地说:“这一次建奴兵力更盛,我们反而打出更丰硕的成果。战事还没结束,战果已经直追上一次。”
萧如薰答:“皇上,东江行司兵马经过上一次浴血奋战,可谓是浴火重生。
上次战事后,有三分之二的东江兵马与其它行司兵马换防。这一次毛文龙主要指挥这三分之二的兵马,又拿建奴练兵,战果之好,臣等也是始料未及。”
“朕看关键是毛文龙练出一支善於打游击战,作战意识过硬的军官和士官队伍,有他们做骨干,就不会输。”
“皇上英明。
其它防区换防过来的兵马也不是新兵,他们在辽南经歷海上奔袭,登陆袭扰;在关寧经歷过守城与建奴血战;在开平与蒙古人正面对战过..:
都是血战打出来的精锐之师,只是不熟悉东江行司特有的游击战术,开始时需要適应。一旦適应,自然也不弱..:”
朱由校借著这个话头提了一句:“精锐之师先是要严格训练和操演,然后还要在战场上实战...总结经验,改正错误,发扬优点,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支百战得胜之师。
以后要形成定製,新军编练的各团要上战场上歷练一回,才算正式成建。以后可以退役一部分,补充新兵一部分。只有血战打下来的骨架和根基,才有军魂...”
接著他话锋一转,“阿敏率部回撤,朝鲜战事告一段落。我们就借著这个空档进行调整。
乐浪都司设立一事,毛文龙欣然附议,还举荐了孙传庭为制置使,赵率教为都指挥使,高风亮节,让朕欣慰。
既然如此,那就正式下文,成立乐浪都司,合併此前的东江行司和辽南行司。
孙传庭为制置使,赵率教制置副使兼都指挥使,孙国楨为制置副使兼录事都参军,周遇吉为都指挥副使兼参谋都参军,孙应元为都指挥副使兼前敌指挥使..:
都司方略立即下发..”
乐浪都司方略很明晰,沿著鸭绿江、长白山要隘关口修筑城堡要塞,堵住建奴东进抢粮食抢人口的路;联络长白山、海西、海东以及黑水地区不从老奴的其它女真人部落,现在他们被称为肃慎和索伦人;勘查长白山到黑水入海口的海东地区,爭取在这里开新港,作为笼络和支援肃慎和索伦各部落的支点..:
李长庚、黄尊素、杨嗣昌心里有数,这次阿敏率部入朝鲜抄掠,皇上有可能传密令给毛文龙,让他適当放水,不要让阿敏空手而归。
现在建奴抢了七八万朝鲜男女人口,六七万石粮食和大批盐巴、布匹等物资回去,稍微能缓口气。
缓了口气,就有力气去爭偽汗位了。
三人心照不宣,李长庚问:“皇上,那毛文龙如何安排?”
“请他回京,出任黄圃军校副校长兼教务长。”
黄尊素点头附和:“皇上英明。毛文龙功绩卓著,年纪也大了,该让他享享清福。而且他与建奴作战多年,马步水陆诸战都精通,一身本领,可以传授给青年俊才们。”
“正当如此!”
李长庚三人马上附和。
在文渊阁內阁首辅值房里,韩、李瑾终於从惊惶不安中慢慢地恢復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