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光明殿上的雄鹰展翅飞
西苑大光明殿正殿。
朱由校一身朱色翼善冠服坐在上首御座,身前的桌几摆著四菜两汤,还有一壶葡萄酒,旁边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杯里,装有三分之一的葡萄酒。
下首左边位坐著松漠伯翟昂,对面下首右边第一位坐著桑乾伯敖盛。
翟昂下面位置坐著饶乐伯南宫治,他的对面察哈尔左都护使薛中令。
南宫冶下面位置坐著察哈尔右都护使翟礼,薛中令下面的位置坐著察哈尔前都护使敖鐸。
翟礼下面坐著察哈尔后都护使南宫祁,敖鐸下面坐著喀喇沁左都护使乌正良,南宫祁下面坐著喀喇沁右都护使毕勇进。
乌正良原名兀良哈奇布,是朵顏卫都督苏布地的长子,也是喀喇沁三十六家第一个投奔大明,
自带乾粮带著七百部眾跟著大明去攻打林丹汗、炒,立下大功。
毕勇进原名弼喇什,孛儿只斤氏,黄金家族后裔,其父贝勒布是喀喇沁三十六家势力比较大的一位,他自带乾粮,带著一千部眾跟著大明开平都司兵马攻打察哈尔部和巴岳特部,立下军功。
他们下面分別坐著十位千户,都是这次西辽河开平大捷中,功绩最显著的蒙古各部勇士。
他们多数出身卑微,现在跟尊贵的头人首领们一起坐在大明宏伟的大殿里,接受最尊贵的大明皇帝的宴请,各个满脸通红,心情激动。
朱由校举起酒杯,宏声道:“诸位蒙古勇士,为了大明平定漠南草原,剷除叛徒,立下汗马功劳。
朕以此美酒,敬诸位蒙古勇土...
翟昂等人马上站起来,双手高捧著酒杯,齐声道:“吾皇万岁!大明万胜!”
他们中许多人的口音生硬彆扭,是这十几天礼部官员苦心教诲的结果。
喝了杯中酒后,朱由校挥挥手,“都坐下。”
眾人坐下后,敖盛放下酒杯说:“尊贵的大皇帝陛下,臣敖盛受厚封,得丰赏,感激不尽,臣愿意在殿上为皇帝陛下献上一曲雄鹰舞,以示忠诚。”
朱由校昂首一笑:“哈哈,好,桑乾伯请。”
殿旁乐队开始奏响草原特色的乐曲。
这支乐队两三个月前就奉皇命,开始学习蒙古草原乐曲,其中有专人学习马头琴等蒙古人特色乐器,就为了今天在这里演奏。
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敖盛扭动跨部,转动腰部,舒展双肩,挥舞手臂,迈动步伐,化身为一只雄鹰,在殿中转动舞动..
朱由校微笑地看著,目光从敖盛身上转到翟昂、南宫治身上,
他们目前是大明在蒙古左翼扶植的三巨头,千金买马骨的千里马之一。
翟昂奉侄女,敖盛奉妹妹,南宫治奉女儿入后宫,成为自己的外戚之一。
这个联姻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帮助朝廷笼络住这蒙古三部,但是这也意味著蒙古人进献的后妃,所生皇子有机会参与到大明皇位的爭夺中。
自己的子孙,后代明朝皇帝,肯定不会立蒙古女子为皇后,但是难保后代皇帝无嫡子,蒙古后妃所生皇子为长.::
不过对於自己来说,无所谓,漠南漠北蒙古人以后是大明一分子..,
这样的民族融合,总比皇子“远嫁”漠南草原,与蒙古贵族女子生下儿子,然后带著蒙古骑兵跑来爭皇位要强。
以后自己还要选血缘偏远一点的宗室贵女,嫁给为大明立功的蒙古各部子弟,
联姻是羈置笼络手段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其它手段。
经济手段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漠南漠北蒙古成为大明羊毛呢绒、皮革、食品等工业的原材料供应地,成为大明工业革命的其中一环,一起分享工业革命的红利。
温饱有保证,大部分蒙古人就会老老实实成为大明一份子。
文化手段就是把百户以上蒙古大小贵族子弟,全部收纳到京师以及其它大城中的学校里,从小接受大明基础和精英教育。
在各部设立学校,用官话推行素质和思想教育,在教漠南漠北蒙古人少年儿童识字的过程中,
也给他们树立忠君爱国的思想,真正成为大明一份子。
宗教手段有歷史模板,稍加修改照著抄就好了。
朱由校决定,朝廷承认佛教十二大教派,包括密宗的十二宗。
每一宗封左右善世大和尚两位,官阶一品,为宗主,为精神领袖;封左右阐教大和尚四位,官阶三品,为副宗主,分別料理宗內教务和庶务,类似六部尚书。
授左右觉义和尚六到八位,官阶四品,为阐教大和尚的助手,类似六部侍郎。
每一宗的宗庙全部修在承德一带,放在京师的眼皮子底下,便於监视。
每一宗的左右善世大和尚必须常驻宗庙,接受教眾朝拜。
左右阐教大和尚和左右觉义和尚,奉命定期轮流巡视自已宗派的庙宇,传播教义,教化教眾,
检查僧人纪律.::
朝廷给每一宗划定传教范围,严禁超范围以及超纲传教。
所有僧人,包括左右善世大和尚,必须入佛学院进修,经过考核获得礼部颁发度...
政治手段也非常重要。
朱由校在採取黄尊素的“蒙古推恩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蒙古人以后的封爵勛位等同军功勋贵,为公、侯、伯爵位。
公分国公、郡公、县公三等,侯分县侯、乡侯、亭侯,伯则简单一些,一等伯、二等伯、三等伯。
勛位则分上柱国、左右柱国、柱国,镇国都护、奉国都护和辅国都护。
军功勋贵再下去就是指挥使、指挥使金事、千户、百户、总旗等世袭官职,蒙古各部也沿用此例,不过没有指挥使和指挥使金事,直接从千户开始。
军功勋贵的世袭官职分別掛在十二卫名下,有俸禄、津贴以及地位,除了用来表彰殊卓军功,
也是为大明提供一个源源不断的军官来源地。
蒙古人的世袭官职也要靠军功去挣,不仅有俸禄,还有部眾、牛羊和牧场...由嫡长子世袭下去。
其余儿子就需要努力奋斗,为大明出力,立下军功后朝廷不会吝嗇。
只要你军功足,封你为国公都可以,你超出父辈,单开一谱。
不过一般的军功,只会让你有资格分你老爹的牧场。
比如饶乐伯南宫治有六个儿子,他的饶乐伯爵位,自然由他的嫡长子南宫业继承。
但是他的其它五个儿子,进京师读书,入大明马步军或者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服役,立有军功,
或者服役十年以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有资格领封。
按照功劳大小,或分柱国、都护,或为千户,然后分领南宫治的部眾。
比如第五子南宫初“功劳”够大,封伯,那饶乐部就分为饶乐左部和饶乐右部,嫡长子南宫业继承饶乐左部,南宫初分领饶乐右部。
朱由校心里算得很清楚,蒙古人为大明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他不会吝嗇爵位和土地,比如以后要征服的漠北、金山、乌梁海、伊丽等草原,他都会分给那些立下大功的蒙古人。
军功越大,分到的牧场土地越大,你要是军功足以封国公,估计整个金山(阿尔泰山)以北数千里牧场都可以分给你。
只是你的子孙后代,两三代后就会推恩分成十来个部落..:
这也符合蒙古人诸子分家立户的习俗。
敖盛越跳越起劲,朱由校鼓掌合著节奏,为他加油鼓劲,目光却落到了喀喇沁左都护使乌正良和喀喇沁右都护使毕勇进身上。
喀喇沁三十六部,据元代史书记载,是铁木真幼子拖雷西征欧亚时,將居住在阿姆河以南呼罗珊地区的喀喇沁部强行编入军队,设立钦察侍卫亲军。
以土土哈为都指挥使,迁居在岭北行省哈剌和林一带,世代为汗廷提供马乳食品,为大汗守卫陵寢和仓库。
元灭后,先是从漠北迁居鄂尔多斯。
成化正德年间,达延汗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兴起,喀喇沁万户被迫迁出鄂尔多斯,驻牧於大明独石口边外开平卫旧址(元上都)一带。
然后扩张到东至关寧,西至宣府张家口堡,南至长城,北至老哈河,以滦河、大凌河和老哈河中上游为中心的地区。
而在这一两百年的迁移演化过程中,喀喇沁万户除了昆都力哈所领的旧部眾(喀喇沁、阿速特、永谢布三部)外,还吸收了东土默特(其牧地在今天河北省丰寧县西部和南部,围场县、隆化县境內的伊逊河、蚁蚂吐河一带,以及从平泉县西部到辽寧凌源县、建昌县一带)以及元良哈三卫之一的朵顏卫主干部眾。
其中喀喇沁等三旧部和东土默特由黄金家族后裔统领,朵顏卫各部则是兀良哈一族统领,
互相联姻上百年后,黄金家族后裔成了喀喇沁诺顏,统领著喀喇沁三十六家的二十五家,兀良哈一族成了喀喇沁塔布囊,统领著喀喇沁十一家。
乌正良出自喀喇沁塔布囊,毕勇进出自喀喇沁诺顏。
他们分別是喀喇沁塔布囊和诺顏集团的投石问路,试探大明对喀喇沁万户各部的態度。
喀喇沁位置太重要了,朱由校已经暗地里下定决心,今后要抑诺顏,提拔塔布囊和立功“寒门”。
先用乌正良和毕勇进稳住喀喇沁万户三十六部,然后利用各种手段瓦解诺顏势力,邀请他们来京师“做官”,鼓励他们出家做僧人,甚至煽动他们“起兵造反”。
用十年时间,把现在喀喇沁万户的牧场,变成燕山和西辽河建设兵团的牧场,牧场里的牧民是建设兵团的职工和预备役。
隨著悠扬的马头琴声像钢丝弦一样高高拋上空中,敖盛的献舞结束。
薛中令不甘示弱,也上前献舞一曲,舞姿差不多,但是跳得更加激烈。
朱由校非常满意,他不在乎两人的舞姿有多优美,他在意的是两人的態度。
御前献舞,说明两人对自己的恭顺態度。
南宫治很快察觉到献舞背后的用意,他乾脆起身,拉著南宫祁、敖鐸、乌正良、毕勇进等人一起献舞一曲。
翟昂有些坐不住,连忙递给儿子翟礼眼色,等到南宫治等人跳完,拉著翟礼和其他几位都护使起身来到殿中空地。
“尊贵的皇帝陛下,臣年纪大了...万历年间,在萨尔滸之战中,臣带兵与建奴廝杀,左腿受了伤,没有办法像他们一样给陛下献舞,那就让他们年轻人跳舞,老臣在旁边唱歌伴舞吧。”
萨尔滸之战。
这只老狐狸在向朕表功呢!
表明他是蒙古人最早跟隨大明军队,与建奴作战的首领。
朱由校欣然道:“好,朕看了诸位爱卿的献舞,十分欣慰。
素闻蒙古人在草原上高歌,高亢亮,悲悯阔远,没有听到,朕还有些遗憾。
桑乾伯愿意唱一曲,朕求之不得..:”
不得不说,翟昂的歌唱得確实不错,尤其中间一段呼麦,让人震撼...
饭饱酒足,主宾皆尽兴。
翟昂等人向朱由校表达了恭顺和忠诚,朱由校也展示了恩宠和安抚..:
等翟昂离开后,朱由校回紫光阁,在后殿洗脸漱口,换了一身燕居服,回到正殿,翻阅起奏章。
“刚送来什么奏章?”
“启稟皇爷,”刘若愚答,“有兴明会执行局南京分局领衔呈上的密奏,还有镇抚司秦皇岛前司呈上的急奏。”
“看来江南和辽东都出大事了,朕先看哪一份呢?”
朱由校看著御案上的题本,笑著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