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大明

第114章 我还是想做海贼王!


    第114章 我还是想做海贼王!
    听完郑芝龙的介绍,朱由校皱起了眉头。
    “你的意思是大明要在自己海面上做生意,还得荷兰人同意?”
    “皇上,海上就是这样,谁的船大,谁的炮多,谁的拳头硬,谁就说话算数,出海都必须给他一份孝敬。
    以前臣的义父李旦,號称纵横东海,专事东倭贸易,也得给荷兰人上供。臣每次採办齐货物出海去东倭,都要先去琉求岛荷兰人那里拿一份文书。”
    “文书?”
    “其实就是交好处给荷兰人,如同纳税一般。”
    “自己海面上做生意,还要给外夷纳税。
    弱肉强食,这就是大航海时代的真諦。”朱由校感嘆道。
    “弱肉强食,对,皇上英明,一语道破真諦。”郑芝龙兴奋地说。
    “可是我们国內的士子儒生,一个劲地说温良恭顺,却不知道而今是天下千年之大变局,弱肉强食的西夷人,泛海万里都到了我们家门口。
    还温良恭顺!”
    郑芝龙抬头看了朱由校一眼,年纪跟自己差不多大,可身上脾睨天下的威势,让人不敢直视。
    “皇上,臣觉得那些士子儒生只是叫別人温良恭顺,好被他们欺凌而已。”
    “郑芝龙,看来你身上有些故事啊。不过朕不想知道你的过去,只想看到你的未来。
    你懂吗?”
    郑芝龙连忙从座椅上起身,拱手恭声答:“臣明白。”
    朱由校隨意地挥了挥手,“朕记得大明海面上还有西班牙和葡萄牙,现在都去哪里了?”
    “回皇上的话,臣等西夷人议论说,西夷各国居住的欧罗巴那边,这些年混战不已。
    荷兰就以前是西班牙的一个行省,后来谋逆自立。还有一个叫英吉利的国家,海盗眾多,逐渐兴起,跟西班牙打得有来有回。
    西班牙逐渐不支,守成自保,已无进取之心。所以大明海面少有见到西班牙人的船只。
    葡萄牙据说被西班牙兼併了,不过他们在外面还是打著葡萄牙的旗號。
    那个英吉利在欧罗巴打败了西班牙,占了上风,但一时半会还没来得及伸手过来。
    倒是荷兰,国小灵活,趁著空子就钻了过来。”
    朱由校继续问。
    “我大明要想在自己海面上自由做生意,站著把钱挣了,就得把荷兰人干趴下。”
    “皇上英明,確实如此。
    包括荷兰人在內的西夷人,都是欺软怕硬。你越软他就越想著占你的便宜。你一硬,打得他满地找牙,他反而对你点头哈腰,客气的不行。”
    “朕知道,西夷人都是一群强盗贱人。那你说说,打败荷兰人,难不难?”
    “回皇上的话,打败琉求岛上的荷兰人,有困难,但不是办不到的事。荷兰人在琉求岛有大小船只十余艘,一般只有三四艘在琉求岛停泊和游弋,其余的都在跑海做生意。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大明只需要修建大船,装备火炮,积聚两三年,定能打败荷兰人,克復琉求岛。
    只是荷兰人在这边的据点是南海的巴达维亚,那里据说有船只上百艘,其中三梳大船数十艘,
    装备火枪火炮的甲士数万人。
    从巴达维亚到琉求岛,顺风不过十余日。
    最多两三个月援军就会从巴达维亚赶到琉求岛。如果能把荷兰人的这些援军打败,荷兰人就会彻底老实。
    如皇上御言,我们大明站著就能把钱挣了。”
    朱由校点点头:“现在大明海军还在萌芽状態。
    秦皇岛造船厂,滦州钢铁厂,都只是起步,想要造出足够多的海船和火炮,还得再等两三年才能见到成效。
    再实战歷练两三年,起码要等五年后才有可能打败荷兰人,收復琉求岛,进而打败巴达维亚的援军,让荷兰人老实。”
    郑芝龙眼巴巴地看著朱由校。
    那这五年怎么办?
    总不能不做生意吧。
    “现在大明缺钱,海上贸易来钱,朕要挣钱,所以就算跪著挣钱,朕也觉得可以接受。赚钱嘛,不寒!
    但是大明天朝上国,总得要个体面。朕身为大明天子,也得要份体面。”
    朱由校看著郑芝龙,“朕给你两个选择,一是朕任命你为福建巡海行司指挥使,兼提督大明海军福建舰队。”
    郑芝龙一下子就紧张了,“皇上叫臣去打荷兰人?”
    朱由校笑了,“不,联合荷兰人一起打海盗。”
    “海盗?”
    “对,不给荷兰人和我大明缴纳关税的任何船只,都是海盗。”
    郑芝龙倒吸一口气。
    皇上真是好霸道啊!
    不过我喜欢!
    “皇上的意思是,福建海面上任何出海做生意的船只,除了给荷兰人交一份税,还要给大明缴税?”
    “荷兰人那叫买路费,大明叫关税!”
    郑芝龙一下子听明白了。
    荷兰人的买路费,隨时都可以停。什么时候打贏了他什么时候停。
    可关税是税,与国同体啊...
    “还有,不止福建海面,浙江海面,南直隶、山东、辽东、广东海面,所有出海做生意的船只,给荷兰人交买路钱朕不管,但是没有给朝廷交关税,那就是海盗。
    大明海军,官军水师,可以將其缴获,三七分帐。
    海军辛苦一场,分三成;朝廷负责变现,分七成。”
    郑芝龙又倒吸一口气。
    皇上,你去做海盗,不,做海商,还有我们什么事啊!
    同时他也想明白了,福建巡海行司兼福建舰队提督只是官职上的限制,不是职权上的限制。
    在皇上成立浙江、南直隶、广东巡海行司之前,自己这个福建巡海行司都可以兼管一二,
    可是,我专事去阻止別人赚钱,岂不是耽误自己赚钱了吗?
    很亏的!
    “皇上,臣是海商世家出身,家中还有家人族人,一直以经商维持生计..:”
    朱由校看了郑芝龙一眼。
    什么海商世家出身!
    当我没叫锦衣卫查过你的底啊!
    你父祖是泉州小吏,你舅舅黄程才是海商,常居於镜濠,做马尼拉、马六甲等南海地区的生意。
    你十七岁时去投奔舅舅,跟著游歷过南海多地,学会了葡萄牙语,还加入了天主教,取了个尼古拉的西夷名。
    后来你舅舅黄程想开拓到东倭的商贸生意,就置办了海船,採买了大量货物,派你运送去了东倭平户和长崎,在那里接触上大海商李旦,被认为义子。
    李旦见你有天赋,又能干,多加培养,今年年初李旦病逝,把家业传给你了。
    这就是你的海商世家。
    不过朱由校没有出声揭穿。
    既然要用他,何必当面揭短,让人家嫉恨。
    “朕叫堵胤锡在松江成立一家商社,东海商社,专司东倭、山东、南直隶、浙江和福建的海上生意。
    你家可以入一股,但你,不能既任职海军又去做海商。
    官商不分,时间一久,官和贼也分不清了。”
    郑芝龙听懂了。
    皇上只让自己占一头,不能两头都吃。
    那自己去哪一头呢?
    郑芝龙思前想后,终於做出了决定。
    “皇上,臣想做海商。”
    朱由校不喜不悲,“好,你即刻去松江报导,找堵胤锡,他会帮你组建东海商社。除了你现有的船只,堵胤锡还会从南直隶、浙江等船厂调拨若干海船与你。
    朕先跟你谈好,东海商社,制置司经济厅和御用监占大头,你负责实际经营,但只占三成股份郑芝龙连忙点头,“占三成股份,臣心满意足。”
    郑芝龙想得很明白,自已做生意,说是占全部股份,可是福建地方上你不得分啊。你去浙江和广东做生意,那两处地方你不得分啊。
    那里的縉绅世家,可不是善人,六七成他敢张口,三四成他不嫌弃。
    没有他们的支持,你连货品都置办不齐。
    再加上地方官府层层盘剥,你不大出血根本出不了海。
    但是跟制置司和御用监搭伙做生意就不同了。
    货源堵胤锡会准备好,肯定是价廉物美,这一块就能多赚不少钱。
    地方官府和縉绅世家,根本不用鸟他们,堵胤锡会动用制置司和御用监的资源,让他们老实。
    这一块又省了不少分润。
    一进一出,自己看著只占了三成股份,其实赚的只多不少!
    “你先把大明与东倭和朝鲜的生意跑起来,南海的生意先放一放,你也省得跟你舅舅黄程抢生意,伤了舅甥情分。”
    郑芝龙被轻轻一点,后背冒汗了。
    皇上还真是什么都知道,这里给我留面子了。
    心存感激啊!
    “你既然不愿去海军,朕会另选他人成立浙江巡海行司,组建浙江舰队,驻舟山岛。联合荷兰人打海盗的事,就由他们去办。
    不过你要遵纪守法,按章纳税。要不然被巡海舰队逮著了,你的面子不好看,朕的面子也不好看,那大家的面子就都不好看了。”
    郑芝龙连忙恭声应道:“臣定会牢记皇上教诲,绝不敢违法乱律,肆意妄为!”
    “好,你能给朕体面,朕一定会给你体面。”
    郑芝龙离开后,朱由校忍不住感嘆。
    最终他还是选择做自由自在的海贼王!
    为何?
    经营东海商社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南海商社,然后就是印续公司..
    在大明海面上,他肯定是遵纪守法,出了大明海面,朕就管不到他了。只要他能维护大明利益,为大明带来收益,海贼王又如何!
    东江皮岛,毛文龙接到了探子的急报。
    “一万到一万五千八旗骑兵,老奴这回是真急了。”毛文龙坐在虎皮座椅上,授著鬍鬚说。
    参谋参军兼录事参军的孙国楨坐在旁边,“毛帅说得没错。而今隆冬,大雪纷飞,行路艰难,
    不到方不得已,谁也不会出兵。
    老奴確实急了,看来建奴这个冬天很难过,急需粮草过冬。
    毛帅,属下有些不明白,为何建奴兵马从鸭绿江上游踏冰过江,还要绕一个大圈,舍近求奔平壤府?”
    “朝鲜国北部富庶之地就集中平壤、黄海道一带,东边都是穷乡僻壤,没有多少油水。这一点建奴也是心知肚明。
    现在他们事出紧急,迫不得已出兵,就是打一个又快又狠,抢到粮食就走。”
    “大帅,我们应该给朝鲜国平壤府和黄海道送信,叫他们坚壁清野。天寒地冻,只要坚守大城一段时日,建奴自然会知难而返。
    建奴抢不到粮食,一个冬天过去,自然会伤筋动骨。”
    毛文龙呵呵一笑,“本帅已经派人去给朝鲜国平壤府和黄海道报信。”
    “大帅,来得及吗?”
    “我们走水路,比苦哈哈在风雪中赶路的建奴要快,来得及。不过不要抱有太大希望。”
    “大帅,为何?”
    “朝鲜国,是我们大明的好学生啊。”
    孙国楨对毛文龙的话不是很理解。
    好学生?
    什么意思?
    只是过去十来天,孙国楨就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