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大明

第82章 军校考这样的题目?


    第82章 军校考这样的题目?
    冬天的京师依然热闹,尤其是南城,人来人往,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熙熙攘攘。
    七月中,新上任的警察总监兼判京师警察厅的梁之挺,联合翊卫军,对五城进行了一次整肃大行动,南城是重点。
    一口气抓了四、五千人。
    地瘩流氓、打手青皮,往日里在南城西城横行霸道,现在全被抓走,送到南海子当苦役。
    谁来说情都没用。
    制置司交办的事情,司礼监督查局天天盯著看,有本事你弄来梁之挺、毕自严、朱大典等人的手书,否则的话,阁老尚书都不鸟你。
    这些地痞混混,有的是高门大院养的打手,有的是某些官吏的白手套,现在全被抓走,幕后的东家知道轻重,也不敢明面吱声,只好暗地里想法子。
    於是閒得蛋疼的都察院、翰林院、詹事府的御史清流们,就像闻到血腥味的牛虹,喻的一声全围了过来。
    弹劾梁之挺乱政、警察厅鱼肉百姓的奏章如雪一般飞向都察院和內阁。
    奏章里言辞激烈、慷慨激昂,尽显这些大才子们的本事。但凡有一句话没有引经据典,那都是他们学艺不精。
    可惜,雪一般的奏章进了都察院和內阁,就仿佛是雪落进了大海里,无影无踪。
    无所谓了,大家都习惯了。
    御史清流们练了文笔,热了身子,还赚了笔外快,能够置办些年货。
    幕后东家们也试探出深浅来,老老实实地偃旗息鼓。
    皆大欢喜。
    唯独那四五千混混们,在南海子里,冒著刺骨的寒风,被强制进行劳动改造,挖沟渠、修房屋,早出晚归,一日不得閒,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大明铁拳。
    南城经此一役,街面上清静许多。
    阎王庙胡同旁边是財神胡同,里面有两个院子,一大一小。
    此时的夕阳照在两个院子屋顶上,仿佛金黄色的麦芽裹著两个一大一小的山楂果子。
    阎应元左手提著衣襟,右手提著一壶好酒,离开他居住的小院子,来到隔壁的大院子里。
    “真长先生,太冲,咱家又来混饭吃了。”
    他大大方方地拍著院门喊道,
    “丽亨兄!”黄宗羲跑出来开了院门,把阎应元迎了进去。
    “丽亨兄,你在黄圃军校散学了?”
    “散了,回家洗了把脸就过来了。真长先生从报国讲习所回来了?”
    “早回来了。”黄尊素从北房里走出来,“今日讲习所只上半天课,中午就回来了。”
    三人说著话,往西厢房走去。
    黄家有钱,不仅有世代家僕,还在京师雇了两位厨子,擅长做江南菜的厨子。
    厨子已经把晚饭做好,僕人们端放在西厢房里。
    三人进了西厢房,围著圆桌分主客坐下,阎应元把酒瓶拿出来。
    “这是我在黄圃军校学习班上认识的好友,刘刘奇才带来的好酒,湘西贵州的猴儿果酒,极其难得。”
    黄尊素接过那壶酒,惊喜地说:“猴儿果酒,嗯,真香!確实难得,我一直慕名而不得一尝。
    你这位刘兄弟怎么搞到的?”
    “说起我这位刘兄弟,很有意思。
    他祖父以前是戚少保的手下,从军打倭寇,后来又跟著去了蓟辽,积功为蓟州镇副將。
    戚少保坏了事,他祖父受到牵连被贬,安置为忠义卫百户。
    万历二十一年,其祖父从征朝鲜之役,隶属黑虎將军刘魔下,积功为副將。
    万历二十四年,杨应龙在播州造反,其祖父从刘將军去平叛,积功为常德卫指挥使同知,於是留在湖广。
    他家三代良將,其父袭世职曾带著镇算兵驰援云南,与缅军血战过。
    其长兄袭了世职,跟著西南制置使恆岳公(朱燮元)和侯良柱在平定奢安之乱。
    奇才老弟十五岁从军,剽悍多谋,屡立军功,被西南制置副使、偏沅巡抚括苍先生(傅宗龙)
    举荐,来黄圃军校进修。”
    黄尊素好奇地问:“这位刘奇才今年多大?”
    “十九岁,是我们步兵科乙班最年少者,却是从军资歷最深,斩首最多的。”
    黄宗羲给阎应元夹了一块鸡肉,“丽亨兄,吃肉。这是我们绍兴名菜,醉鸡!”
    “多谢太冲老弟。”
    黄宗羲忍不住说:“丽亨兄,我怎么也想不到,你居然去读黄圃军校。”
    阎应元哈哈一笑,“我家是通州卫军户,世袭百户军职。跟奇才老弟一样,兄长袭了世职,身为幼子的我自小弓马嫻熟,熟读兵书,原本想去从军。
    可是家慈担心牵掛,不放我去从军,只好在巡检司里充任巡检弓手,混口饭吃。不想两三月前,有锦衣卫找到我,叫我去两淮办了些差事,许我回来后补个优差。
    回京后,我左思右想,还是选了去黄圃军校进修,走从军之路。”
    “丽亨兄,你去两淮办了什么差事?”
    黄宗羲刚问出口,黄尊素喝问道:“太冲休得多问。机密要事,岂能隨意泄露。”
    黄宗羲吐了吐舌头,不再多言。
    三人正吃喝著,僕人跑来稟告。
    “老爷,凌波先生来了。”
    “哦,凌玄房来了,快请。”
    不过二三十息,厢房厚厚的门帘被掀开,凌濛初提著一个食盒走了进来。
    “真长兄,我又来叨扰了。哦,丽亨也在。
    这是洞庭楼大厨做的南潯潯蹄,湖州名菜,正好大家一起尝尝。”
    凌濛初出自湖州官宦人家,与绍兴士林名家的黄尊素相熟。
    “玄房,你们制置司最近很清閒吗?时时有空来我家叨扰。”
    黄尊素叫僕人添置碗筷酒杯,客气地引凌濛初坐下。
    凌濛初是制置司文化局主事,与冯梦龙是搭档,一个负责出版刊印,一个负责宣讲教化。
    “冬月了,天气越来越冷,能有什么公事?每日按时上衙散衙,有空就到真长兄这里吃白食。”
    “哈哈,玄房兄,你这两只南潯潯蹄,抵得上我们这一桌了,你这样吃白食,我是十二万地欢迎啊!”
    四人哈哈大笑,重新坐下。
    阎应元给凌濛初满上一杯酒,
    “丽亨老弟,在黄圃军校进学可好?”
    凌濛初对於这位与黄尊素父子搭船一同进京,路上一见如故的年轻人很感兴趣,觉得这也是年轻才俊。
    “好的很。前日我们步兵、骑兵、炮兵、重、政工和测绘十六个班,去西山拉练,宿在新军营。
    昨天在新军营校场进行火枪火炮射击,很有意思。”
    “以前武官要弓马嫻熟,刀枪棍棒,现在却要熟悉火器。时代在变啊。”凌濛初感嘆道,“你们每天早上起来要站队列,我试过几天,吃不了那个苦。”
    黄宗羲好奇地问:“玄房先生还去黄圃军校试训过?”
    “我们文化局堂官,轮流去黄圃军校给政工科学员们上课。按例要师生同训,可是我们这老膊老腿,怎么吃得消,没两天就往医馆送了七八位老师。
    最后请了皇上旨意,说军事课老师师生同训,文化课老师减免优待,我才逃过一劫。”
    眾人哈哈大笑。
    黄宗羲好奇地继续问:“丽亨兄,你们在军校就是每天站队列,操炮弄枪?”
    阎应元笑著问:“怎么,大哥儿准备报考黄圃军校?”
    “不,父亲要我报考国子监格物学堂。不过我听说格物学堂跟黄圃军校一样行军法训练,所以好奇问问。”
    “我们除了军事科目外,还要学算学,对,也叫数学。比数学更高一阶的运筹学。
    还有地理测绘和天文知识,情报侦察和分析,进攻战术和防御战术,以及战略战役。
    前几日,我们战略战役课,老师还布置了一套题目。”
    “什么题目?”
    “如何在目前势態下对辽东展开攻势,扭转逆势?”
    “对辽东展开攻势?这个题目取得有点大。”黄尊素看著阎应元,饶有兴趣。
    旁边的凌濛初神情有些怪异,目光闪烁,端起酒杯,自饮了一杯。
    “丽亨是如何答题的?”
    阎应元答道:“我的答题很简单。
    目前要想扭转逆势,就是在东虏建奴侧翼,打下更多的如东江镇一样的铁钉子。
    我选的地方是金州卫和旅顺港。
    不过那里与辽东相连,想要在那里站稳脚跟,成为建奴背上的特大號铁钉,除了充分利用地利之外,还要发挥人和,要有足够的勇气。”
    “金州卫?”黄尊素想了想,“妙,占据金州卫,整个辽东海面尽在官军水师的掌控之中。
    不过正如丽亨所言,那里与辽东相连,老奴的马步精兵可以直接杀到城下,需要下大力气屯兵筑城,利用地利,也需要极大的勇气。
    丽亨,还有吗?”
    阎应元不在意地答:“学生的答题大致就是以上。不过奇才老弟的答题还有一条弱敌之计,让人惊嘆。”
    黄尊素问:“什么弱敌之计?”
    “建奴囤积在辽阳城里的粮草和军械。要是能伺机毁之,建奴必遭重创。
    自此缺粮少甲,只能进攻关寧锦州,以求抄掠粮草..:
    可是关寧锦州而今修得城固墙高,兵马充足,弹药充足,后面又有东江镇牵制,嗯,按照学生的答题,还有金州卫这颗大钉子。
    老奴定会进退两难..:
    嗯,按照我们所学的讲话,叫做丟失部分战略主动权..:”
    “咪当”一声。
    黄尊素、黄宗羲和阎应元闻声转头看去,原来凌濛初手一抖,酒杯落在桌面上,酒水洒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