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狠人

第657章 步騭归来


    张昭来到宫门外求见,消息传到陆玄的耳中,陆玄轻轻一笑。【无错章节小说阅读,google搜寻】
    张昭是怕了。
    所以,赶紧来覲见表態。
    对张昭亲自去县衙道歉,藉此敲打诸葛亮,陆玄是颇有些瞧不上的。
    你一个文官之首,跑到芝麻大小的县衙去,亲自向一个小小县令道歉,看起来是凸显自己的礼贤下士,胸怀广袤,实际上却是捧杀別人。
    这对诸葛亮是不利的。
    张昭这人有能力,能协调政务,陆玄要用张昭。只不过张昭时不时就犯错,必须敲打两下。
    陆玄没有立刻召见张昭,足足晾了两刻钟,才把张昭喊进来。
    张昭进入大殿中,恭敬道:“臣张昭,拜见大王。”
    陆玄道:“张卿免礼。”
    张昭微微弓著背,主动道:“大王,臣治家不严,导致张家出了张喜这样祸害百姓的狗奴才,臣有罪。张喜的事情传出,严重影响朝廷声誉。再加上臣亲自去县衙道歉,有失考虑,又导致诸葛亮陷入非议,臣有罪。”
    陆玄不动声色说道:“诸葛亮是年轻人,刚担任县令不久。这样的年轻人,的確要磨礪一番,遇到事情也没什么,就当是磨礪了,你不必在意。”
    “大王圣明!”
    张昭连忙开口。
    只是,他心中腹誹。
    说是磨礪,可是,陆玄让诸葛亮陪著一起用膳,还赐下一柄宝剑,哪里是磨礪的姿態。
    太护犊子了。
    磨礪的人是他,把他当磨刀石。
    张昭却不敢说,再次道:“这次的事,是臣的过错。”
    陆玄严肃道:“你的確有错,错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你是吴国的吏部尚书,百官之首,家中的人跋扈猖狂,影响是极为恶劣的。”
    “这事情必须杜绝。”
    “不仅是你,连带著吴国的官员,都要自查自纠。”
    “这一次诸葛亮的事,就到此为止。如果下一次,再有类似的情况,再发现朝中重臣的家奴、家人,欺压百姓,横行无忌,违法乱纪,从重处罚。”
    陆玄说道:“官场中,许多的官员因为儿女犯事,因为家中的女人犯事,葬送前途的不在少数。张卿,你要引以为戒,吴国上下也要引以为戒。”
    “臣谨记大王教诲。”
    张昭连忙回答。
    他鬆了口气,陆玄高高拿起轻轻放下,没有处置他,已经是万幸。
    至少,不会再继续追究。
    如果不来请罪,被陆玄记著,等陆玄要追究的时候就麻烦了。
    张昭做事情有手段,而且有些时候很强硬,可是在陆玄的面前,他被收拾了很多次,早就没了胆魄和陆玄对著干。
    臣子和皇帝爭斗,爭夺朝廷的话语权,加强臣权,张昭一点想法都没有。你和开国皇帝爭夺话语权,那是老寿星上吊,嫌自己活得不耐烦。
    张昭躬身就告退。
    陆玄看著张昭离去的背影,轻轻一笑,就不去管这件事。
    陆玄收好手中的奏摺,起身往后宫去。家中漂亮的女人太多了,也有一些烦恼,主要是亏人亏身体。
    没办法,都是妖精一般的人。
    一宿过去,第二天大清早,张昭就到了吏部,召集六部官员,以及御史台、绣衣卫等各部的主官议事,宣布整飭家风的事,百官都要自查自纠,约束家人。
    事情在朝中,进一步发酵。
    昨天晚上陆玄让诸葛亮陪著用膳,且赐下宝剑的事,许多人还不知道,所以张昭的安排,一些官员有些懵,不明白张昭为什么这样做?
    各自议论一番,都知道了陆玄护犊子的事,一个个也就明白。
    吴国中枢的官员都震惊。
    诸葛亮只是一个县令,陆玄给的待遇,完全是宠臣培养。一个个官员的心中,对诸葛亮的看法又发生变化。之前许多人觉得,诸葛亮的做法得罪了张昭,被架在火上烤。
    现在是张昭被架在火上烤,成了一个笑话。
    朝中的人,都已经考虑改变对诸葛亮的態度。只要诸葛亮不出问题,未来必定前途无量。
    在朝中整风时,诸葛亮面临的麻烦也隨之迎刃而解。甚至诸葛亮在县衙做事,明显感觉到周围的態度又发生了变化。诸葛亮却是態度不变,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不受影响。
    对他来说,一切照旧。
    在诸葛亮忙碌的时候,南京城南城外的官道上,一辆装著五个大袋子的马车缓缓行驶而来。在马车上,坐著一个衣衫破旧,皮肤黝黑,鬍子乱糟糟的青年。
    青年不是別人,赫然是步騭。
    当初五经馆考核,步騭名列第二,仅次於诸葛亮。在琼林宴上,步騭別出心裁的提出削弱大家族,迁徙大家族去豫章和会稽等地,要发展南方,却遭到了压制。
    陆玄让步騭担任典农校尉,就让步騭南下了。
    时隔一年半,步騭回来了。
    只是,步騭衣衫襤褸,脚上的鞋都破破烂烂的,身上也脏兮兮的,完全不像昔日的儒雅青年。他现在的相貌,给人看一眼,就仿佛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显得苍老!
    显得憔悴!
    步騭下了马车,脚步有些虚浮。
    他走到城外,看著巍峨的城墙,看著崭新的南京城,眼神讚嘆。虽然周围的人,看到步騭衣衫襤褸,且仿佛是乞儿模样,全都避开。
    可是,步騭却一点不在意,他目光灼灼,眼中闪烁著兴奋神色。
    这一趟南下,他有大收穫。
    步騭走到城门口,被城门口的士兵轰赶,让步騭离开。南京城是王都,很少有这样的乞儿。实际上整个吴国境內,都少有这样的乞儿。
    一旦发现流浪的乞儿,官府直接带走,送到南方,或者送到青州、豫州之类的地方去。因为吴国地域辽阔,地广人稀,能容纳百姓生活。
    守在城门口的偏將吴庸走过来,看著衣衫襤褸的步騭,略微皱眉道:“看你这样子,是无家可归的人。你等著,我派人通知县令,自有县衙的人安顿你,送你去可以生活的地方。”
    步騭连忙道:“不需要,我是步騭,是吴国的典农校尉,和南京县令诸葛亮是朋友,请你们让我入城,我去县衙拜见诸葛县令。”
    “你是典农校尉?”
    吴庸脸上有疑惑和难以置信。
    这样一个衣衫襤褸,看上苍老疲惫的人,怎么可能是吴国的典农校尉呢?
    步騭开口道:“將军如果不信,派人去通知,就知道真假。我就在此地,如果诸葛县令不来,你隨便处置我,就当我是一个乐子。如果诸葛县令来了,將军也能结一份善缘,不是吗?”
    吴庸心中一琢磨,的確是这样。
    诸葛亮是吴王都赐给宝剑的人,眼前的人能和诸葛亮有关係,一旦结个善缘,也是不错的。吴庸权衡后,吩咐道:“你等著,我立刻安排人通知。”
    步騭拱手道:“多谢。”
    吴庸也不敢耽搁,立刻安排人去城內的县衙通报。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