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钳工[六零]

第53章 把林巧枝扒拉到自家碗里来


    红旗农械厂这台电话, 接的是专用线。
    可以拨打一些特殊号段的号码。
    温东鸣听说他们的来意,起身把桌上文件放到铁皮柜,关好之后返身坐下。
    “是0316分机, 对吧?”温东鸣向曹越确认。
    曹越点头:“您也听过?”
    温东鸣笑笑,没说什么, 只心道, 还真是巧了,路锋去的就是那儿。
    他坐下,在挂号转盘上转了几圈,听筒里传来电流啸叫。
    接着传来总机接线员的女声:“专用线路,请报代号。”
    “红旗厂, 浦江潮,三级。”温东鸣把铜制的密码牌放回抽屉里锁好。
    “验证通过,请讲去向。”
    “北京,0316分机。”
    电话里响起“咔嗒咔嗒”的声音, 温东鸣默默数着秒数等待,很快听筒里传来了《东方红》的前奏, 这是总机在测试线路安全。
    同时也在等待接线。
    歌曲声戛然而止, 接通了。
    温东鸣把听筒递给曹越,身体往座位里深处靠了靠。
    曹越声音带笑:“游总工,我是松汽的小曹,上次弄到的那批钻头还好用吧,嗯,对对对,要是需要就再联系我……是这样的, 我们在传动系统上遇到一点问题……”
    他把听筒递给林巧枝,手轻轻捂了一小会儿话筒, 低声:“别紧张,好像认识你。”
    林巧枝惊讶地睁大了一圈眼睛。
    她接过听筒,礼貌道:“游总工好,我是红旗厂的林巧枝。”
    对面传来一个操着陕北口音的女声,带着点笑:“我听路工提起过你,天赋很不错的年轻人,别紧张,指不定啊,以后我们还会合作,有技术难题要找你来做。”
    林巧枝诧异地眨眨眼,她听到的女声大气温雅,带着岁月沉淀的从容。
    让她心里像是冒鱼泡泡一样噗的钻出高兴。
    尽管游丛溪不是技术出身,而是在祖国计划下学成归国的学者,但她依旧有种难言的雀跃。
    “你是想做双向驾驶、能切换动力方向的传动系统?说说看。”
    林巧枝如实道:“这套想法,按照目前前沿理论来说,应该是电子传动系统最优,我在实现的过程中……”
    其实林巧枝和游丛溪并不认识,也谈不上什么交情,可人到了一定的层次,有了一定的能力,自然有人愿意帮忙牵线搭桥。
    并不是势利,而是资源就这么多,大佬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可能无限分出去?*? 处理鸡毛蒜皮的小问题,自然只有进入这个圈子,才能得到这些资源和帮助。
    林巧枝的强势崛起,对同龄人来说,可能心态有些酸涩不平,甚至有一点难以接受的落差。
    但对于已经走到前面的老一辈来说,是非常乐意看到有天赋的小辈源源不断涌现的。
    祖国尚且弱小,工业这片领域里还有大片尚未被占领的阵地,又有国家的计划调控,几乎不存在恶性竞争的可能性。
    想要实现新中国伟大的工业复兴,就需要天赋、能力、心气缺一不可的新生力量,越多越好,越出众越好。
    游丛溪期待这位天赋出众的后辈成长。
    “……我现在困扰的问题主要就是这两点,不知道该如何兼容,或者解决。”
    林巧枝说完,电话对面也很安静,只能听到微弱一丝丝的电啸声,还有对面人在的窸窣动静,有很轻的呼吸声和衣服摩擦的声音。
    显然是在思索。
    林巧枝不可避免的紧张,随着对方那边一声“稍等”后传来纸笔摩擦的声音,心里的紧张更是随着心脏怦怦跳跃起伏。
    这条路可行吗?会不会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游总工又会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她的经验能走得通吗?
    或许是期待了很久,又或许是付出很多的努力和时间,越是希望它能被做出来,越是接近成功,林巧枝就感觉越忐忑。
    意识到这份情绪,林巧枝抿唇慢慢吸了一口气,调整好了心绪,不管最后游总工答复如何,都不会影响她继续前进。
    即使这条路真走不通。
    她也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
    与此同时,会场一角。
    林巧枝的工作笔记正在被传阅。
    “林工这个平衡梁的设计就很巧。”
    “其实我觉得这个被淘汰的备选方案也不错,人字桅杆加侧向悬挂葫芦,应该是从钳工战报里那个悬吊大型叶轮里得出的经验。”
    “别的不敢说,这问题我们回去百分百也要遇到,林工可算替我们蹚了大雷了。”
    ……
    逐渐翻到最后几页。
    笔记并没有在来自江南造船厂的那位高工手里。
    见没了,有点意犹未尽的往后翻了两页,看到那个明显是船体结构的设计图,他“咦”了一声,“林工这是对船舶技术也有兴趣啊,老程,你们不努努力?”说到随后,他对旁边的程梁语气调侃,有些揶揄。
    这是最近会场里的乐子活动——读作“把林巧枝扒拉到自家碗里来”,用作“看看温东鸣的灶王脸,主打黑黢黢、像锅底”,没办法,谁让温东鸣那个家伙偏爱在老伙计面前嘚瑟晃悠?
    程梁嘿嘿笑了两声,顺嘴:“我看看,指不定还真能努努力。”
    他接过工作笔记。
    但嘴上这话,确实是捎带着开玩笑。
    这年头,想挖人可不是简单的事,尤其是很多厂自己精心培养的人,都是自家厂子弟。
    从小生活在厂里,父母、家、还有十几年的朋友、熟人都在厂里,在这里出生、长大、在这里成家立业,那种归属感是非常强的。
    即使是路锋,当年也是因为比较特殊的原因,才离开北方来到南方。
    程梁笑着看向那张铅笔图纸,初看好像也就那样,但稍微过过脑,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
    怎么这么像是军舰?
    林巧枝是看了什么资料和照片,感兴趣画了这个表面布局的图纸吗?
    但很快,程梁就否定了这个荒诞的想法。
    且不说我方没有长这样的舰,即使有,林巧枝最多只能在内部资料和照片上看到一个远远地大致轮廓,其余的部分,以她目前的保密级别是看不到的。
    程梁的眉毛都扭在了一起,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越看越觉得脑子里好像有什么东西要呼之欲出。
    直到,脑子里蹦出一张远远拍摄的海上巨舰模糊照片。
    那张轮廓里船体、舰桥上的隐隐的曲面,栏杆、外露的舷梯、前桅杆顶部旋转的对空对海搜索雷达……
    这一下,程梁眼珠子的都往外一凸,身体不禁微微往前一弓,凑近再看看。
    真的有那么几分神似!
    程梁当时就站起来了。
    “都看完了,这本子你们就别动了啊,都别动啊。”可能还是觉得不放心,他又回首把本子从桌上拿走,“算了,反正咱们刚刚都讨论过了,我先拿走一下。”
    众人:“……”你这丫的真的不是想独占笔记?可看到他猛变的脸色,还有匆匆凌乱的脚步,也不敢乱说乱猜什么。
    程梁大步走出了这个角落,就匆匆找到计剑锋:“计厂长,厂长!”
    他急匆匆的脚步声,再加上那大体格子,踩着轰隆隆的楼梯声,半个会场都听到了。
    “稳重点,急什么?”
    万吨水压机横梁的问题解决了,计剑锋觉得除了能把林巧枝拐回自家厂里,没有什么事值得这样着急失态了。
    直到程梁把他拉到角落……计剑锋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之前说什么把人连苗带根一起挖走,确实只是玩笑。
    但此刻。
    计剑锋身为江南造船厂的厂长,脑海当中真不可避免的升出想法:要是林巧枝是他们厂的话……
    这份图纸不深入,就只涉及外轮廓,甲板、船体、船桥,舷梯,前桅杆,鱼雷发射口等等外露的部分。
    然后有关内部,只有大致舱体内布局。
    还有明显几次思考后增改的痕迹。
    就很符合行业内,懂技术的军事爱好者能画成的样子。
    说实话,这在如今工业圈里不算稀奇。
    工作是工作,但谁没个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年头,喜欢武器的人太多了。只是有的人喜欢陆军装备,坦克那些,有的人喜欢空军装备,画画战斗机过瘾,喜欢海军装备的人相对较少罢了。
    毕竟前两者在前几十年的时光里,给人民群众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稀奇的是,林巧枝这份图纸有理有据,很符合逻辑,不是普通军事爱好者瞎画一气,自有一套诡异逻辑说服自己的乐子图纸。
    更关键的是,好像能和他们遥遥拍摄到的那张照片有几分相似。
    国家都得不到的信息和数据!
    这就很有几分天赋和灵气了。
    计剑锋几次心动,不断在脑海中对比,很多次都觉得,如果他们真的能有机会拍到对方战舰的清晰照片,会不会真的就是这样的设计和布局?
    在交流会要结束的前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他没忍住提了一句:“温厂长,交流会这就要结束了,你们这边我看也没有什么紧急的任务,如果是这样的话……”
    “老计,吃饭吃饭!吃饭时间谈工作,吃又吃不好谈也谈不好,咱们回头再坐下来谈。”温东鸣笑呵呵的打断了计剑锋的话,还热情的给他夹了一块烧鱼。
    “我们江城的鱼好吃,你尝尝看。”
    计剑锋夹起鱼吃到嘴里,小刺都懒得理,嚼嚼嚼之后就都吃下去了,就是眼睛时不时忍不住看向林巧枝。
    当夜,不少人都没睡好。
    温东鸣也没睡好,差点被赶去睡办公室,他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了好久,就好像在模拟江城水里被水草引诱的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