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交道口街道办开始!

第61章 什么TM的是无线电?


    张平安想起这盘麻豆腐的来歷,不由得看了看他们家小老四。
    这小子既有祁厅长之姿,又能屈能伸,见缝插针。
    怎么说呢,这样的孩子,註定跟普通孩子不一样。
    往好路上走了倒还好,可一旦往岔路上走了,可就麻烦了。
    他决定,以后得多注意点儿小老四。
    吃过饭,
    张萍萍去中院贾家,询问秦淮茹做新袄的进度。
    庄家几个小子在大哥庄晓宜的指挥下,擦桌子的擦桌子,洗碗的洗碗。
    庄大志又在帮人修收音机,赚外快。
    张平安坐在一旁看他修,托著腮询问:“姐夫,你修一个收音机能赚多少钱?”
    “不一定,主要看什么牌子和什么毛病的。”庄大志一边忙碌,一边告诉张平安,一般情况下,他修一台收银机要价在两毛到五毛。
    当然,要是需要更换配件,那配件需要主家提供。他这边是帮著修,並不卖配件。
    “那姐夫,不管收音机有了什么毛病,您都能修吗?”张平安又问。
    这下庄大志没说话,一旁的庄晓司先开了口:“都能修,我爸爸可聪明了。
    咱家连台收音机都没有,可我爸爸愣是看书,把这玩意儿研究的明明白白。”
    “老四別吹牛。”庄大志呵斥完儿子,又告诉张平安,基本上常见的毛病他都能修。
    张平安这下来了兴致:“那姐夫,我要是出材料,您能自个儿攒一台收音机吗?”
    他想要一台收音机,但不想浪费手头的钱。
    老话儿不是说了吗?骑自行车逛酒吧,该省省,该。
    再说了,他对收音机的要求並不很高,能收两个台,听一下早间,晚间新闻,或者评书什么的就够了。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攒收音机?”庄大志看向张平安,“我没弄过,不过以前在一本书上看过原理,倒也不是很难,你要是想要,我可以试试。”
    “成。”张平安一拍大腿,“那姐夫你写个清单,一会儿吃过饭我就去买需要的材料。”
    庄大志还没有攥过收音机呢,这会儿也微微有些激动。
    当即就从他们家老三的作业本上撕了一张纸,接过张平安递过来的钢笔。
    可当要写字的时候,又抬起头看向张平安:“你想攥矿机还是电子管机?”
    张平安蹙眉:“矿石机是什么?”
    庄大志告诉他,矿石机是老式收音机。
    这种收音机无需电源,结构简单,由天线、地线、调谐迴路和矿石检波器组成。
    但只能供一人收听,接收性能较差,制约了无线电广播的普及。
    “电子管收音机就是前院阎埠贵他们家用的那种。”
    张平安想了想:“红星502?阎叔八十八块钱买的那个?跟我们地摊上勾人的那款一样?”
    “对,我怎么忘了你们也有一台。”庄大志一拍脑门儿,“就是那个。”
    他告诉张平安,红星牌502型电子管收音机,是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歷程中里程碑意义的存在。
    1952年,714无线电厂,利用美丽国rca牌56x型收音机的余料,配以少量国產元件,组装生產了红星牌501型五灯超外差式收音机。
    “这是咱们国家第一台品牌收音机。”
    后来在此基础上,714厂进一步努力,决定开闢一条全国產化的收音机生產线。
    1953年,714利用南京电子管厂研发出来的產品,成功研製出了我国第一台全国產化电子管收音机——红星牌502型电子管五灯中短波超外差式收音机。
    “红星502的研製成功,標誌著咱们国家收音机生產技术的重大突破,结束了中国收音机依靠进口散件装配的歷史。”
    庄大志说著,发现小舅子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
    “安子,你这么看著我干嘛?”
    “姐夫,您这小词儿一套一套的。”
    “嗐,这不是我从厂里的报纸上看的吗?”庄大志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他对因为要兼职修收音机,对这个东西会格外关注一些。
    “挺好的,就冲您刚说的这番话,以后姐夫您肯定比柳大爷当上干部的机率大。”张平安竖起大拇指。
    “嗐。扯远了。”
    庄大志告诉张平安,矿石机除了便宜哪儿都不好。
    电子管收音机哪儿都好,但它贵啊!!
    “那我就搞一台电子管的!”张平安一拍大腿。
    “你钱不是都给你姐了吗?”庄大志压低声音,竖起三根手指头,“攥一台电子管收音机,材料费起码得这个数。”
    实际上,这个数他还是往少里说了。
    张平安大手一挥:“钱的事情您甭操心。”
    “嘿。”庄大志笑了。
    就知道这个小舅子滑头的很,怎么可能会把所有的钱都给妻子呢?
    拿著姐夫给的单子,张平安就准备出门去买原材料。
    走出家门不远,忽然听到后面姐夫又喊道:“有些东西如果不好买,要是商店断货,你就去四九城电子管厂附近碰碰运气。”
    “得嘞!”张平安摆摆手,示意自己听到了,然后走了。
    这会儿已经挺晚,公交车早已经停运,张平安打了一辆人力三轮,直奔前门大街。
    这年头的前门大街算是四九城最繁华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店铺让人眼繚乱。
    张平安按照姐夫说的,找到一家专门供应半导体外零件的私营无电线商店。
    本以为天都擦黑了,这样的店铺应该没啥人。
    走进去一看,却发现里头居然人山人海。
    他捏著手里的清单,排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一会儿又来了一个青年排在他的后面。
    那人梳著三七分,穿著及膝的羊绒大衣,戴著一副金丝眼镜,手腕上一块上海牌手錶。
    这打扮,非富即贵。
    青年看前面排队的人多,许是想消磨时间,便主动跟张平安搭话:“兄弟单子上写这么多东西?这是打算自个儿攒台电子管收音机?”
    “嗯吶。”张平安朝他笑了笑,看向他手里的那本书。
    那是一本期刊,封面是天坛和白色的无线电波,右下角写著《无线电》,这是杂誌的名字。
    左下角,则是写著发行日期。1955-1月。
    张平安好奇地询问,“您也是打算自个儿攥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