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交道口街道办开始!

第48章 开始屯粮了!


    到了1953年十一月一日,
    四九城开始发行麵粉购买凭证。上面写著“遗失不补,过期无效。”
    从出现此票证开始,白面的购买数量和时间就有了限制。
    待到1955年十月,四九城才开始施行粮食以人定量。
    到这个时候,所有品类的粮食,才都开始计划供应。
    也是到了那个时候,孩子多,定量却少的家庭,才到了作难的时候。
    但不管怎么说,此时此刻,四九城只要不买小麦麵粉,其实其他粮食是不限量销售的。
    张平安穿越过来的时候是一月二日,到现在不足半个月。
    这段日子只要有机会,他就会买一些粗粮,囤积在空间里。
    到现在,他已经囤了五百斤棒子麵,和一百五十斤细玉米粉。
    为了儘量不引起注意,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囤积这点粮食,跑了五个粮店。
    张平安人高马大,扛著两袋粮食出了粮店大门。
    走到一个偏僻的巷子,把粮食放在空间里之后,又掸乾净身上的痕跡。
    这才重新走出来,朝著布匹商店走去。
    跟还没有开始定量的粮食不同,布匹,和纱是第一批定量的物资。
    从去年,也就是1954年9月9日,全国已经开始使用布票。
    这就意味著没有票,张平安是买不到这些的。
    但他还是打算去碰碰运气,因为据说,有些布店会售卖一些不要票的残次品。
    在前门大家跑了好几家布店。
    每次进门之后,一问,意料之中的,没有计划外的布料和。
    就这么跑到第五家布店,就在对方说没有,
    张平安扭头打算走的时候,迎面就跟一个女人撞在一起。
    “哎呀,你这人长没长眼睛,怎么往人身上撞?”女人一叠声抱怨著,看向张平安。
    这一看,眼神就变了。
    上下打量张平安一番之后,她捋了一把头髮,声音跟刚才完全不同:
    “同志,这是没选到可心的布料吗?怎么空著手往外走?”
    那声音,黏黏糊糊被掺了蜂蜜似的。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张平安看了看眼前的女人,大波浪头,丹凤眼,小巧鼻子,还有张肉嘟嘟的小嘴。
    她穿著墨绿色旗袍,外搭白色小坎肩,脖子上有项链,细细的手腕上有一个水绿的鐲子。
    张平安顿时看直了眼,倒不是因为女人的长相,和她出挑的穿戴。
    而是因为,这女人,尼玛的不是《正阳门下x女人》里的徐慧珍一生之敌,陈雪茹吗?
    感情自己隨便进了一家店,居然是她开的?
    陈雪茹问话之后见他不答,便耐著性子重新问了一次。
    张平安:“我想买点残次布料,给家里的孩子们做衣服。但这里的营业员说没货。”
    陈雪茹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失望:“你这么年轻,就有孩子了?”
    听这意思还不止一个。
    “是我几个外甥,这不快过年了吗?想给孩子们一人做一件新袄。”
    “这样啊。真是个好舅舅。”陈雪茹眼神又开始变得黏糊。轻轻一笑,“要多少?我给你拿。”
    “不是没有吗?”
    “你要就有。”陈雪茹意有所指,说完,示意张平安跟著自己走。
    两人穿过忙碌的选料子,卖货的营业员和客户。
    忽视头顶上嗖嗖嗖,铁夹子飞过的声音,走到布店后面的仓房里,陈雪茹指著堆放的一些布料。
    “这几种布头都不要票,你看看喜欢哪种?”
    张平安翻开一下,发现里头有绸缎,竹布,条绒,毛呢,布……
    杂七杂八什么都有。
    但没有整匹的和特別大块的,確实都是布头没错。
    里头碎布不少,但也有一些挺大的,给孩子做衣服不成问题。
    张平安想了想,最终选了几块黑色和藏蓝色的布。
    陈雪茹坐在一旁的凳子上,托著腮,抽著烟看他干活。
    见他选的都是最便宜的,忍不住劝道:“这些碎布料都很便宜的,你可以挑点好的。”
    张平安摇头:“这些就行。”
    他们家条件邻居们都知道,穿这些不打眼。要是穿好料子,保不齐別人就要多想。
    而且相比全是补丁,不知道穿过几个人的旧衣,用大块布头做的新衣服已经很不错。
    张平安抱著一堆布走到陈雪茹面前,询问价格。
    陈雪茹朝他吐出一个烟圈:“光要布不要吗?”
    “您这里有?”张平安环视仓库。
    “有。”
    “那就一事不烦二主,谢谢您嘞。”
    这年头,没票也买不著。
    陈雪茹喊了一声春梅。
    很快,一个扎著辫子的小姑娘走进来:“你去楼上,把拿下来……嗯,拿下来”她看向张平安,“你要多少?”
    “五斤吧。”张平安也不知道一件袄要多少合適,隨口说了个差不多的数字。
    “几个孩子?”仿佛看出他的迟疑,陈雪茹又问他。
    “六个,最大的十二。最小的四岁、”
    陈雪茹点点头,看向春梅:“拿六斤。”
    最后,张平安带著老大两个包袱,跟陈雪茹走出仓库。
    “掌柜的,徐慧珍来找你了!”
    “来了。”
    陈雪茹疾步离开,张平安独自走到柜檯前:“同志,算钱。”
    原本告诉他没有残次品的老头儿,从眼睛后面看看他,又看看陈雪茹的背影,嘆了口气。
    “布布一尺两毛四,布头打二折,也就是一尺四分八厘,一块一毛五一斤,这些加起来,一共十一块二毛二。”
    扒拉完算盘珠子,就把价格报了出来。
    张平安点头,掏出一叠钱放在桌子上。
    不等老头儿点完钱,就扛著大包小包离开。
    终於打发走徐慧芝,陈雪茹疾步走过来:“人呢?”
    “老马,你怎么没有让他等我一下?”她嗔怪。
    “人家男同志好像有急事儿,放下钱就走了。”老马嘆了口气。
    “你收他钱了?”陈雪茹看向他手里的一叠钱,“这是多少钱?”
    “二十二块四四毛四。”老马把钱摆出来给她看。
    其实他们的布头边角料,拿到黑市或者卖给二手商人的价格,跟几乎都是翻倍的。也是。
    老马知道这波儿次品卖的没吃亏,但问题就出在没吃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