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市井小人物

第82章 莲蓉酥饼,蛋黄酥……


    落棺。
    埋土。
    最后是盖过哭声的爆竹声。
    有人伤心落泪,“哎,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走了?”
    也有人感叹曹伯命好,“能活到这个岁数,看着儿女的成家,算是圆满了。”
    还有小儿懵懂,听大人说什么,便做什么。
    看着人群渐渐散去,乔满仓想过去和儿子儿媳说话,被林氏给拉着走了,“咱们回去等着,让他们小两口慢慢来。”
    两人走在乡间的小路,脚下是青葱小草,四周一片生机勃勃,乔满仓回头看了眼,“要不,咱们先回城?”
    “家兴说过,他们今天一起回去。”林氏挽住乔满仓的手,“人啊,都有这一天。我要走在你前头,不然留我一个人,这日子太难了。”
    “好好的,不要说这个事。”乔满仓有些忌讳这个。
    “行,不说这个,咱们都会好好的。”林氏和乔满仓没有回曹家,而是半路找了个树荫下坐着,等看到乔家兴两口子来了,他们再一块回去。
    曹媛归家后,和哥哥们告别,曹平没看到人,只有曹浩在。
    “回吧。”曹浩看着妹妹,心中五味陈杂,看着人要走,又张嘴交代,“以后有什么事,记得回来说一声。”
    曹媛轻轻点头,她大哥能有这么一句,说了便是说了,她不会放在心上。
    从曹家离开,乔满仓去找了驴车,林氏三人在村口的官道等着。
    结果曹平先来了,他跑得气喘吁吁,满头是汗,“走那么急做什么?拿去!”
    看着三哥递过来的包袱,曹媛还在犹豫时,她三哥直接塞给乔家兴,“随便拿了点吃的,你们路上吃。乔家兴,我爹最疼我小妹,我是年纪大了,但我有儿子。你要是欺负我小妹,我们家不会放过你。”
    说完,他看向曹媛,只是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撇开头说了句“好好过日子”,便转身走了。
    乔家兴打开包袱看了看,有馒头面饼和卤肉,还有一个白纸包的银戒指。
    曹媛出嫁前,曹平兄弟俩意思了一下,只给了一些钱当压箱底的钱。
    这个银戒指,是曹平今天给的。
    “媛儿,你看。”乔家兴递了过去。
    曹媛看愣住,她不懂三哥怎么给了这个,平日里,她三哥是最计较钱的事。他们住在一个屋檐下,却算不上多亲近。
    “拿着吧。”林氏道,“人都是有好多面的,这是他的心意,也可能是他想你爹了。”
    父亲不在,兄长便承担起父亲的责任,林氏是过来人,更能懂曹平的想法。看乔满仓找来驴车,她招呼着他们上驴车。
    一家四口往城里去,等他们到家时,天已经微微暗,乔家其他人吃过饭,不过乔绵绵给他们热了饭菜在锅中。
    “你们还没吃吧,我给你们热了饭菜。”乔绵绵说着要去端菜,林氏却说她不饿。
    “一路上吃着曹家给的吃食,我现在饱得很,天色不早,快去歇息。”林氏打了个哈切。其他人也不吃了,乔绵绵便撤了灶膛里的火。
    第二天林氏起来时,后厨里已经有热气,进去看到是曹媛在生火煮饭,“怎么起来那么早?”天都没亮。
    曹媛没说睡不着,“家兴说大家一早要去食铺,我算着时间差不多,便起来做饭。娘,您去歇着,做个早饭,我还是可以的。”
    顿了顿,她补充道,“您就让我干吧,干点活,日子还快一点。如果闲在那里,反而难熬。”
    清早的风还很凉,林氏过去拍拍曹媛,柔声道,“那就麻烦你了,咱们娘俩一块做。”
    婆媳俩一块煮了早饭,大家吃了饭,该去食铺的去食铺,日子得继续过。
    五月已经结束,转眼间六月七月过去,到了金秋八月。
    这天下午,食铺里没了客人后,林氏喊来乔绵绵,“你跟我去罗家一趟。”
    “娘,您凑够钱了?”乔绵绵欣喜地看着她娘。
    “是啊,总算存够钱了。”林氏长叹一声,“本来可以早点还的,但你二哥成亲又用了不少钱,一直拖到现在。”
    看到大儿子过来,喊上大儿子,三个人一块去了罗家。
    罗大在门口接的乔家人,得知乔家已经存够钱,夸道,“你们家真厉害,家中那么多事,还能存下这笔钱。夫人正好在家,我带你们过去。”
    乔绵绵和乔家旺都提着松鹤楼的点心,他们进了正院,看到罗夫人后,一起给罗夫人问好。
    林氏拿出二百两银子的银票,“我心里一直记着这个事,可算是存够钱,往后能放下心来。多谢您心善,愿意帮我们家渡过难关。”
    二百两银子对罗家是小意思,罗夫人从没放在心上,她让丫鬟去找借条,又让人上茶,“我是看你们家人好相处,别人我是不会那么好心。我家平安一直吃你们家炖的药膳,现在气色好了许多,我也得谢谢你们。”
    为了表示感谢,乔绵绵一直帮罗公子做药膳,听到罗公子有好一点,她心里也高兴,“往后您可以继续找我做。”
    “那是自然,也只有你的手艺,
    才能让平安多吃一点。“罗夫人打量着乔绵绵,姑娘越大越水灵,眼睛亮亮的,说话姿态都落落大方,她蛮喜欢和乔绵绵来往,“说起来,乔五姑娘是不是快及笄了?”
    林氏说过了中秋就是。
    “及笄可是大日子,到时候你们一定要请我去观礼。”罗夫人愿意再给乔家面子,乔家人知进退,相处起来很舒服。一开始借钱,只是儿子提出来,现在她觉得,往后乔家说不定会发展很好。
    “您能来,我们肯定欢迎。”说到这个,林氏笑得合不拢嘴。
    从罗家离开时,林氏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没有欠钱,感觉呼吸都轻快一些。”
    乔绵绵也是这样觉得,“您要记得,您说过要给我们发工钱的。您打算给我们多说工钱?”
    她想这个好久了,手里有钱好办事,她都想好要怎么花第一笔钱。
    “我和孙掌柜打听过,春喜楼的大厨,学徒一二两银子,能掌勺的在五两银子起步。跑堂的店小二那些,都是二两银子左右。”
    林氏特意找孙掌柜打听过,“不过他也说了,有些干的久,或者特意挖来的大厨,工钱肯定不一样。但有多少,这个不能说,是他们的秘密。但市面上的行情就这样,差不了多少。”
    三个人一边走,林氏一边说,看到路边有人卖青皮橘子,林氏大方地过去买了五斤,“我和你们爹思来想去,你们吃住都在家里,工钱的话,咱们现在刚还完钱,家中没有钱了。家旺他们都算二两银子,绵绵你是大厨算五两。不过先给你二两,剩下三两娘帮你存着,等你出嫁了一起给你。”
    “别呀,您一块给我多好,我又不会乱花钱。”乔绵绵道。
    “你不会乱花?”林氏笑了,“你自己心里有数的。反正你一个小姑娘,没那么多地方要花钱。当然了,如果你有正经理由找我,我肯定给你。”
    乔绵绵垂头丧气,她能有什么正经理由,拿了钱自然是吃吃喝喝嘛。
    乔家旺却很高兴,安慰道,“绵绵你高兴点,娘已经很大方了。”
    “是啊,很大方了。”但是乔绵绵想要更多呢。
    她剥个青皮橘子,酸酸甜甜,大脑瞬间清醒许多,很快有了精气神,存着就存着,存个一两年,她拿去买田买地,这就是正经理由了,到时候她娘肯定会同意。
    一年存个三十六两银子,能买六亩地呢!
    乔绵绵想到陆昭买的田地了,不知道有没有涨价,等家里钱多一点,她得哄着她娘把地给买了。
    会食铺的路上,乔绵绵拽着她娘又去松鹤楼一趟,方才买的点心算送给罗家,他们自己都没得吃。
    好在她娘今天心情好,她要吃什么,都给她买了。
    回到食铺,林氏在说工钱的事,乔绵绵先吃起点心,“二嫂你也吃,这个莲蓉酥饼是松鹤楼的招牌,里边的莲蓉甜而不腻,外边的冰皮薄而脆,特别好吃。”
    她不仅自己吃,还给其他人喂,“还有这个蛋黄酥,里边的咸蛋黄好香,我都舍不得一口咽下去,含在嘴里慢慢品尝。”
    “够了够了,”曹媛听着婆母说的话,她说她就不用工钱了,“我本来也该替家里做事,大家都做那么久了,我该多做一点。”
    “都要的,一碗水端不平,日子久了都会有怨气。该给你的你就拿着,这是给你们的工钱,也就是你们自己的钱,拿去怎么花都可以。”林氏也当过人儿媳妇,知道自己手里没钱的日子不好过,有时候回娘家想买点东西,还得找婆母要钱,多难为情。
    “还有,以后每个月,一旬休息一天,这是绵绵要求的。她说人不是牛马,牛马都有休息的日子,咱们也要有休息的时候。”林氏想了想,家里人多,哪天少一个人也没关系,便答应了,“怎么样,你们有意见吗?”
    乔家旺和曹媛都说没有,乔家兴眼珠转了转,“娘,如果不休息,会多算工钱吗?”
    林氏瞥了一眼过去,“不会,就当你体谅你娘我,多干一天活了。”
    乔满仓拍了下二儿子的头,“想得真美,留一些点心,待会给你祖母他们吃。”
    他们现在在食铺里煮卤味,不在家里煮,不用特意去抬过来。
    眼凑着快到晚饭的点,乔绵绵最后拿了一块绿豆糕,还没塞进嘴里,就被她娘拉着上二楼。
    “哎呀,你都是大姑娘了,怎么吃得满嘴都是?”林氏帮女儿拍拍嘴上的点心屑,“今日罗夫人提到你及笄的事,我想着过了你及笄的日子,便帮你说亲。现在没有其他人,你和我说说心里话,你想要什么样的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