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市井小人物

第72章 清凉菜


    “只是一些残羹剩饭,算不了什么。”乔家兴目送老人家离开后,等他关了门,才想到对方今晚要住哪。
    等他再去开门时,哪里还看得到对方的人影。
    在门口喊了两声,没有得到回应,乔家兴只好关门回去。
    第一次自己住在外边,乔家兴心里还蛮不安,他上上下下检查了三遍,才回去睡觉。
    他还拿了柴刀放在床边上,想着绝对要看好家中财产。
    不过他刚躺下,很快进入梦乡,至于外边的风吹草动,他是听不到了。
    另一边,乔家人还没歇下。
    一大家子轮流洗漱,耗费的时间多一些。
    林氏刚洗完脚,坐在客厅里等乔满仓洗漱,“忍不住担心道,你说家兴能行吗?要不明日你也去铺面里住,陪家兴几天?”
    “没问题吧。”乔满仓夜里想搂着媳妇睡,“他都二十多的大小伙子,能有什么问题?你别操心那么多,他机灵着,不会有什么事。你没听青酒说么,城里的小贼被抓了个七七八八,现在治安太平得很。而且银钱你都拿回来了,铺面里啥钱没有,真有什么事,家兴跑就是。”
    当爹的没那么会操心,他洗完脸,打着哈欠说回去睡觉。
    林氏被乔满仓拉着回屋。
    而乔家旺屋里,他们小夫妻也没睡,乔家旺看着胡倩倩还平坦的小腹,好奇地问,“怎么还那么平?”
    “才刚三个月,哪里有那么快?”胡倩倩摸着小腹,关心道,“今儿开业累不累?我看娘心情不错,是不是生意还不错?”
    “嗯,虽然没坐满,但比之前摆摊好多了。”乔家旺不是个话多的人,胡倩倩问什么,他答什么。
    他是第一次当爹,想到孩子便期待得很,天天回来都要看一看。
    “那就好。”胡倩倩道,“我在家里就想着你们,盼啊盼,希望快点结束一天。”
    她在家中也有事做,开始给孩子做衣裳鞋子,下午和祖母一起煮卤味,但她就想着乔家旺快些回来。不过这种想念,她肯定不好意思说出口。他们定亲久,算是从小认识,但很亲近的相处,还是婚后开始。
    “家旺,睡觉吧,你都困了。”她拍拍乔家旺的胳膊。
    乔家旺点点头,又想到一个事,想到白日里胡倩倩没在铺面,赶忙说了娘的打算,“家中生意全靠绵绵支撑起来,娘想着给她留一份大……”
    “我理解的。”胡倩倩看乔家旺着急忙慌解释,这男人怪可爱的,“你不用说那么多,我嫁过来也几个月了,家里人是什么样,我都清楚。婆母这么做也应该,我娘说后娘最难做,婆母这辈子很不容易,已经尽力一碗水端平,让我心胸宽一点,和你的日子才会好。我又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你能特意与我说,我便很开心了。”
    胡家和乔家当了多年的合作伙伴,两家人知根知底,胡家想女儿婚后过得好,胡母是再三教胡倩倩怎么做人。
    胡倩倩自己也讲道理,家中所有人都忙碌,能让她在家中待着,已经很清闲了。而且以后有工钱拿,她可以有自己的钱花,这是不敢想的好事。
    小夫妻吹了蜡烛,很快进入梦乡。
    次日天还没亮,林氏又是第一个起来的,不过今日乔绵绵没那么早出门。
    早上吃炒菜的人不多,乔绵绵想了想,干脆早上不做炒菜了,她不跟着去铺面。反正这会子去了,后厨里也没什么事,还不如多休息一会。
    等乔绵绵起来时,祖母已经煮好稀饭和煎蛋,端来给他们三个人一起吃。
    “绵绵,待会你出门的时候,把这瓶油辣子送到王家去。”张氏给孙女夹了煎鸡蛋,又给孙媳妇夹,“你们多吃点,吃饱点才能撑到中午。”
    “祖母,怎么想到给王家送油辣子?”乔绵绵随口问了句。
    张氏道,“大柱他媳妇也有了,王寡妇昨日过来,聊天说了句咱家油辣子好吃,她儿媳妇最近什么都吃不下,都用油辣子配饭。人家都这么说了,咱们不好当没听到,送个小瓶的过去意思一下,再多就没了。”
    “王家大嫂嫂也有喜了啊!”乔绵绵八卦道,“从她嫁过来后,我没见她出过门,都忘记她长什么样了。大嫂,你有见过吗?”
    胡倩倩想了想,“你这么一说,我才想到,我从没见过她。”
    王大柱媳妇是年前嫁过来,胡倩倩是年后,从胡倩倩嫁过来后,从没见过王大柱媳妇。
    这么一说,让乔绵绵更好奇,她吃完稀饭,一口塞了煎鸡蛋,拿着小陶罐当即出门。
    张氏在后边喊,“你慢点,早晨露水大,注意看路!”
    乔绵绵应了一句好,她跑到王家,先喊了句,“王家婶婶!”
    话刚说完,人也跨进王家大门,看到王大柱媳妇着急忙慌地坐下,“王大嫂嫂好,这是我祖母让我送来的油辣子,听说你喜欢吃。”
    陈氏脸颊通红,看看乔绵绵,又往后院方向看,希望婆母快点出来。
    “哎呀,绵绵你家太客气了。”王寡妇系着围裙,嘴上这么说,手很诚实,“多谢你们,待会吃过饭,我就把陶罐送你家去。”
    说着,她又去看儿媳妇,“锅里在煮荷包蛋,正好乔家送来油辣子,你待会可以吃个够。”
    陈氏很腼腆地点点头,坐得笔直,很是拘谨。
    乔绵绵刚往陈氏那看过去,王寡妇就过来道,“绵绵,你家不是开食铺了吗?你今儿没去吗?”
    “早上没多少人吃炒菜,现在都是我娘擀面条,我二哥炒浇头,我不用那么早去。”看出王寡妇送客的意思,乔绵绵没那么八卦,识趣地告辞,“不过我还是先走了,去帮着招呼下客人也可以。婶子,得空了可以去关照下我家生意,到时候给你加量。”
    “那肯定要。”王寡妇看着乔绵绵走出门,去后厨盛了荷包蛋出来,端给儿媳妇后,忍不住想叹气,“娘知道你不愿意出门,现在是我能跑能跳,每天能出去买菜洗衣。但我总有一天走不动的。”
    陈氏低着头,“娘,家里的事,我都会做好的。”
    “娘不是要你多干活,是告诉你,别那么在意旁人目光,谁要说三道四,你大嘴巴抽过去就是。你要是骂不过,让我去。你男人一共四兄弟,咱家会怕谁吗?”
    看儿媳妇眼眶红红马上要哭,王寡妇赶紧打住,“好了好了,我不说了。快趁热把荷包蛋吃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对于儿媳妇的事,她家一早就知道了,所以她并没有因为这个事挑剔过儿媳妇。只是日子久了,看儿媳妇性子软弱,王寡妇多少有点胸闷,她还是喜欢泼辣爽朗一点的。
    说到爽朗有脾气,王寡妇想到了隔壁的郑三花,那姑娘好生厉害,嘴巴能说,也能吃苦。
    她还有两个儿子没成婚,最近和郑家走得比较近。
    而此时,乔绵绵在街市上遇到了郑三花。
    郑三花正在和樵夫谈生意,“我是觉得您实在,每次带来的木柴都好,才特意和您谈这个。您想想,您送去柴行也是这个价,但柴行要你们自己扛去堆放,还
    要给柴行伙计陪笑脸。但在我这里就不用,我做生意只看货品好不好,木柴硬不硬。而且我可以和您保证,您有多少都可以送我这里来,我绝对不会让您再挑着回去。”
    她一口气说了一大段,停了会,立马接着道,“您自个儿走街串巷卖,确实能多买几个钱。可您多累?有这个功夫,回家歇息,或者多砍一些木柴来卖,不是挣更多?而且您自个儿卖,还不一定能卖了。”
    看对方还有点犹豫,郑三花又竖起三根手指,“这样,我给您多点好处,如果每旬你往我这里送三次木柴,我一个月给你多十文钱,行吧?”
    听到有多的钱,对方心动了。
    “不过我这里是一分货一份价钱,好的木柴和差的不是一个价,炭火也是。这话我得说在前头,若是被我发现以次充好,以后就不会合作了。”郑三花沉浸式谈生意,根本没注意到经过的乔绵绵。
    乔绵绵和郑明先打了招呼,见郑三花根本没注意到她这里,笑着和郑明道,“郑叔叔,三妹可真厉害。”
    郑明转头看向女儿,叹气道,“她这是,干得停不下来了。”
    “这是好事,有钱挣才有劲,您应该高兴。”乔绵绵听郑三花谈成了,打心眼里替郑三花高兴。
    郑三花挑着木柴往家去,“咱们得有固定的木柴来源,生意才不会断。不然每天去城门口守着,还不一定能守到。如果没有木柴,就算有客人来买,咱们都没木柴卖给人。”
    “可我们囤着卖不掉怎么办?”郑明担心这个。
    “您放心,有我在,肯定不会卖不出去。我现在是发现了,只要我肯豁出面子谈生意,总有成功的时候。一次不行就十次,十次还不行,说明我的法子有问题,应该反思自己。”
    郑三花已经摸索出经验来,挑着木柴到巷子口,正好遇到春生家在扛木板,她放下木柴,忙跑过去,“婶子,叔叔,你们家做木工,如果有边角料多,也可以卖给我们。虽然不值钱,但多多少少可以添个菜。”
    “哎呀三花,你真是太会做生意了。”春生娘哈哈笑了起来,“那些边角料,我们自家都不够烧,没得卖呢。”
    “那也没事,我就是突然想到,过来说一声。能够卖钱的东西,怕你们不知道。”郑三花看孟家院子里摆了好些木板,又聊起孟家从哪里买的。
    春生娘看郑三花积极,且两家做的生意不同,便没藏着掖着,和郑三花聊了好一会儿。
    等郑三花走的时候,她和自家男人夸道,“三花真是能干,不过她也是被逼无奈,她没个兄弟,只能自己努力了。我看她家这样,应该会让让她招赘,如果不招赘,我觉得三花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