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酒看着手中的银锁项链,心想安老太太好大方,竟然送他这个,“大人,明年您给我提个醒,不然我怕我忘了。”
陆昭看了眼青酒,“你会记住的。”
“大人怎么那么相信我?”青酒不解地看过去,但主子只是让他收好银锁项链。
青酒把银锁项链和他其他宝贝放在一起,再出去时,对门的乔二哥送了炒面过来。
“这是炒面,知道你们能吃,多给你们一些。”乔家兴把炒面放下。
今日他们家也吃炒面,大家忙,不仅要摆摊,还要去操持安老太太的丧事,所以只做了炒面。不过乔家还多一碗蛋花汤。
手擀面劲道弹牙,用猪油做底,加上鸡蛋,快速地翻炒后,再加入面条调味。
除了寻常用的酱油和香粉,乔绵绵还加了一些黄豆酱,知道陆昭不太能吃辣,给陆昭送来的没加辣椒,自家的则是加了辣椒酱去炒。
每一根面条都吸满酱汁,裹成诱人的酱色,青酒闻着香味,肚子“咕咕”叫了起来。
“大人,快吃吧,不然面要坨了。”青酒迫不及待想吃了。
陆昭还是文雅地坐好,再把炒面夹到自己的小碗里,他连吃面条都不会发出声音,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青酒就不一样了,以前在陆家还会收敛点,现在没有其他人看着他吃饭,怎么痛快怎么来。
“呲啦”几声,青酒利落地吃了一碗炒面,还猛地喝了一杯茶,“乔五姑娘真会做饭,普普通通的蛋炒面也能做那么好吃!大人,您多吃点,实在吃不下,就辛苦我了。”
“你巴不得多吃点吧?”
“嘿嘿,真的好吃!”青酒冲着主子傻笑。
此时的乔家,乔家兴同样吃了两碗炒面还不够,他自己吃完,还不忘给银山和铜山夹面条,“不要不好意思,都是半大的小子,你们食量不比我差。来来来,多吃一点!”
乔绵绵吃两碗就饱了,最后喝半碗蛋花汤,看着哥哥们道,“这只是最基本的蛋炒面,如果有肉丝或者火腿和肉肠,那叫一个香。”
“真的吗?那我们啥时候能吃?”乔家兴期待地看向妹妹。
结果乔绵绵还没回话,林氏先道,“加了蛋,还想肉丝火腿,怎么想那么好呢?真想这么吃,等家里还完钱,再来吃个够。”
“真的吗?”乔绵绵看过去。
林氏笑了,“看你们一个个,可真贪吃。真的,比真金还真。”
“那我记下这个话了。”乔绵绵看大家吃得差不多,起身去洗漱。
两个表哥抢着去挑水,她洗漱完,又坐在天井下。春日的晚风最舒服,不冷不热,乔绵绵坐下后,忍不住打嗝,赶忙倒茶喝。
“哎呀绵绵,你又坐地上啊。”春生娘进来时,看乔绵绵的目光非常热切,“你真是长成大姑娘了,比你娘年轻时还要标致,你娘呢?”
“她在后院呢。”乔绵绵道。
春生娘看了乔绵绵好一会儿,再去后院找林氏,她过来,是想探下林氏的口风,走的时候又夸了乔绵绵好几句。
林氏拉着女儿进屋子,“你如今大了,我直接与你说。春生家一直想让你嫁给春生,你是怎么想的?”
春生是她看着长大,人憨厚老实,说他有多大本事,这辈子不可能有。但也因为这样,春生靠谱信得过。两家在一个巷子里住着,以前春生娘提过这个事,不过那会乔绵绵还小,林氏便没说。儿女的亲事,她看个家世人品,主要还得孩子自己喜欢,总要问个清楚,才知道小女儿的想法,“行不行的,你给我个准话。不然一直拖着,以后场面弄得不好看。”
“您直接拒了吧。”乔绵绵想到春生憨憨的样子,她没有感觉。
“为什么?”林氏问。
“也没为什么,我对春生没那个想法,从小一块长大,他对我而言,就像哥哥一样。”乔绵绵是真的没感觉,其实嫁给春生也有好处,春生好拿捏,春生家还知根知底,不会出错。
但她觉得都重活一次,这是多难得的机会,怎么样都得对自己好一点。男人好拿捏有什么用?得自己喜欢嘛。
乔绵绵觉得现在还年轻,就算在古代,她再过个两三年成婚也正常,并不着急。
“行,那你这么说,我去回绝春生家。”林氏道。
乔绵绵点头道,“嗯,我现在对春生没感觉,以后也难有。您说得对,既然没想嫁给春生,干脆利索一点,才好再来往。”
“知道了,你不喜欢就不多说了,总要问过你的想法,我才能做决定。”林氏爱怜地替小女儿整理鬓角,“我们家绵绵那么好,以后肯定有数不清的人来提亲,咱们慢慢挑,挑个最好的。当然了,也要你自个儿最心仪。对了,那你喜欢什么样的?你和我说个具体的,如今我要替你二哥哥相看,同时帮你打听一下。”
好的婚事要精挑细选,还得花时间打听清楚,不然对方藏着掖着什么,等成亲后,后悔都来不及。
“这个嘛……”乔绵绵陷入沉思。
林氏见女儿想了好一会儿,皱眉问,“你该不会已经有喜欢的人了吧?”
“怎么可能?我天天跟着家里摆摊,哪里有功夫去喜欢人?”乔绵绵晃晃脑袋“我也想不到会喜欢什么性格的人,但长相我很清楚。娘,我喜欢俊的,一定要俊的!”
这辈子不谈个帅哥先,她会死不瞑目。
“长得好有什么用?”林氏啧啧道,“你年纪小,只懂得欣赏表面。罢了,还是我帮你参考。”
乔绵绵急了,“我说认真的,一定要俊的啊!不然我不嫁的,我先把话放这里了。”
“知道了知道了,我会找尽量俊一点的。”林氏摇着头出去,夜里躺下时还在叹气。
乔满仓本来很困,听到边上人辗转反侧,打着哈切问,“你又在操心什么?”
林氏说了小女儿的想法,“你说说她在想什么?男人光有好看,能有什么用?顶天立地,能担起一家之长的责任才是最重要!”
乔满仓听了呵呵笑,“她还小,不懂事呢。”
“不小了,已经十五了,这个年纪的姑娘,好些都定亲了。就算咱们没想那么早嫁女儿,但早点把婚事定下来,我才安心。”说到儿女的婚事,林氏更没困意,“对了,家兴的婚事,你有没有想法?”
她找了媒婆帮忙,却还没一个满意的。她这里都不行,更别说介绍给儿子。
乔满仓困得没精力说话,“家兴能说会道,总能给他找个好的。你不要发愁,现在没有,是缘分没到。”
他翻身搂住媳妇,把人往怀里带了带,“睡吧,明天还要早起。”
林氏“嗯”了一声,强迫自己闭上眼睛,不知不觉地进入梦乡。
次日林氏找了个机会,就和春生娘说明白了,“你别生气,不是我们看不上春生,春生好得很,但两个孩子没缘分。要我说,春生确实很好。”
她把春生好一顿夸,到最后嘴巴都说干了。
“哎,我知道了。”春生娘可惜得揉了揉眼睛,“我想着两个孩子都是我们看着长大,我家春生说不上一顶一的好,但他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罢了,没缘分喽。”
林氏不敢多话,小心翼翼地观察春生娘的表情。
“哎呀,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我是遗憾,但我又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春生娘笑了下,“孩子之间有缘分最好,没有也不影响咱们的情分。再说了,你又不曾遛着我家玩,我没生气。”
“那就好,我是真怕你以后不搭理我。”林氏讪讪道。
“怎么可能?咱们都多少年情分了,你别想那么多。绵绵是我看着长大,我也盼着她能嫁个好人家。”春生娘道。
两个人左拉右扯地说了好多,直到巷子里传来动静,一起到门口看过去,瞧见是郑明一家子搬过来。
安老太太在几年前,便和家族说好,她百年之后把宅院给郑明。
为了这个事,郑家其他人捞不到好处,便不再和她来往。安家的人只剩下小一辈的外甥那些,本就和她不亲厚,一年里最多来个一两次。
现在安老太太走了,屋子空出来,郑明便拖家带口搬过来。
看到郑家在搬家具,林氏冲着家门口方向喊了句,“家旺家兴,你们手上没事,便出来帮忙!”
春生娘也朝着家门口去,“大勇,春生,你们也出来帮忙。”
几个男人从家里出来,跟着林氏两个一块过去。
“我还以为你们要过些日子,我们来帮你们。”林氏笑着道。
郑明有些不好意思,“那边的宅院正好到期,这边空下来,先搬过来能省下一个月租金。大伯母是个爱干净的人,宅院里不需要怎么打扫。”
“也是,老太太是个讲究人。”林氏走进院子里的那一刻,仿佛看到安老太太坐在天井下,本来垂着头,听到她的声音后,笑着抬头问她吃不吃点心的样子。
“你怎么愣住了?”春生娘抱着两把凳子进来,拱了拱林氏胳膊。
林氏这才回神,“啊?没什么。”话是这么说,眼眶却湿了。
春生娘在一旁小声道,“不许哭了啊,人家搬家呢,都看着。”
“我知道的。”林氏换上笑脸,去看郑家人,“妹子,这些桌椅放哪里,你给说一下,我们帮你放好?”
蒋氏个子高,却很瘦,嗓子还沙哑,“都放前厅里,我给你们烧茶喝。”
“不用不用,搭把手的事,不用麻烦。”林氏和春生娘一起道。
多几个人帮忙,一人走个一两趟,很快把所有东西都搬好,大家连汗都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