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锤:以涅槃之名

第976章 破晓勇士的集结


    第976章 破晓勇士的集结
    “总之,情况就是这样。”
    “两位大人的命令很清楚:他们需要萨拉马斯星区所有的力量。”
    “听清楚了:是【所有】的力量!”
    “我想你们知道这个词意味着什么:我也用不着跟你们解释第二遍。”
    “同样的,我也不希望看到有人会在这个问题上耍小心思:后果是很严重的。”
    ……
    在返回到萨拉马斯星区后,丹提欧克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召集他麾下所有的独立指挥官:他们必须在限定日期之前抵达战争铁匠的会议室。
    没有妥协,没有例外,没有任何可以用来讨价还价的商讨余地:要么立刻停止自己手头上的工作,以最快速度返回,要么就摘掉自己的军衔和肩章,等待战争铁匠选一个更合适的人来接替你。
    这句话被白纸黑字的写在了发送给每支破晓勇士部队的信件上,所有接到这封紧急调令的独立指挥官,第一反应几乎都是皱起他们的眉头,困惑不已。
    无论是已经跟随了丹提欧克一百多年的奥林匹亚老兵,还是那些刚刚发迹不到二十年的军团新星:他们从未见过他们的顶头上司发的态度会如此粗暴,甚至不得不怀疑这封信件到底是不是出自战争铁匠之手,亦或是某些敌人的诡计?
    但是在短暂的犹豫过后,散落在各地的指挥官们还是迅速的收拾起了行囊,终止他们手头上的一切事物,挑选出了他们所能找到的最快的飞船,然后开始马不停蹄的向战争铁匠的驻地赶去。
    没人敢于违抗丹提欧克的命令。
    也许在外人看来,这位萨拉玛斯大公向来谨言慎行、和蔼可亲,简直就是如火蜥蜴般的老好人代名词:但唯有真正在战争铁匠麾下服役的人才知道,这位可是无愧于他佩图拉博之子的身份,在有关于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方面,丹提欧克简直和他的基因之父一样固执,甚至是死板。
    没错,他的确不会随意惩处。
    但如果他在命令中写明了惩罚:那么他就一定会将他们落到实处。
    即便要受罚的是他自己。
    正是敬畏于这一点,在战争铁匠所设最后期限的三天之前,他的会议室里就已经坐满了来自于各地的独立指挥官。
    数量竟然多达上百人。
    就连丹提欧克都有些惊讶。
    但很快,他就释然了:倒不如说,眼前的这副场景才是正常的情况。
    战争铁匠坐在他的位置上,眼神飞快的扫过长桌两侧的上百副面孔。
    坐在前方的都是些他熟悉的人。
    参与过统一战争的功勋老兵,当年从奥林匹亚上一起走出来的老伙计,还是列兵时就曾并肩作战过的战斗兄弟,以及他的率领连队抵达远东边疆后,从军团那里被调遣来的最初几批援军。
    当然,还少不了那些他在萨拉马斯挖掘出来的第一批好苗子:时过境迁,他们竟然也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
    而这些更老资格的成员,他们肩章上的职称也更加的正式化,大多是连长,又或者是中队长或百夫长这种次一级的头衔,最差的也是一个高级军士,在阿斯塔特军团的组织结构中,拥有着单独领军的权力。
    他们全都是丹提欧克亲自签发了军团行政命令,从大营中拆分出去的,目的是为镇守各个重要的世界和要塞:战争铁匠平日里能够高效地控制,并且搜查到准确数字的也正是这一批【正规】人员。
    但很可惜的是,这些人加起来也不过占据了在场所有人的四分之一。
    而坐在更远些的位置上,那四分之三让丹提欧克感到茫然与陌生的脸:才是【破晓勇士】中的主要力量。
    他们几乎无一例外是远东人,只有极少数来自于钢铁勇士军团的本家:一部分是佩图拉博的最后几批支援,而另一部分则是在不少破晓勇士回归第四军团后,以各种名义悄悄派回来的徒子徒孙。
    想要理清这些人肩膀上的头衔和职称就是难上加难了,因为他们的部队几乎不存在于任何官方的文件中:他们大多是被自己的顶头上司,也就是那些连长、中队长或者高级军士们出于某些原因,临时派遣出去却又没有及时召回的部队。
    而作为这种临时部队的长官,他们的头衔虽然也是五八门的:有些偏正规的会给自己安一个资深军士或者特遣小队主官的称号,还有些人选择战斗群领袖和低阶执政官这种不伦不类的缝合品。
    至于那些最松散的:丹提欧克甚至见到了兄弟会首席代表和要塞司令的头衔。
    他在心中暗暗记下,开完会后,第一个要整顿的就是这种乱象。
    战争期间容不得这种【军阀】作风。
    顺便,他还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的部队竟然会这么散。
    当然,想明白这一点并不复杂。
    大多数的闲散部队会被外派出去的原因基本上都挺统一的。
    有些部队是被调去一片宙域进行征兵或者巡视治安的工作,一直没有被召回后,干脆在当地落地生根,几经人员的迭代后,成为了一支更独立的势力。
    还有些部队,是在进行半官方半私人性质的外出探索与殖民时,就稀里糊涂的成为了远东又一片新边疆的守卫者。
    至于在战斗时被临时征召,战斗结束后干脆没有返回,被亚空间风暴刮偏了航线后因为某些缘故在当地暂时落脚,一落就是几十年,又或者干脆是作为施工队伍,在目的地修筑要塞群或者巨型建筑,修着修着就成为了当地的正规防御部队:如此种种的案例哪怕说上三天三夜说不完。
    凸显的就是钢铁勇士随风而散,落地生根的优良传统。
    想当年,正是这份优良传统,以及基因原体佩图拉博的大力推动,才让钢铁勇士的大营满银河都是:直到今日,也没人能够理清奥林匹亚之主在他一百多年的大远征时光中到底撒出去了多少大营。
    佩图拉博也不太在意了。
    尽管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有新的驻外钢铁勇士被发现的消息传来,但奥林匹亚方面也从未费心的去寻找过他们,同样不会非常主动的召回这些人:仅仅是由破城者弗里克斯出面发出了一封官方命令,要求驻外的战争铁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率领他们的部队回归奥林匹亚本土。
    并不是所有人都服从了这道命令。
    有不少战争铁匠,他们对佩图拉博的恨意明显超过了对原体的忠诚,所以选择了留在偏僻蛮荒的流放地,而当地的基因原体们大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那些身处于远东的流放大营,则是多了一个悄悄前往远东边疆的选项。
    丹提欧克对这件事情很上心。
    通过奥林匹亚那里的破晓勇士,以及派遣自己的心腹回军团汇报,丹提欧克也算是明白了第四军团如今的处境:虽然他并不清楚自己的基因之父到底在做什么,但他知道这样的发展不会有好结果的。
    而同时,他也知道,以他的地位,他是劝不动佩图拉博的。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那肉眼可见的风暴岁月中,尽可能的保存下昔日钢铁勇士军团的每一寸骨血。
    虽然出于骨子里的傲慢,大多数大营并不愿意投奔他们改换门庭的同僚,但更加现实主义的人也不是没有:战争铁匠最终也找来了几千名身经百战的老兵。
    这些人被他紧紧攥在了手里,也算得上是一支合格的救火部队了。
    至少,他们的正规程度,要比在座的这些锻造之子、坚城兄弟会、破碎之刃还有铁血战团之类的,要强的多。
    “考虑到原体们的要求,我接下来的命令也很简单。”
    结束了心中的所思所想,战争铁匠向着面前的部下们开口道。
    “在会议结束后,我需要你们依次登记各自部队的住址和具体兵力,我还会给你们一张标注了集结点的地图,你们要做的就是返回自己的驻地,集结所有的力量,向距离你们最近的集结点出发。”
    “我只允许你们每个人保留最多百分之十的留守部队:其中只能有两成是老兵。”
    “军用物资也是同理。”
    “虽然庄森大人和破晓者那边都承诺会为我们解决物资问题,我也不觉得他们会在这种小事上背信弃义,但意外这种事情我们谁都说不好,所以,每支部队必须携带好足够的物资才能出发。”
    “至于标准:你们就当做我们要进行一场为期十年的长期战争吧。”
    “除了必须的,能带多少就带多少。”
    “不要吝啬或者担心未来,如果接下来这场战斗输了,我们也没资格担心了。”
    丹提欧克的双手交叉,他的每一句话都是以最严肃的态度说出的,尽管在座的不少人还是第一次正式遇到战争铁匠,但他们也能听出他话语的分量,从始至终,没人敢出言反驳他的话语,所有人只是低下头,安静的接受着命令。
    这种沉默让战争铁匠很满意。
    虽然丹提欧克也乐于见到他的战斗兄弟们在建筑等方面尽情的施展才华,不过在有关于战争的领域,沉默,才是佩图拉博之子们最宝贵的财富。
    他们可以在战术上百齐放。
    但在战略上,他们必须服从命令。
    不过,无论在内心里究竟多么为了他们的血脉而骄傲,在表面上,战争铁匠必须严肃警告所有人。
    哪怕是为了走流程。
    “在这里,我不得不警告你们。”
    “各位,我们已经分离许久,所以我并不是很了解你们所有人。”
    “我不知道在这漫长的和平时光,是否已经让你们产生了懈怠,或者自私的心理。”
    “但听我一言。”
    “我不管你们是怎么想的,我不管你们对于这场战争有何看法,我也不想知道你们筚路蓝缕的经历有多么艰辛。”
    “但在军队和物资的问题上。”
    “谁都别想跟我耍滑头。”
    “如果你们中真的有人胆敢像那些凡人里面的低劣军阀那样,在这个全帝国都生死攸关的时刻,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藏匿可以上战场的兵员和物资:那就别怪我亲自带人攻下你的基地,然后亲手砍下你那颗玷污了军团荣耀的脑袋。”
    战争铁匠宽厚的手掌在办公桌上拍的砰砰作响,所有人都谦卑的低下头,在沉默中立下了自己的誓言。
    到这里,丹提欧克也不愿太严苛。
    “当然,这些只是必要的警告。”
    于是,他稍微笑了一下。
    “毕竟我们都知道:破晓者很清楚我们所有人手头上的人力和物资。”
    此言一出,哪怕是那些坐得最远的新人中也不由得发出了几次笑声。
    因为他们知道,战争铁匠并没有说谎。
    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很搞笑的事实。
    那就是,虽然看起来,破晓勇士的队伍已经变得一团散沙,纷乱如麻:但他们实际上从未超出破晓者本身的掌握。
    因为丹提欧克的这些连队,特遣军和兄弟会们之所以能够因野蛮生长,本身就是摩根之子们纵容的结果。
    原因也很简单。
    对于本就兵力不足的破晓者来说,远东的领土还是过于广袤了,他们无论如何都是做不到面面俱到的,在这个时候,一支恰到好处的破晓勇士,往往能够为摩根之子们解决几个偏远星系的麻烦。
    也正因如此,不少破晓勇士将短期任务稀里糊涂的做成了长期任务,本身就是破晓者们在背后操刀的结果。
    将他们滞留在那些偏远地带,以此节省出破晓者本身的兵力:而这些破晓勇士用不着背负任何的期待和压力,他们的作用其实和那些凡人部队没什么区别,只是作为阿斯塔特战士,有他们更好而已。
    丹提欧克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从未试图真正的清点过他麾下的人数:因为这本身就意味着将麾下所有部队的指挥权,重新抓回到自己的手中。
    也许摩根的确不会在意,但战争铁匠始终没有忘记他客人的身份。
    比起阿里曼这种几乎只差刷漆的,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摩根亲儿子,丹提欧克终究还是有些放不开的。
    也正因如此,破晓勇士和破晓者一直保持着一些心照不宣的互相制约:就像丹提欧克麾下的兵力始终都不敢在明面上超过第二军团的总兵力一样,破晓者也始终在密切监视着这支强大的友军。
    一个经典的笑话就是,虽然摩根对外宣称的破晓勇士兵力,始终都是完全采用丹提欧克汇报的数字,但实际上,阿瓦隆之主是知道破晓勇士到底有多少人的:她甚至比丹提欧克本人更清楚。
    证据就是:当有几次,战争铁匠长期都没有更改过军团总人数的时候,他就得到了阿瓦隆之主的旁敲侧击。
    你的大营人数该多一些了。
    正是这种尽在掌握的从容,让战争铁匠对原体始终是敬大于亲的。
    丹提欧克尚且不敢清点他麾下每支部队的具体人数,但即便是漂流得最远、规模最小的破晓勇士部队,他们的每一次征兵也被严格监控在破晓者,或者破晓者的凡人督察们的目光中,然后被排列成册,放在摩根本人的档案馆内。
    这也是庄森会如此轻易的相信丹提欧克汇报的总兵力的原因:因为在此之前,他就已经看过更详细的汇报了,而且知道战争铁匠的确没有在这些问题上说谎。
    而就连破晓勇士们完全掌握了主动权的征兵都是如此的:那么由破晓者一方全权负责的物资补给,就更不用说了。
    作为纯粹的军事部队,破晓勇士没有与任何当地势力私下签订盟约的权力,他们的确会保护驻地周围的世界,但无论是星球总督还是铸造世界,他们的回礼都需要经过阿瓦隆的统一调度分配。
    这也是两支人数几乎相同的军团能够长期彼此共存的重要原因:破晓勇士们的生命线被牢牢握在阿瓦隆的手中。
    没有摩根点头的话,虽然他破晓勇士不至于饿死或者渴死,但打仗的爆弹、火药和技术兵器是再也别想补充了。
    但最有意思的一点:莫过于破晓者们对破晓勇士的补给方式。
    这也是丹提欧克口中。破晓者从不担心破晓勇士虚报数字的原因。
    长久以来,任何细致研究过这两支军团相处模式的学者都会有个疑问:破晓勇士兵力的水分也大到了令任何一个稍微有点专业素养的军官都难以忍受的地步,那么破晓者以后如何确保他们的物资补给呢?
    其实很简单。
    每隔一段时间,破晓勇士都会找到他们驻扎地所归属的破晓者指挥部,然后递交他们需要的物资数量。
    而无论这张纸上的数字是多少,又会有多么的夸张,破晓者们都会毫无保留的全额奉上:要多少,就给多少。
    反正,这点物资消耗对于阿瓦隆总体的产能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而即便有破晓勇士会多报,他们也不敢报出太过离谱的数字。
    更不用说在前辈们的谆谆教诲下,各支破晓勇士虽然流落八方,但他们勤俭持家的好习惯却从未被丢失过,除了那些必备的战争用消耗物之外,破晓勇士的一切都可以通过自力更生来得到。
    他们甚至擅长挖通水井,来不靠任何外力的解决饮水问题。
    所以,在摩根的宠溺下,早已习惯了大手大脚的破晓者们,反而会觉得破晓勇士的要求有些寒酸,在很多时候,破晓者甚至会主动补贴一些物资进去:这让大多数的破晓勇士都很是有些物资方面的盈余。
    不过这一笔笔物资,也会被破晓者们精确的记录在案:以备不时之需。
    丹提克所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摩根大人很清楚我们能够动员出多少力量,而她将所有的数据,都如实转交给了庄森大人。”
    “如果说摩根大人还算心慈手软,愿意在很多方面对我们网开一面的话。”
    “那么庄森大人就是另一个极端了:在有关于战争的问题上,哪怕是我,也绝对不敢碰他的胡须。”
    “我想你们也都听说过他的名声。”
    “所以,别惹他生气。”
    “我们必须全力动员起来。”
    “……”
    “等一下,丹提欧克。”
    在座的众人中,只有一个人敢在这个时候打断战争铁匠的发言。
    因为他们的等级是相同的。
    说出这句话的人,是凯尔–瓦伦。
    也是一名战争铁匠。
    丹提欧克是第十四大营的战争铁匠。而瓦伦则是第七十七大营的战争铁匠,在那场给整个第四军团造成严重损失的赫鲁德人歼灭战后,心怀异念的瓦伦便接受了丹提欧克的邀请,来到远东边疆,并且长久的驻扎了下来。
    他手中的部队也是丹提欧克麾下编制最完善,状态最好的部队。
    所以他必须尊重瓦伦的声音。
    “我有个问题,老伙计。”
    瓦伦用仅剩的一只眼睛看向了正襟危坐的战争铁匠。
    “那些已经退休的老家伙:我们要不要让他们重返预备役?”
    “当然。”
    丹提欧克毫不犹豫地答道。
    “我跟庄森阁下说过,我们能比预期中能多拉出几千到一万名老兵。”
    “如果不算上他们,又怎么够?”
    “那可有点难办了。”
    瓦伦耸了耸肩膀。
    “自从你签署了他们的阵亡通知单后,这些老伙计早就大隐于市了,有些人已经离开快一百年的时间了。”
    “没人知道他们现在在哪儿。”
    “一群三米多高的家伙,你告诉我你找不到他们现在在哪儿?”
    “能确定的的确不多,大人。”
    丹提欧克的副官同意了这个观点。
    “其中最大的一支是由一位技术军士所带领的大约三百名退役老兵,他们在一个文明世界上搭建了属于自己的城市,并收留在数次远征过程中找到的孤儿:其中不少人都抱怨自己的肉体早已退化,不再能适应大远征级别的战场了。”
    “我不是来听他们抱怨的。”
    丹提欧克嘟囔了一句。
    但很快,他犹豫了。
    “算了,记得提醒我:我在出发前亲自去找他们谈话。”
    “三百名老兵,值得争取一下。”
    “至于在座的各位。”
    战争铁匠缓缓站起身来。
    “我想我刚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如果没有疑问的话,就散会吧。”
    “回去集结你们的部队,我们要一起前往远东边境的西部前线。”
    “而且,我要提前告诉你们。”
    “我们会部署在阿瓦隆的正西和西南方。”
    “这意味着,我们有可能面对两支存在不稳定情况的入侵军队。”
    “一支是圣血天使。”
    “而另一支……”
    说到这,战争铁匠犹豫了。
    “是钢铁勇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