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长生从拜师镇元子开始

第102章 小怪巧计欺心猿,不见猴王见真怪(4.2k)


    第102章 小怪巧计欺心猿,不见猴王见真怪(4.2k)
    却说李修安化身的九尾老狐一番言巧语,以长生不老为诱饵,又从其他老怪那里借来了些小妖,如此方圆六百里的平顶山勉强凑够了八百来个小妖。
    这番下来,吃唐僧肉长生不老的说法亦初步传播了开来,基本目的已达到。
    李修安心中估摸著,唐僧虽有白龙马作为脚力,但毕竟凡胎肉骨,累了要歇息,饿了得吃饭,加上一路山路坎坷,到这平顶山估计还有个把月。
    为了不出意外,李修安又叫山神、土地轮流当值,隔段时间向金角、银角报告这平顶山的情况。
    李修安自己又化作一阵细风,查看这些巡山的小妖们是否有其他问题,毕竟这些小妖都是东拼西凑来的,说是一群乌合之眾一点也不为过。
    化作细风的李修安在空中俯瞰,很快便发现了巡山小妖的身影,这巡山小妖共有两大队,每天轮流巡山监山,负责这巡山任务的头目正是刚被金角提拔的倚海龙。
    倚海龙敲著锣鼓对小的们道:“尔等须得瞪圆了眼!管他是僧咸僧还是醋僧,但凡沾个'唐字,寧可错抓不可放过!”
    有小妖道:“此唐非彼也。”
    倚海龙不容分说,哗地扇了小妖一巴掌,叱道:“不管是哪个,但凡犯了个字,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莫想从此过。”
    小妖捂著脸只得连连称是,他们巡山分工有序,倒也尽心尽力。
    空中的李修安微微頜首,看来是自己多虑了,也是,他们这些小妖难道不比那些老妖们更想长生不老吗?
    如此,李修安也没甚多虑的了,该做的都已经做了,现在只需等待即可,金角、银角在等唐僧师徒,而李修安则等“死”,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径返回压龙洞,李修安告知洞內的女怪们,自己要修养闭关一段时间,无事切不要来打扰他。
    事实上,这段时间还真是难得的清静,金角、银角正忙著研究如何对付孙行者,从而捉拿唐僧以及他的其他几个徒弟,而狐阿七则整日在自己的洞府內廝混,一时亦耍的忘乎所以。
    对於这段难得的空窗清閒期,李修安闭关加紧修炼。
    此前他肝脾已修炼的七七八八,內丹愈发澄清。
    李修安发现自己在这压龙洞修炼的速度,竟丝毫不比在果山和五庄观慢,相反,在此打坐修炼,他一闭眼很快便能进入完美入定状態。
    李修安想了想,倒不是说这压龙洞有甚特別的,应当是老君赐予自己的那颗九转固元丹的效果。
    隨著修炼的加速,胎气尽出,四时之气愈发和畅,体內的混元真气相对应的亦愈发澄清,体內真丹更是愈发通明。
    李修安深感妙不可言,好似在那日中游行,形神俱妙,光明如火轮之状,从地户而出。
    而身体好似通明,色如红玉,內外更是从未有过的和顺,肝脾心肾好似仙器一般,阴阳交通,神气和会。
    真箇就是:丹光明彻於六腑,四气温养於五臟。
    只不过这五臟中四脏光明,唯有肺腑微显黯淡,李修安知道自己肝脾已然炼成。
    如此,七转换五臟的修炼,其中心、肾、肝、脾皆已换新,內外纯一。
    镇元子曾言:修炼如登山;这五內者如同五岳也,李修安於今日征服四岳,换重新也李修安睁开眼,大喜不已,按理来说,这《九转內丹秘诀》愈往后愈发难炼,所用时间理应愈多,但李修安得泰山之福缘,海深之善庆,幸得老君赏识,第一次赐李修安如来孟兰盆里的莲子,助其修成心肾。
    此次又赐李修安九转固元丹,再助自己一臂之力,终炼成肝脾。
    这令李修安又想起了师父当初论道时说的话,內外两丹有相同之理,並无高下之分。
    肝脾既成,李修安心下大喜,只觉周身轻盈前所未有。
    感受到仙体轻清,李修安掐诀轻念了声:“起!”
    打坐中的李修安隨即洞內浮起,离地三尺,而后李修安息诀,收了法术,然而即便如此,李修安的身子依旧在空中稳如泰山,不曾下落。
    这相比此前在五庄观后山缓缓飘落,明显又体轻了许多。
    想必待最后的肺腑炼成时,即便不使任何法术,身子亦能缓缓飞升,那时修身彻底成矣,七转到此大功告成。
    肝脾遂於今日炼成,李修安不急於一时想著如何炼肺腑,而是继续巩固成果。
    就在李修安密室闭关继续修炼,亦不知又过了几日时,外头突兀传来了轻敲石门的声音,李修安睁开眼,问道:“何人在外头敲门?”
    那头隨即传来女怪的声音:“奶奶,平顶山的金角、银角大王派人来了,说是请奶奶。”
    听到这话,李修安第一反应是猴兄弟来了!
    暗:这么说来,他们俩的任务已完成了七七八八了,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可以回去向老君交差了?
    这般想著,李修安心喜起身,打开了洞门,问道:“吾闭关多久了?”
    女怪回答道:“容稟奶奶,足有一个月矣。”
    李修安点头,果然当全身心投入到修炼时,外界的时间当真一弹指顷。
    李修安一想到等下猴兄弟那比哭还难看的表情,忽地忍不住嘴角微微上扬,当然这委屈李修安已经替他受了,不会真让他跪下。
    李修安隨之到了大殿,端坐在正当中高椅上,清了清嗓子,压住嘴角,嘶哑道:“叫他们进来吧。”
    女怪遂叫从莲洞前来的两怪进来。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大大出乎李修安的意料。
    这两怪撞將进去,丝毫不带犹豫,朝上即跪:“给奶奶磕头!”
    李修安本已经提前想好了託辞,正欲开口道:“你们辛苦了,便免跪吧。”
    结果想好的台词都没来得及说出口,二人已碎砰砰连磕三个响头,却依旧跪地不起。
    李修安暗嘶了一声,心里疑惑道:“?这与猴兄弟的性格不符啊,难道说经歷了一些事后,猴子成熟了,对於这些俗礼以及繁文节全然看开了?”
    “这还真是令我意外啊。”
    见二妖依旧跪地不起,李修安隧道:“我儿,起来!”
    李修安故意將我儿这两个字说得大声些,想看看猴兄弟是不是真的看开了。
    二妖这才起身抬头,皆一脸笑盈盈討好的表情。
    李修安看了他们一眼,顿感吃惊。
    这两妖,一个是倚海龙,另外一个是陌生面孔,只知道是个豹子成精,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们两个都不像是猴子变作的,而是真正的妖怪。
    李修安虽然没有火眼金睛,但他们二人身上的妖气极重,而且眼睛又很有神,故也排除是猴子用法术变的。
    这如何不令李修安大感意外,心想:莫非唐僧师徒路上耽误了,他们还未到?
    这般想著,李修安问道:“倚海龙吾认识,你又是哪个?你们俩来我这何事?”
    那豹子精毕恭毕敬道:“容稟奶奶,他是倚海龙,吾乃靠山豹,是金角、银角大王最近常隨的伴当,小的以前在黑蛇大王那里当差,前段时间刚被咱大王调遣至此,协助金角、银角二位大王捉拿唐僧。”
    李修安点头道:“既如此,你们不去捉拿唐僧,来我这作甚?”
    靠山豹道:“奶奶还不知道呢,这唐僧已捉,蒙金角、银角二位大王有令,差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教带幌金绳,要拿孙行者哩。”
    听闻这话,李修安眉头一皱,心中疑惑更深了,暗付:听他这意思,这剧本似乎没问题啊,既如此,猴兄弟怎没將他们打死,变作他们的样子前来哄我?
    李修安装作大喜道:“好孝顺的儿子!你说我儿已將唐僧捉住,这其中是如何捉住唐僧的,你二人向我细细道来,以后在外也好夸我儿本事大,有话可说。”
    一旁的倚海龙急忙抢话邀功道:“奶奶,这些小的都知道,这唐僧的二徒弟猪八戒还是小的捉住的呢。”
    “前几日,我带领小的们在那巡山,忽见一肥头长耳的猪头在那嶗嶗叨叻,亦不知说些个什么话,遂叫小的们拿图来,一番对图索影,发现与那猪八戒长的一模一样。”
    “小的大喜,即刻差人通报两位大王,隨后银角大王带人前来与那猪八戒斗了起来,
    猪八戒人单力薄,哪里是大王的对手,斗了二十回合,扭头便跑,被萝藤绊了跟跪,正是小的见机睡倒在地,板著他脚跟,让他扑了个狗吃屎,隨后被大王赶上,扛扛抬抬,擒进洞去。”
    李修安微微頜首,这李修安知道,猴子得知这山上有妖怪,让八戒前去山里探路,自已偷偷跟了上来,正逮住八戒偷懒,遂戏弄了他一番。
    第二次八戒再去时,疑神疑鬼,正好撞上了妖怪,被银角捉进了洞里。
    正是如此,李修安更疑惑了,这没毛病啊,剧本也没变啊。
    李修安遂又问道:“后来呢?”
    倚海龙遂又將银角如何变受伤的道士哄了唐僧,將他们擒来,又遣来三座大山压住猴子,不料被猴子脱將而出,反便变作甚神仙道士骗走了精细鬼、伶俐虫手中的葫芦、瓶子之事娓娓道来。
    说到此,倚海龙忍不住骂了他们两个几句:“小的跟大王提议,以后也別叫他俩甚精细鬼、伶俐虫了,改称为粗心鬼、糊涂虫。”
    听到这,李修安愈发疑惑,忍不住又暗嘶了一声,心道:“到目前为止,这剧本都没变过啊,既如此,猴兄弟怎不来?”
    李修安看著二妖,一番深思,如果非要说有甚不一样的话,原本与倚海龙一起过来的巴山虎早早被自己给打死了,故这巴山虎换成了靠山豹。
    见李修安发愣,半天不起身,靠山豹礼问道:“奶奶,何时出发?”
    “亦不瞒奶奶,这猴子当真不得了,本事高强,还鬼精鬼精著呢,亏我向大王提议,
    使了个调虎离山计,把猴子给哄走了,这才能见得奶奶呢。”
    听到这话,李修安恍然大悟,果然与你小子有关!
    李修安依旧不急著动身,又问道:“我儿,你说来与奶奶听听,你是如何使那调虎离山之计哄走了那猴子的?”
    靠山豹行礼后道:“是,奶奶容稟!这精细鬼、伶俐虫被那鬼精的猴子哄走了两件宝物,两位大王得知后大怒,就要差我与倚海龙前来请奶奶带幌金绳来拿孙行者。”
    “小的在一番深思熟虑后,劝大王要万分小心,小的告知大王那猴子虽拿了宝物,但唐僧等人还在我等手上,那孙行者绝不会就此罢休,定然在哪里盯著我等,於是小的请大王使了个法术,屏蔽洞府声音,又俯耳低声向大王献上了一条调虎离山计。”
    “即让大王先派几个小的们去另一个方向,一路大张旗鼓,假装前来接奶奶,好將那猴子哄骗走,我等之后再乔装打扮,另走偏僻小路前来迎接奶奶,这便是小的给大王献上的调虎离山之计。”
    说这话的时候,靠山豹颇为得意。
    李修安听闻后,不禁感嘆:这妖怪也不都是蠢货啊,这里面也有人才啊。
    这令李修安又联想到原本西游中的铁背苍狼,在雾隱山向豹子精献上了分瓣梅计,
    亦差点骗到了猴子。
    这金角、银角二人虽然纯真是不假,但他俩亦有优点,比如说:十分听劝。
    这番妙计,他俩没道理不听的。
    李修安下意识抓了下老脸,思索著接下来该怎么做。
    见李修安依旧没有动身的意思,二怪劝道:“奶奶,莲洞的二位大王还等著捉拿孙行者哩,还请奶奶带上幌金绳即刻出发。”
    李修安知道一直就这么赖著不动也不是个事,於是点头:“好,这便前去。”
    倚海龙、靠山豹大喜。
    李修安转身又吩附女怪道:“你们去把轿椅抬到洞外,且都隨吾去那莲洞,亦分一块唐僧肉尝尝,这吃唐僧肉乃天大的喜事,故敲锣打鼓、撒焚香一样不能少,快去准备!”
    女怪闻言亦能吃上一块唐僧肉,皆大喜不已,连连称喏,即刻按吩咐准备。
    靠山豹闻言大惊,急忙劝道:“奶奶,万万不可啊,那猴子好不容易被我这调虎离山之计哄走,切不可大张旗鼓,免得引起了猴子注意,小心才能使得万年船!”
    靠山豹此刻腹誹著:这大王的母亲当真是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哪有这般主动招引贼头之理的。
    李修安心想:废话,我本来就是要把猴兄弟招来啊,要不然我怎回去交差。
    但不得不说这豹子精当真是有些小聪明在里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