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长生从拜师镇元子开始

第5章 镇元子论道(4k)


    见镇元子发话,眾人不再推辞。
    清风明月捧来玉盏琼杯,眾师兄分食(饮)了人参果。
    此事过后,眾人对李修安心中多了些敬佩。
    李修安虽根骨平平,这番胸襟气度却远胜常人,或许这正是他们的师父镇元子垂青他的地方。
    李修安服了草还丹,整个人仿若脱胎换骨、神爽体健,仿佛又回到了最年轻、活力满满的时候。
    李修安暗嘆此物不愧“万寿草还丹“之名,这般造化玄奇,也愈发坚定了他求索长生大道的决心。
    待眾人散去,镇元子独留李修安问话:“徒儿,为师且问你,六载寒暑,除育种、洒扫、耕作,经书可曾熟读?”
    “稟师父,徒儿自入观六年以来,起早贪黑,读书不敢有一日懈怠,其中,熟读道经典籍二百余册,烂熟於心者百二十卷。”
    “好,为师且考你一考。“
    .......
    镇元子接连出了九道题,李修安均对答如流,镇元子频频頷首,颇为满意。
    本书首发1?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看来这六年来,你著实下了一番苦功夫,不错,俗语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望你以后,继续勤学苦练,不可心猿意马,怠慢荒废。”
    “是,师父,徒儿定当谨记在心。”
    镇元子又继续道:“所谓勤学苦练,如若光有勤学没有苦练,就好比那纸上谈兵、海里捞月,终究不过是泛泛其谈之辈。”
    “徒儿,你既已入我门下,你今要从我这学些什么道?”
    听到这话,李修安內心再起波澜。
    他暗自深吸了口气,对著镇元子拜了一拜,而后坚定道:“求师父传我长生大道!”
    听闻此言,镇元子並不意外,但还是轻嘆了口气。
    “徒儿啊,你追求长生的那颗炙热之心,为师早已知晓,非为师不愿教你那长生之道,而是这其中的种种玄机,望你知晓。”
    李修安再拜:“徒儿愿闻其详。”
    镇元子点头:“且听为师慢慢道来,自古玄门修行大道有內外两途,是为外丹与內丹也。”
    “外丹,炼丹服丹之术也。內丹,將身作炉鼎,以修炼体內精、气、神,谓可使凝结成丹,故內外有相同之理。”
    “內外丹两途並无高下之分,两类修至大成,皆可长生。但这外丹之道,尤为讲究,非三元合一、玄关一窍者不可大成,故不適合徒儿你。”
    “既如此,还求师父传我內丹长生之道。”
    镇元子又是微微摇头:“只怕也非等閒易事,这內丹长生之道,又有两径,一为非常之道,此道虽能速成,但因其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故非常人所能触及,否则即便费尽心血侥倖丹成,也会有那三灾利害,叫你灰飞烟灭。”
    李修安认真聆听,听到这里忍不住道:“可我听说这世上有能躲那三灾的法子。”
    镇元子一愣:“哦?你从何处听说?”
    “我是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
    镇元子点头:“不错,这世上確有能躲三灾的法子,名为天罡地煞之术,且不说习得这天罡地煞之术,需法性通天,根源坚固如山,就算你真的机缘巧合习会了,却也未必就一定能躲过那三灾。“
    “就说那三灾之一的天雷,此雷非一般之雷,乃天劫大道之雷,需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否则就算你天罡地煞之术修至出神入化,那天劫雷霆之力已然出现时,也是无法躲过,就此灰飞烟灭。”
    听闻这些话,李修安陷入了沉思。
    但想了想,似乎明白了师父的这番话。
    “师父的意思是这天罡与地煞之术只是躲三灾的一种手段,但还需修炼之人见性明心,在天雷到来之前,预先有所感知警备,否则还是无法躲避这天劫之雷,这就好比,精通游泳之人,会游泳只是你能下水的一个条件,但並不代表你不会被水淹死,要想避免悲剧,还需你有足够的危险预警意识,否则还是不要轻易下水为妙。”
    镇元子赞善的摸了摸鬍鬚:“孺子可教也!”
    这么一想,李修安似乎明白了西游记中菩提祖师的用心了。
    孙悟空在师兄们面前卖弄法术的时候,菩提见了,格外的生气,要赶他出门。
    非菩提小气,而是非常之道只能教非常之人。
    菩提祖师臥榻自吟的那段话:“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閒。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其实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如此说来,此路於我而言,同样也是行不通。
    李修安固然失望,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下来,並没有灰心丧气。
    於是又厚著脸皮问道:“师父,这最后一条长生之路又当如何?不知徒儿是否有机会?”
    镇元子道:“此法名为性命双修之法,想有所成,好似那水中生火,火中有水,水火交融共存,只怕亦是难咦!”
    李修安听的仔细,注意到师父只是说难,並没说不能练、练不成。
    “师父,我还是坚信那句话,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无论多么艰苦困难,我也绝不退缩,也绝无半句怨言,我相信,只要方向没错,漫漫大道,路始终就在脚下。”
    “求师父教我性命双修之法!”
    “好,说得好,如你这颗道心始终坚定如山,成就大道也並非全无可能。”
    “你且上前,我传你《九转內丹修炼口诀》,你需牢记在心,勤加练习,不可中途荒废。”
    李修安激动点头,走上前去。
    “多谢师父。”
    镇元子曰:
    “一转之功似宝珠,山河宇宙透灵躯。
    红莲叶下藏丹穴,赤水流通九候珠。
    二转阳成始结阴,心光肾液合丁王。
    神珠奔电归东海,时迸灵光照紫金。
    三转行阳入左宫,玄珠胎色渐鲜红。
    神明育火分形象,天籟时催造化功。
    四转行阴入右关,圣胎灵运发朱顏。
    圆光满室神无碍,鼓乐嬉游去復还。
    五转阴阳造化成,婴儿盈尺弄阳精。
    寐游四海寤知所,去住无为信步行。
    六转丹田弄月华,变胎魂魄影潜赊。
    阳砂换骨阴消肉,换尽真如玉不瑕。
    七转身飞四体轻,灵光闭息满丹城。
    千朝却粒生成火,坤户施张浴海鯨。
    八转还元地带垂,周行胎息养婴儿。
    有时火发烧丹窟。深入寒泉弄赤龟。
    九转逍遥道果全,三千功行作神仙。
    金书玉简宣皇詔,足躡祥云謁九天。
    ”(註:摘自陈朴《九转金丹秘诀》又名《陈先生內丹诀》。)
    镇元子传授完口诀,李修安心有所悟,但恐以后忘记,欲习惯拿纸笔记下来。
    镇元子却摇头道:“道不可轻传,也不可轻易泄露,不可不可。”
    於是隨指一点,一道白光钻进了李修安的脑海中,李修安心灵福至,那口诀仿佛在他脑海中扎了根,断然也不会忘记。
    李修安拜谢深恩。
    .......
    李修安出了大殿后,师兄们见到了他,纷纷称呼他青阳师弟,真诚与他道贺,李修安一一谢过。
    晚上,吃饭时,李修安发现,虽然依旧是清茶淡饭,但菜餚比平时丰盛了许多。
    明月笑道:“这是为了庆祝他们多了个小师弟。”
    白天繁忙的山河师兄,也点头道:“青阳师弟,你虽然入门最晚,但以后不必过於拘谨,正如师父所说,道法分高低,门派弟子並无辈分高低之分,以后你若遇到修行或者其他方面的难处,尽可向我或其他师兄们求教。”
    眾人附和:“大师兄所言极是!”
    李修安点头再次谢过,心中微感诧异。
    没想到山河不但是他的师兄,还是所有人的大师兄,李修安此前倒是没有察觉。
    如此平易近人,没有任何架子,实属难能可贵。
    吃过晚饭,李修安在院子里踱步思忖。
    镇元子一再告知李修安,他所走的这条长生大道,极为不易。
    既要修性,又要修命,二者相辅相成。
    九转內丹诀每进一转,难度倍增如登天梯。
    另外修炼过程中,如果心猿意马,道心失衡,炼岔了气,不但有可能前功尽弃,甚至走火入魔。
    可谓是修道如登山,一山还比一山高。
    当然,镇元子也告诉过他,非一定要练到九转大成。
    一般来说,炼至五转,丹田內结得金丹,便算的上入道。
    炼至六转,金丹稳固,便算是道有所成。
    炼至七转,脱胎换骨,身轻体轻,便称得上是大道有成。
    到此,便具备了长生的条件,摸到了长生的门槛。
    至於八转九转,镇元子没说。
    李修安自己也没有好高騖远继续追问。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世,有些道理其实是一样的,一条路走的人越多,想脱颖而出,也愈发的困难。
    但一旦真的站到了巔峰,那成就自然也非同小可。
    李修安抬头看了一眼夜的天空。
    天上月还是当年月,月下人已非当年心。
    正当李修安心有所感时,清风明月来到庭院嬉戏打闹。
    他们虽八九百岁,但心性依旧纯真率性。
    看著二人,李修安忽想到此前师兄们说过的话。
    李修安心想:“既然师兄们都是得道的真人,那最起码也都是六七转起步。由此可见,道虽玄,却绝非遥不可攀,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也!”
    李修安在心中给自己打气。
    隨后,李修安又转念一想:“既然师兄们皆已得道,我何不向他们討教些经验,以便日后少走些弯路。”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况且自己这也不算下问。
    於是李修安来到清风明月身边,真心请教有关修炼方面的经验。
    清风明月先是一愣,而后二人用手指戳自己的嘴角,努力回忆了起来。
    “我那时候还小,才八岁,师父一眼就相中了我,说我性格率真、身正心明,好比一汪清泉,是个修行的好苗子!”
    “然后在爹娘的同意下,我就跟师父走了,从那时到现在陪伴师傅八百多年了。”
    “至於修行,十六岁那年,师傅传我非常大道时告诉过我,只要我习会了,躲过每五百年一次的三灾,便可长生。”
    “我用了三百年的时间便习会了......”明月认真回忆道。
    一旁的清风也是点头:“我与明月经歷差不多,不过我只用了二百九十年便悟透了师父传授的口诀。”
    听到这话,明月满不服气的反驳:“你撒谎,我记得师傅说你用了三百一十年时间才习会的。”
    清风也是立马辩解:“我比你大,怎么会骗你,是你记错了。”
    二人忽的爭吵了起来。
    而李修安在听完后,心中大为震撼。
    “原来他们两人跟自己不一样,走的是非常大道,如此说来他们二人不但根器极佳,心性悟性也远超常人,这,李修安真没看出来。”
    李修安诧异的问道:“莫非你们二人修炼的是那《大品天仙诀》?”
    “《大品天仙诀》是什么?师傅传我们的是《一品地仙诀》。”清风明月二人停止爭吵,疑惑的问道。
    李修安瞬间反应了过来,这《大品天仙诀》是菩提祖师传授与孙悟空的,且不说镇元子大仙会不会,就算真的会,也不是谁都有孙悟空那种逆天的悟性,毕竟他是天生地养的灵明石猴。
    “是我弄错了,这是我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没多想便脱口而出了。”李修安硬著头皮解释。
    好在二人也没太在意,没有继续纠结这个话题。
    “什么古籍古书,我看你是把话本上面的东西给记岔了吧?”
    “师兄说的对!”李修安连连点头。
    “不知两位师兄又是怎么感知到那三灾,又是如何躲过它们的?”虽然这非常之道於他不合適,但他依旧好奇,毕竟西游记中可没具体详细阐述。
    “怎么感知的,这我们说不出来,非要说的话,就好像你饿了所以要吃饭,渴了要喝水那般,那天雷到来之前,自然而然的就有所感应了。”
    “至於怎么躲的,天雷来时,我化作顽石沉入寒潭,清风变作金鱼藏身溪涧。”
    “原来如此。”李修安这下明了,师父说的没错,要躲这三灾之一的天雷,需见性明心,否则即使学会了变化之术依旧无法避免殞命的下场。
    “二位师兄,见性明心,悟性又如此之高,青阳佩服!”
    这倒不是李修安拍马屁,而是真心话。
    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如果真有的选,谁不想走捷径?
    清风与明月这时罕见的,反谦虚了起来。
    “我们这不算啥,师兄们个个都比我们强,他们比我得道所用的时间要短。”
    李修安一愣:“你们的意思是,他们也都是修的非常大道?”
    清风明月也是一脸疑惑:“难道师父传授与你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