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啊!”
陈望道激动地连说两个好字,眼眶都有些发热。
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转身从旁边的保温饭盒里,小心翼翼地捧出几个还冒著热气的肉包子。
“来!快吃!你小子睡了快一天一夜,铁打的人也饿坏了!”
他把包子塞到姚爱国手里,语气里满是长辈的心疼。
“食堂特意给你留的,刚出锅的肉包子,快垫垫肚子。”
包子入手温热,白白胖胖,一股浓郁的肉香混著面香,直往鼻子里钻。
姚爱国是真的饿了。
他也不客气,拿起一个就咬了一大口。
皮薄馅大,满口流油。
一股暖流,从胃里,一直暖到了心里。
陈望道看著他狼吞虎咽的样子,欣慰地笑了。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他拍了拍姚爱国的肩膀,郑重地说道。
“今天晚上,王部长特批,咱们项目组在所里的小食堂,开个小小的庆功宴!”
“没有外人,都是咱们自己人。”
陈望道看著姚爱国,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你小子,是今天晚上的主角,必须到场啊!”
“去!必须去!”
姚爱国想都没想,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这功劳是大家的,不是我一个人的。今晚这庆功宴,每个人都是主角!”
他这话,说得陈望道心里热乎乎的。
多好的小子啊!
功劳这么大,一点都不骄不躁,还时时刻刻想著集体。
“好!说得好!”
陈望道用力拍了拍姚爱国的肩膀,那眼神里的欣赏,简直要溢出来。
“那你先吃,吃完了好好休息一下,养足精神,晚上咱们不醉不归!”
说完,陈望道便带著一脸欣慰的笑容,转身离开了休息室,他得去张罗晚上的庆功宴。
看著陈老离去的背影,姚爱国三两口把剩下的肉包子塞进嘴里,那股暖意从胃里一直升腾到四肢百骸,连日来的疲惫都驱散了不少。
他擦了擦手,走到门边,对著像门神一样守在那里的孙兵,递过去一个眼神。
孙兵立刻会意,跟著姚爱国走到了一个僻静的角落。
“院里那边,有什么动静吗?”姚爱国低声问道。
“报告姚工!”
孙兵压低了声音,脸上带著一丝困惑。
“一切如常,太正常了,甚至比以前还要安静。”
“自从上次那个邮递员被带走,整个院子就像是被霜打过的茄子,一个个都老实得不行。我重点观察的几个对象,也没有任何异常举动。”
姚爱国点了点头,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渔夫”这种级別的对手,一击不中,必然会立刻潜伏,斩断所有可能暴露的线索。
想再抓到他的尾巴,难了。
“不过……”孙兵话锋一转,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电报译文递了过去。
“部里刚刚转发过来一份外事通报。”
“一周后,达瓦里氏將派遣一支『科学与工程技术交流访问团』抵达京城,对我们进行技术援助。”
“这是他们访问团的核心人员名单。”
达瓦里氏?
姚爱国心里“咯噔”一下,接过那张薄薄的纸条。
目光扫过,当他看到名单上那几个熟悉的名字时,瞳孔猛地一缩!
安德烈·伊万诺夫!
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
娜塔莎·罗曼诺娃!
竟然是他们!
姚爱国的脑子里,瞬间闪过那个古板严谨的老教授,那个金髮碧眼的憨厚同学,还有那个热情奔放的姑娘。
一丝恍如隔世的怀念,不受控制地涌上心头。
但仅仅一秒钟后,这丝怀念就被冰冷的警惕所取代!
为什么是他们?
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
“渔夫”的线索刚刚在京城中断,一支来自自己“母校”的代表团就紧跟著要来?
天底下,有这么巧的事吗?
姚爱国捏著纸条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
他寧愿相信这是巧合,可理智告诉他,这世界没有那么多巧合!
“小孙,想办法,给我搞一份这个访问团所有隨行人员的详细资料。”
姚爱国的声音很平静,眼神却变得幽深。
“记住,是所有人,包括厨子、司机、翻译……任何一个不起眼的人,都不能放过。”
“是!”孙兵乾脆利落地应道。
……
夜幕降临。
112所的小食堂里,破天荒地亮起了所有的灯。
长条的餐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虽然算不上山珍海味,但大块的红烧肉,金黄的炸带鱼,还有管够的白面馒头和高粱酒,让整个屋子都瀰漫著一股节日的喜庆气氛。
“来!同志们!”
陈望道院士端起酒杯,红光满面。
“我提议,我们第一杯酒,敬我们项目组最大的功臣,我们最年轻的荣誉院士,姚爱国同志!”
“敬姚工!”
“没有姚工,我们现在还在黑暗里摸索呢!”
所有人“呼啦”一下全都站了起来,激动地举起酒杯,目光灼灼地看著姚爱国。
姚爱国也端著酒杯站起身,脸上带著笑。
“陈老,各位前辈,这杯酒,我可不敢一个人喝。”
“这杯酒,应该敬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敬我们伟大的祖国!”
“更应该敬在座的每一位!敬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標,熬过的每一个不眠之夜!”
说完,他將杯中辛辣的高粱酒,一饮而尽!
“好!”
“说得好!”
整个食堂,瞬间被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淹没。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气氛彻底热烈了起来,几个老专家喝得面红耳赤,拉著姚爱国,开始天马行空地討论著“幽灵战衣”的下一步应用。
从战斗机,到轰炸机,再到军舰,甚至潜艇……
一个崭新的,属於未来的国防蓝图,就在这小小的食堂里,在这群最可爱的人的醉话中,被一点点地勾勒出来。
姚爱国也被这股气氛感染,喝了不少酒。
他看著眼前这些激动得像孩子一样的国之栋樑,看著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心中那股建设国家的豪情,也如同炉火一般,越烧越旺。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守在食堂门口的孙兵,快步走了进来。
他凑到姚爱国耳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飞快地说道:
“姚工,您要的详细名单,搞到了一份初步的。”
酒精带来的微醺,瞬间被这句话驱散得一乾二净。
姚爱国眼神一凛。
“有什么发现?”
孙兵的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大部分人都没问题,档案很清晰。”
“但是,在访问团的隨行后勤人员名单里……”
孙兵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地说道:
“有一个负责管理设备箱的,叫瓦西里的人。”
“他的档案,太乾净了。”
“乾净得……像是一张刚刚偽造出来的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