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故事:从山村憋宝人开始

第102章 上代憋宝人的褡褳,冰糖峪的核桃林


    第102章 上代憋宝人的褡褳,冰峪的核桃林
    “行,老哥你够实在,既然你信得过我,我也不能不讲究,这事儿我答应你。”
    徐军思索了片刻,马上给出了回应。
    马学武指定不是编瞎话,不管是参池子还是恋宝人,都不是不了解內情的人能想出来的藉口。
    当然,马学武指定也没把所有的事儿都交代清楚,绝对有后手,这一点徐军也很確定但是不管怎么著,这事儿跟上一代宝人有关,又有参池子这种大得邪乎的机缘,徐军肯定是不会错过的。
    得到了徐军的答覆之后,马学武顿时眉开眼笑,主动提出去和村支书沟通,让支书也给徐军开一封介绍信。
    这样俩人进山也有个由头。
    另外徐军只要带著挑头杆子就行,其他的日常嚼穀和进山抬参的铺盖工具之类的,都是马学武负责。
    徐军也没閒著。
    这么大的事儿,自然要先和李有才打个招呼。
    跟孙卫东陈夏青几个知青也要交代一下。
    孙卫东听到徐军的事儿那是一脸的羡慕。
    毕竟大部分时候,孙卫东都是跟在徐军的左右的。
    “军哥,你身边没有我能行吗?別再让人给拐了。”
    徐军哈哈一笑,拍了拍孙卫东的肩膀,“我这是出公差,你看好家就行,晒甲营更需要你。”
    孙卫东一听,胸口挺得老高。
    等到响午的时候,徐军已经把要带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除了挑头杆子之外,其他的天灵地宝徐军也没少带著。
    金磨盘、鱼龙墨斗、守宫皮褂子、人魄、黄皮子骨粉、青蚨鬼针草、望月砂、猪辰砂之类的都塞到了军绿挎兜里边。
    只有驳壳枪因为没有子弹,只能先藏在房樑上。
    临出门的时候,徐军想了想还是打了个呼哨,把嘎子带上了。
    嘎子这几天一直窝在房樑上,也没怎么出去狩猎,
    自从上次吞了黄皮子的元丹之后,嘎子一直昏昏沉沉,一副睡不醒的样子。
    徐军感觉还是带在身上的好。
    大山老林子里是嘎子的主场,真要是有啥事儿嘎子还是很顶用的。
    都收拾好了之后,徐军在李有才那里拿了介绍信,让宋四喜套上爬犁,先去了镇上。
    到了镇上天已经擦黑。
    徐军、马学武和宋四喜三个在镇上招待所凑合了一晚上。
    说是招待所,其实就是几间平房,里边有火炕,一共也就能睡七八个人。
    好在有热水有食堂,只要有粮票,二米饭咸菜丝管饱。
    马学武到了镇上之后,又去供销社採买了不少东西。
    一些砍刀绳子洋火之类的,甚至还买了两只手电筒和几节电池。
    这可是好玩意,看得出来马学武也是下了血本。
    第二天一大早,宋四喜驾著爬犁回了晒甲营。
    徐军和马学武搭去林场的班车,直奔冰峪。
    从金河镇到林场有班车,一天一趟。
    这趟班车破破烂烂,路也是坑坑洼洼,大部分都是土路,有些地方垫了煤灰渣。
    一路上徐军感觉自己的胃都要被顛出来了。
    快到林场的一个路口,马学武喊了班车司机一声,隨后司机把车停在路边。
    徐军和马学武下了车拐进了路口。
    冰峪距离林场不算远,也就十几里地。
    路口的位置走回冰峪也就是一个钟头的事儿。
    徐军和马学武走到冰峪的时候已经过了响午了。
    马学武带著徐军先到冰峪大队部,找到村支书。
    冰峪的支书也姓马,显然是马学武的亲戚,看了一下徐军的介绍信之后,立刻热情的让徐军先在大队部吃响午饭。
    “哎呀,还是你们知青觉悟高。”
    “我们冰峪的核桃树林子也不知道咋的了,有一大片都长虫了,枯死好几棵,林场那边的技术员又回城了,下个月才能回来。”
    “辛苦你跑一趟,还得让你在山里住几天。”
    “你放心,你在冰峪这边天天给你算满工分,另外每天还给你半斤粮票的补助,吃饭啥的你跟著我二哥就行,他吃啥你吃啥。”
    马支书显然不知道內情,还以为马学武和徐军真的是来处理村里核桃林的病虫害,显得很热情。
    徐军在大队部吃了响午饭,二米饭加土豆片,萝卜丝,红疙瘩炒鸡蛋,居然还挺丰盛。
    吃饱喝足之后,徐军和马学武先去了马学武家里,收拾进山的东西。
    马学武家里就马学武一个人,没有老婆孩子,显得乱糟糟的。
    徐军也没有多问,只是一边收拾东西,一边仔细的观察著。
    普普通通的三间正房,还是土坯的。
    院子里一间东厢房,另外有个放柴火的棚子。
    徐军跟著马学武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在放杂物工具的厢房里面,居然有一股非常特殊的气息。
    天灵地宝的宝气。
    徐军看到宝气的瞬间都惊呆了。
    仔细看了一眼宝气的源头,发现是放在架子上的一个搭。
    裕链这东西是老辈子人装东西的物件。
    有大有小。
    大的可以搭在肩膀上,前后各一片,上面有开口,里面是个口袋。
    以前的人跑外走动的时候,不讲究的就是背个包袱,讲究的就背个裕,
    只不过后来各种背包挎包多了之后,搭链这东西就被淘汰了。
    除了赶集的时候偶尔还能见到一些老头儿会带著裕链之外,年轻后生已经没人背这东西了。
    马学武家里的这个链上面落满了尘土,一看就知道放了不少年了。
    料子是那种非常结实的土布,相当厚实耐磨,就是不大好看。
    徐军仔细看了下,发现裕虽然又脏又旧,却没有破损。
    正面绣著一个方形的装饰,上面是一只神兽,看著像是一只貔貅。
    后面是一个圆形的装饰,上面绣著四个字海纳百川。
    看到这个东西的一瞬间,徐军感觉到自己的脑海中有一种神奇的感觉。
    看著这个搭特別的熟悉和亲切,感觉这个东西是自己的东西一样。
    再加上这个上面传来的天灵地宝的宝气,徐军瞬间就明白了。
    这个东西,极有可能是上一代宝人留下的宝贝。
    马学武说过,他祖上的参把头和憋宝人合作过,但是却没有提到合作结束之后两人的命运如何。
    这个搭出现在这里,自然让徐军感觉非常好奇,
    徐军非常想要把这个裕链拿到手。
    眼下正是进山之前的节骨眼,如果徐军开口索要这个链的话,马学武很有可能会给毕竟看这个搭放在厢房里,就这么隨意掛著,上面埋了埋汰的落满了灰尘,肯定是不被重视。
    马学武压根就不知道这东西是个宝物。
    马学武的祖上是参把头不是宝人。
    对於宝人提过的天灵地宝可能认识,但是没提到过的就不清楚了。
    不过徐军略一思索,还是决定不直接开口要。
    这事儿说起来还是徐军自己打的样。
    之前在金河镇的时候,马学武想要找徐军买挑头杆子,徐军可是死活没卖。
    摆明了知道挑头杆子对马学武有大用,绝对不会轻易撒手。
    这会儿徐军要是开口管马学武要这个裕,就算徐军的演技再高,表现得再淡定,估计也骗不过马学武这个老狐狸。
    如果这傢伙反应过来这个是个好东西,那么他绝对不可能会给徐军的。
    肯定也会学徐军的样子,留在手上待价而沽。
    这玩意就叫现世报吧。
    徐军深吸了几口气,冷静了下来。
    不能直接开口,但是不代表著拿不到这个搭,
    这玩意上面极有可能有上一代恋宝人的记忆,不说这东西上面宝气十足,绝对有大用说不定就能让上代憋宝人的记忆甦醒一部分。
    关於炼化鱉宝的记忆如果也恢復了的话,对徐军的帮助可就太大了。
    所以无论如何这个裕链徐军是要拿到手的。
    但是越是必须要得到的东西,徐军越不能要,而是要让马学武主动给。
    少沾因果,不欠人情,还不会让马学武起疑心。
    徐军想了想,知道这事儿急不得,不在一时半会儿。
    反正这个搭放在马学武的偏房里,短时间內也不会没影。
    没过多长时间,马学武这边已经把东西收拾好了,两人直接出发。
    一路上马学武在前面带路,两个人话不多,向著北边不断前行。
    两个人的东西不多,除了铺盖卷之外,没什么大物件,带了一个小爬犁,两个人轮流拖著走。
    没过多久就天就黑了。
    俩人走到了一片核桃林里面,
    这片核桃林正是冰峪公社的核桃林。
    徐军看了一下,漫山遍野,至少上千颗,是冰峪公社几代人不断种植的成果。
    山村的地比较少,適合核桃生长的地方也不是特別的多。
    所以村民只能儘可能的利用所有合適的位置栽树。
    核桃林的位置也距离村子很远。
    正常走一趟都要一两个钟头,和別的村子里的田地不一样。
    徐军这才明白冰峪公社的支书为什么听说马学武和徐军俩人要在山上住一段时间,
    一点儿都不怀疑。
    要是长时间在核桃林这边干活,住在这儿还真是正常选择。
    要不然一天要几个钟头在路上,不值当。
    在核桃林一处向阳的山坡上,还有一个土坯房,也是村里人平时干活晚了,就在林子里凑合一晚住的地方。
    土坏房虽然简陋了一点儿,但是有火炕,还有存放的柴火。
    两个人就在房子里凑合了一晚。
    第二天天边只亮起了一点儿鱼肚白,徐军和马学武就拖著爬犁继续出发。
    这一次就再没有可以住的地方,完全是在山林之中前行。
    马学武每隔一段时间,翻过几个山樑,就会从自己的口袋里面摸出一个像是帐本一样的东西。
    飞快的翻开几页,在上面看上几眼,之后再看看周围的环境,再决定向著哪个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