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故事:从山村憋宝人开始

第68章 鼠头人身的雕像,地下黄仙庙


    鬼针草这东西用来追踪的时候相当好用,简直就跟罗盘一样。
    徐军转了一圈,马上察觉到了小黄皮子所在的位置。
    让徐军有些惊讶的是黄皮子並不在那个大土堆里面,而是在土堆难免的小山坡上。
    徐军马上接近山坡的位置。
    很快就发现山坡朝北的一面有不少地方坍塌了,露出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洞穴出来。
    这些洞穴小的有碗口大小,大的能有一尺多的直径。
    靠近山根下一块石头下面,甚至有一个接近三尺高的大窟窿。
    里边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清楚。
    徐军可以感觉到,小黄皮子就在这个土坡里面。
    “看来黄皮子的老巢就在这里了。”
    孙卫东一听马上激动起来,“那还等什么,咱进去看看。”
    “別著急,先做几个火把。”徐军指了指旁边的一棵油松说道。
    孙卫东有些奇怪,举起手里的手电筒晃了晃,“军哥,咱有电棒,谁还用火把啊,那玩意老熏人了。”
    “电棒確实好用,但是咱进洞子里边还是得带明火,万一里边空气不对劲儿,氧气含量不足或者有毒气,看火苗变化也好有个预警。”徐军马上回答。
    憋宝人去憋宝的时候,也难免会钻洞下坑,各种山沟裂缝之类的地方都会去。
    洞穴这种比较封闭的地方,最好的照明设备就是蜡烛或者煤油灯这类有明火的光源。
    这些有明火的光源可以探查空气品质,还能观测空气流动的方向,燃烧的火苗也能给人温暖安全的感觉,能壮胆儿。
    在一些狭窄封闭的环境里,这些东西还是很重要的。
    徐军和孙卫东出来没带蜡烛,不过山里人只要能找到松树,做火把还是很容易。
    在油松上找到已经枯死的树枝,砍下来,接近树干的部分会呈现一种琥珀一样半透明的质地。
    这东西就是松明。
    把松明劈成三寸多长,一指粗细的小段,再把松树枝前面切出裂缝,把松明段交错著塞进去,火把就做成了。
    松明火把点燃之后火焰稳定,无风的环境至少能燃烧半个小时以上。
    这地方旁边就一片油松,徐军和孙卫东一口气做了五六个松明火把,每人点燃了一支之后,走到了那个最大的洞口。
    靠近之后,徐军这才看出来这个洞口上面居然还横著一道石樑。
    石樑的材质和倒在地上的石柱是一样的,上边也有些简单的浮雕。
    石樑上的浮雕就清晰很多。
    除了一些奇异草之外,还有一些看起来特別奇怪的人。
    这些人穿著电影里古代人穿著的那种长袍,风格似乎还有点儿不一样。
    徐军看了一眼之后,忍不住头皮发麻。
    这些人的脑袋看著可不像是人脑袋,一个个长著尖尖的嘴,圆圆的耳朵,看著倒像是黄皮子的脑袋。
    此时一直窝在徐军狗皮帽子里面的嘎子也探出了脑袋,小脑袋左右不停的转动,鼻子也不停的抽动,似乎也感应到了什么。
    徐军咬了咬牙,“不管这是啥鬼地方,都得去闯一闯了,黄皮子敢欺负到晒甲营社员的头上,那就是反歌命!必须得消灭才行。”
    孙卫东自然同意,甚至想好了,对待这些黄皮子最好是留个全尸,可以体现知识青年的大度,还可以在卖皮子的时候多卖点儿钱。
    两个人举著火把,徐军在前,孙卫东在后,顺著洞口钻了进去。
    在两人钻进这个洞口之后没多久,土坡上大大小小上百个窟窿里面,陆陆续续探出了不少绿色的光点,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阴森。
    洞穴里面的空间非常狭窄,徐军只能举著火把半蹲著一点一点往前蹭。
    走了大概十来米,通道前面出现了个转弯的地方。
    转过去之后,空间一下子大了不少。
    徐军总算可以站直了腰。
    松明火把上的火焰跳动,顏色明亮,显然这个地方的空气品质没有问题。
    徐军甚至可以察觉到从深处有阴冷的风缓缓吹出来。
    之前刚进洞穴的时候,可以看到两侧全都是泥土和碎石。
    到了宽敞的通道之后,两侧的泥土已经变成了青砖,头顶上也是那种圆拱形的券顶。
    砖头算不上多么细致,却相当结实,而且堆砌的也很精心,绝对不是胡乱垒起来的。
    “军哥,我咋觉得这地方越来越像是个古墓了?”孙卫东的声音里透著一丝兴奋。
    徐军眉头紧锁,“你见过谁家的坟还专门修一条通道让外人进墓室的吗?”
    孙卫东一听直接就愣了,几秒钟之后才反应过来,“对啊,那些古墓大坟都是封死的。”
    “我倒是觉得,这个地方,可能是以前的山神庙一类地方,只不过后来荒废了,又被泥土埋住了。”
    徐军不是乱猜的。
    石柱坟的风水格局,如果修坟肯定不合適,但是修庙却不一定。
    古代修寺庙本来就有镇压地气的意思,修在风水特殊的地方,反倒合理。
    唯一不好解释的就是这个地方太偏僻了。
    古人修庙也是要香火的,修在这种山旮旯的地方,又不是什么名山大川,吃错药的才会跑这地方上香来。
    没有香客,寺庙只怕维持不下去。
    徐军一时半会儿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只能硬著头皮继续向前。
    走了一小段之后,前面越发开阔起来,居然还出现了一座石门。
    石门的规模不大,一共不到两米宽,相当破败,已经碎裂。
    石门两侧各有一个石雕,都已经歪歪扭扭,其中一个还断成两截。
    这个石雕和之前徐军看到的浮雕很像,也是穿著长袍的古人,脑袋看上去特別像是黄皮子。
    “这地方是个黄仙庙?”徐军也有些惊讶。
    徐军所说的黄仙庙可不是南方的黄大仙庙,那是供奉赤松仙人黄初平的正经庙宇。
    而且黄大仙庙往往在繁华市镇附近,香火繁盛,没听过修在深山老林里边的。
    徐军所说的黄仙庙就很少见了,是专门供奉黄皮子的庙宇。
    之所以少见,是因为东北很多地方虽然供奉黄皮子这些家仙,但是之所以叫做家仙,就是因为主要在家里供奉,一般就是家里摆个黄仙的牌位祭拜。
    专门供奉黄仙以及其他家仙的庙其实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