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故事:从山村憋宝人开始

第61章 苏家五代人求而不得的天灵


    西屋的炕上盘腿坐著一个满头白髮的老头儿,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面色红润,根本看不出什么生病下不来炕的样子。
    炕上摆著一张八仙桌,桌上放著一本书,一碗茶。
    老头儿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太在意,但是瞄了一眼孙女递过来的银针,顿时放下了手里的书。
    “这是咱家的银针?”
    “嗯。”
    “你確定那姓孙的知青中的是火蜈蚣的毒?”
    “確定,他身上蜕了一层皮,是火毒的症状。”
    老头儿將银针捻起来,仔细查看。
    “上面的火毒被擦得乾乾净净,比咱自己的復灵汤还顶事儿,怪了怪了。那小子手里八成是有什么特殊的东西,能復原变黑的银针。”
    小苏大夫这会儿又把徐军给他的药膏递了过去。
    那老头接过药膏,打开盖子,看到里面淡紫色药膏的瞬间,瞪大了眼睛,缓缓从炕上站起来。
    地上站著的小苏大夫看得有些瘮得慌,赶快喊了一声,“爷,怎么了?这个药膏不对劲儿吗?”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老头一边说著,还一边从瓶子里面挖了一小块药膏,用鼻子闻了闻,又伸出舌头舔了一下。
    “阴灵芝,真的是阴灵芝!”
    “苏家为了这阴灵芝,已经五辈人扎根在晒甲营这个破村子。”
    “甚至两代人都丟了性命。”
    “却还是没有找著阴灵芝。”
    “这个小子到底是从哪儿找到的?”
    “看药性,是还没长成的小阴灵芝,不知道是只有这些,还是有更大的没拿到。”
    老头儿一边说著脸色越来越红,隨后咳嗽了几声。
    “爷,你別太惦记,先把身体养好。”小苏大夫赶快扶著老头儿又坐在炕上。
    老头摇了摇头,“我岁数大了,身板儿是好不起来了。红啊,你得看紧了这个姓徐的小子,这小子身上可能真有点儿东西。”
    小苏大夫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
    徐军回到知青点的时候,发现孙卫东整个人已经恢復的差不多了。
    甚至因为身上的皮肤都是红扑扑的,居然还显得挺有精神的。
    “孙胖子,你確定一点儿事儿都没有了?”徐军反覆打量了孙卫东,发现孙卫东身上確实一丝邪气都没有,不过还是有些不放心,问了一句。
    孙卫东马上提起了院子里的洋铁皮水桶,里面是孙卫东刚从外面挑的水。
    “你还不信,咱这身板儿,铁打的。”孙卫东把水桶弄得哗哗响。
    徐军一看马上拦住,“行行行,好了就行了,还嘚瑟上了,准备一下,回头跟我去冯木匠家里,好好谢谢人家。”
    “这回要不是冯木匠,你小子铁打的身板也得锈成满地渣。”
    孙卫东已经从陈夏青几个知青那里大概听说了昨晚的事情,知道冯殿阁在其中帮了大忙。
    再想到自己跟著冯殿阁上山砍树的时候,还跟人家呛呛过几句,孙卫东顿时有些不好意思。
    “那是得去一趟,这叫什么来著,负荆请罪?”孙卫东挠了挠头。
    徐军一撇嘴,“拉倒吧,说负荆请罪那是往你脸上贴金,你这是上门谢罪,感谢广大劳动人民没有放弃你。”
    孙卫东连连点头,“对对对,军哥说的对,到了冯木匠家我给人磕一个。”
    徐军也懒得理会孙卫东,两个人开始在家里踅摸东西。
    既然是上门感谢,不可能空手去。
    好在之前生產队分的肉还有不少,徐军和孙卫东割了差不多十斤肉,又拿出之前葛长柱给的白面,寻思了半天,分出了两斤白面来。
    倒不是徐军小气,村里的白面难得,郭晓月、赖学文都眼巴巴的指望著过年吃顿白麵饺子呢。
    这会儿全都送人了就太可怜了,只能在肉上找补一点儿。
    那个年头村里也没有小卖部,菸酒之类的都是去镇上供销社能买点儿回来。
    供销社一年都难得去几次,这些东西自然显得金贵。
    徐军和孙卫东把珍藏的半瓶白酒,还有一包拆了封的捲菸也带上了。
    一边收拾东西,徐军一边感嘆,晒甲营的日子过得实在太苦了。
    又冲又烈的地瓜烧都不敢敞开喝,辣嗓子的叶子烟也是好东西。
    茶叶块这些后世再寻常不过的东西,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面。
    回头真得去趟镇上供销社,换点儿物资来改善一下生活。
    之前进山围猎,徐军孙卫东还分了几张兔子皮呢,油光水滑的,也能换点儿东西。
    两个人出发的时候已经是后晌。
    到了冯木匠家里,冯木匠的媳妇已经开始做晚上的饭了。
    徐军和孙卫东说明来意,把带的东西一样一样的拿出来。
    冯木匠一看赶快上来拦住,“哎呀,都是歌命同志,不对,都一个村的乡亲,怎么这么见外呢?来就来,还拿东西。”
    徐军都快被冯木匠的话逗笑了。
    旁边的孙卫东可不含糊,“冯大哥,这些东西你要是不收那可不行。”说完之后拍拍身上直接就要跪地上。
    冯木匠一看,唬得一哆嗦,伸手把孙卫东给架住了,“我滴妈,你是真的虎,咱这是新社会了,不兴这一套,那什么你们的东西我收下。”
    听到冯木匠的话,孙卫东这才不再使劲儿,站直了嘿嘿一笑。
    徐军看著孙卫东憨厚中透著狡黠的笑容,也是忍不住悄悄挑了挑大拇指。
    “东西我是收下了,不过你们俩可別走。孩儿他妈,今晚上有且,別张罗別的了,酸菜汆白肉,再弄个摊鸡蛋,烙点儿饼子,记得多放白面!”
    冯木匠显然也是高兴,不停的喊著。
    冯家嫂子马上忙活起来。
    冯木匠六七岁的大儿子和三岁不到路都走不稳的小儿子,一听有肉吃,还有白麵饼,乐得在外屋地直蹦。
    “咱把你们带来的好酒喝了,不够我这儿还有地瓜烧,你们別嫌弃就行。”冯木匠拉著两人直接上炕。
    “那哪能嫌弃,早就喝惯了,要我说这地瓜烧更有劲。”孙卫东可是一点儿不客气,直接鞋子一甩,上炕就偏腿大坐在八仙炕桌前面了。
    徐军一看天色也晚了,最主要冯家嫂子的白麵饼都烙上了,也就顺水推舟留下了。
    正好有些事儿要和冯木匠嘮一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