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故事:从山村憋宝人开始

第9章 西山沟废弃磨坊


    徐军在开枪的一瞬间,有种非常玄妙的感觉。
    手中的这把枪似乎隨著枪口火光乍现,一下子甦醒了过来。
    甚至掌心握著枪柄的时候,不像是握著冰冷的金属,而是握著一个有生命的东西。
    此时围在旁边看热闹的村民,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他二婶儿,你看得见不?这学生娃打中靶子了没?”
    “有点儿恍惚,我也妹看太清,好像打中了。”
    “中了中了,靶子都晃了。”
    “啥玩意?这么远能打中?扯犊子呢,王大白话你没看劈叉了吧?”
    “我这眼神还能看劈叉?前年开春赶山,隔著俩山头我都看到你和老冯家媳妇在石柱坟那边吭哧瘪肚不知道忙活啥呢……”
    “快鸟悄的吧,又白话上了,待会儿老冯家的听到了找你干仗来了。”
    “这学生娃肯定是蒙的。”
    “没事儿,三枪呢,第一枪上靶不是事儿,剩下两枪咱躲远点儿,肯定得飘天上去了。”
    ……
    村民说什么的都有,葛长柱这会儿眉头却皱起来了。
    作为村里的民兵队长,他的枪法不错,对村里那些枪也很熟悉。
    正所谓內行看门道,刚才徐军开这一枪,太出人意料了。
    那把驳壳枪年头太久了,保存得也不精心。
    枪身不少地方锈蚀明显。
    早年村里放老电影平原游击队,里边的游击队长就用这种枪,所以不少民兵愣头青刚开始训练的时候,都想试试这把枪。
    但是只要开上一枪,就全都不想再用了。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这把枪动不动就卡壳不说,更离谱的是弹道都是歪的。
    明明瞄准了也打不中,弹道偏左,还发飘。
    就算让葛长柱自己用这把枪打靶,在不熟悉枪的情况下,第一发铁定脱靶。
    徐军这一枪居然上靶了。
    昏暗中,葛长柱甚至感觉这一枪不光上靶,还打中了靶子第二个圈。
    刚才二埋汰三枪里最好的一发,也就是二圈。
    “徐军运气不错啊。”葛长柱小声嘀咕了一句,脸上的惊讶很快就褪去了。
    毕竟打枪这玩意,也不光看眼神,有时候也看运气。
    尤其是这把驳壳枪,或许正是因为徐军枪法不好,才凑巧上靶了。
    几个知青这会儿都很振奋。
    赖学文和郭晓月两个人已经喊起来了。
    之前徐军提出要回城的时候,村里的年轻人可没少念叨几个知青。
    现在徐军算是给知青们长脸了。
    陈夏青也是两眼亮晶晶,看著徐军忍不住轻轻鼓掌。
    反倒是平时咋咋呼呼炮筒子一样的孙卫东很安静。
    因为其他几个知青顶多看个热闹,孙卫东是真会打枪。
    徐军第一枪上靶確实很惊艷。
    但是孙卫东盯著的却是徐军握枪的手。
    徐军居然是左手持枪。
    孙卫东的眼神都迷茫了,因为他分明记得徐军不是左撇子。
    更夸张的是,徐军握枪的左手稳得不像话。
    孙卫东部队长大,见惯了神射手,自己也是顶尖好手,自然知道看一个人会不会打枪,不是看姿势帅不帅,而是看手稳不稳,呼吸稳不稳。
    徐军刚才开枪时的表现,堪比顶尖狙击手。
    难道军哥是绝世天才?
    对!没错!军哥绝对是万中无一的射击天才。
    孙卫东在部队里面见过这样的人。
    有人之前压根没拿过枪,刚学会射击,就比当了几年兵的打得还要准。
    听著很离谱,但確实存在,毫无道理可讲,只能解释为天赋。
    显然军哥也是这样的人。
    一想到这里,孙卫东看向徐军的眼神多了一丝丝羡慕。
    徐军倒没有想那么多。
    因为此时徐军手中的驳壳枪,真的像是活过来了。
    徐军再次瞄准,甚至感觉枪口在微微晃动,似乎在调整一样。
    两声枪响过后,打穀场上一片安静。
    “我艹,又上靶了?”
    “好像真的是,靶子都被打歪了。”
    “蒙的,指定是蒙的。”
    “来来来,你连著蒙三枪上靶试试看。”
    “二埋汰去看靶子去了。”
    “回来了,回来了。”
    “这完蛋玩意,脑袋都耷拉到裤襠了。”
    “完犊子,这回大学生贏了。”
    ……
    葛长柱看著垂头丧气提著靶子往回走的二埋汰,心里明镜似得。
    徐军还真不是运气好。
    这会儿天上都能看到星星了,徐军的射击距离也比二埋汰远了十步,三枪只要上靶,必然是徐军贏了。
    不过等到二埋汰把靶子拿过来之后,葛长柱和其他打过靶的民兵全都忍不住吸溜凉气。
    “剩下两枪都打小圈上了?”
    “有一个是正中心。”
    “林场的高连长也没这水平吧?”
    “看不出来啊,这大学生平时看著跟个教书先生似的,打枪这么准?”
    葛长柱从二埋汰手里接过靶子,走到眯缝著眼睛的李有才旁边。
    “支书,咱这回输了。”
    “徐军的枪法真的不错。”
    李有才嗯了一声。
    接著又走到了徐军和孙卫东身边。
    这会儿孙卫东的下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两个鼻孔正对著李有才,“支书,大傢伙可都看到了,军哥贏了,不能赖帐。”
    李有才笑著摆摆手,“那不能,那不能,咱觉悟没那么低。”
    “枪法是我看走眼了,算你们过关,不过上山围猎除了枪法,还得胆大心细。”
    “我也不难为你们,只要你们今天晚上,去西山沟那个磨坊里边待一宿,就算你们过关,可以跟著社员一起进山围猎。”
    李有才说完之后,孙卫东直接愣住了,“啊?这算什么考验?支书你拿这个考验知识青年,未免有点儿太瞧不起人了。”
    李有才听了孙卫东的话,嘴角咧得更开了。
    “赶山围猎,肯定要在山里住窝棚,黑灯瞎火的,总得先適应一下。”
    “你们要是真的害怕,就老老实实留村子里帮社员看家,万一来个熊瞎子啥的,也能顶用。”
    孙卫东一听嘴角一撇,正要开口,被徐军拦住了。
    徐军可不是憨憨,自然看出了点儿门道。
    就在刚才李有才说出西山沟的磨坊之后,现场除了几个知青之外的村里人都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