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帝梦

第170章 最毒妇人心,后宫尤甚


    第170章 最毒妇人心,后宫尤甚
    依大乾礼制,先帝的遗们,那些没有陪葬的,还尚在人间的,太后居於慈寧宫,至於其他妃嬪,则分別住在寿康宫和寧寿宫。
    因为皇帝的特殊关照,孙继祖的姐姐孙贵人,以低级宫嬪之位,却住在寧寿宫主殿。
    而丽嬪、惠嬪、安嬪、和嬪、嬪、康嬪,这些个先帝妃嬪,明明妃位等级要比孙贵人高上很多,却只能屈居於偏殿和配殿。
    这一日,一如既往,丽嬪、惠嬪等人,又围拢在孙贵人身边,一群女人嘰嘰喳喳,说些家长里短,女人之间的閒话。
    当然,无论聊什么,永远不变的主题,则是恭维奉承孙贵人。
    没法子,谁让当今天子对其另眼相看呢!
    丽嬪、惠嬪等人,看著二十来岁,面容精致,肌肤如雪的孙贵人,一个个面露討好之色,心里却羡慕嫉妒,甚至还有那么点恨意。
    这些女人在背地里,可没少说孙贵人的閒话,
    皇帝为什么对孙贵人另眼相待?
    一个十五六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一个二十来岁的俏寡妇,喷喷,除了男女之间的那点子事儿,还能是因为什么?
    这些女人在羡慕嫉妒孙贵人的同时,心里还有那么点小委屈,一个个都在抱怨皇帝,
    为什么看不上她们?
    我们是没有孙贵人年轻,也没有孙贵人漂亮,但我们骚啊!
    我们经验丰富,我们会的多啊!
    说到底,还是皇帝太年轻,不懂得欣赏女人,不懂得品味女人。
    这女人啊,就像是酒,越老的酒,越辣,越够味,其滋味也越醇厚。
    而在这些先帝妃嬪之中,康嬪是一个例外,她既不羡慕孙贵人,也不嫉妒孙贵人,更谈不上恨孙贵人,但她却在话里话外,一个劲儿的套孙贵人的话。
    想想也正常,孙贵人的弟弟孙继祖,贴身服侍著皇帝,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她们这些先帝妃嬪,若是想打听什么事儿,孙贵人这里,无疑是最合適,也是最权威的所在。
    “孙妹妹,最近宫里乱糟糟的,听说抓了好多人,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真真是让人心惊胆战,好生忧虑啊!”
    康嬪话音未落,丽嬪、惠嬪等人,便纷纷变了脸色,眾姐妹在一起说说笑笑,聊些家长里短多好的,你提这话茬干嘛?
    宫里抓了那么多人,听说光处死的,便有上百人,这种要命的大事,是咱们这些先帝妃嬪,私下里能聊的事情吗?
    你不要命不要紧,別连累我们啊!
    孙贵人也沉下脸来,她警了一眼康嬪,心说这位吕姐姐,平日里看起来挺聪慧的,今儿怎么如此的不晓事理,这种事情,也是你我能谈论的吗?
    別人或许不知道,但孙贵人多少知晓一些,故而她更不敢谈论此事。
    那一夜,她弟弟孙继祖,专门过来叮嘱过她,让她这段日子哪哪都不要去,就在寧寿宫里好生待著,最好称病不出,什么人都別见,什么话也都不要说。
    当时,她还不知道她弟弟孙继祖,为什么要这么叮嘱她,但她看得很清楚,她弟弟身上有伤,神情也很憔悴,好像几天几夜都没有合眼的样子。
    到了第二天,宫里开始大肆抓人,就连她身边伺候的太监宫女,也挨个被抓去过了一遍堂,甚至还打死了两个。
    这时候孙贵人才反应过来,那一夜她弟弟孙继祖身上的伤,估摸著也是被抓去过堂,
    刑讯的时候被人给打的。
    孙贵人这才又惊又惧,她弟弟可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贴身服侍了皇帝四年,可谓心腹中的心腹。
    皇帝的心腹太监,都被拉去过堂受刑,可想而知宫里一定是出了大事,而且是那种谁沾上谁死,甚至是死全家的大事。
    见眾人都不搭理自己,康嬪汕山一笑,接著嘆息道。
    “唉,伺候了我几十年的小喜子,昨儿被抓了去,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刚才康嬪提起此事,丽嬪、惠嬪等人不敢接茬,而这一次,康嬪这话,却引起了她们的共鸣。
    因为伺候她们的太监宫女,也有人被抓了去,同样是生死难料。
    没一会,这些女人便唉声嘆气,说起谁谁谁被抓了,谁谁谁被打死了,以及种种捕风捉影之事。
    孙贵人没有说话,冷眼旁观,她警了一眼康嬪,蛾眉微,总感觉这位吕姐姐,今儿的表现很不正常。
    见一眾姐妹越说越起劲,越说越离谱,孙贵人忍无可忍,將面前的茶杯,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砰!”的一声,茶杯碎片飞溅。
    眾人这才纷纷住了嘴,愜的看著孙贵人,不明白平日里看起来柔弱和善,甚至是有点胆小怕事的孙贵人,今儿这是怎么了?
    怎么当著她们这些姐姐的面,发这么大的脾气?
    孙贵人阴沉著一张脸,冷冷的看著康嬪,道。
    “吕姐姐,我不知道你为什么频频提起此事,但做妹妹的劝你一句,这件事不是咱们这些未亡人能掺和的,若是你能听进去妹妹这话,咱们姐妹往后相处的日子还长著呢!
    若是你不听,妹妹也没有法子,但你若是非要找死,你自己去便好,大家姐妹一场,
    你犯不看拉上我们啊!”
    丽嬪、惠嬪等人听了这话,脸上纷纷变顏变色,也一个个开始指责康嬪。
    “孙妹妹说的对,陛下清理宫中太监宫女,那是陛下的权力,不是我等可以置喙的,
    吕姐姐,你逾矩了。”
    “就是就是,依照大乾宫规,后宫不得干政,更何况我们还不是陛下的后宫,那就更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了。”
    “吕姐姐,我劝你往后莫要再提此事,你就当小喜子已经死了吧,我的小顺子也被抓了,我就当他是个死人,咱们这些人在宫里本就不易,得看开些才行啊!”
    就在这些先帝嬪妃,聚在一起嘰嘰喳喳之时,只听寧寿宫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有利刀出鞘的声音。
    一眾妃嬪纷纷面色大变,抬头朝殿外看去,远远瞧见一个高大威猛的宦官,领著一大帮人直入寧寿宫。
    等那人走近了一瞧,正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戴权。
    在戴权身后,裘世安,王植,汪安,张咏,一眾宫內大监,一个不剩的全来了。
    戴权等人进殿之后,来至康嬪身前站定。
    “吕秋娘,你的事发了,跟咱家走一趟吧!”
    戴权话音未落,殿內一眾嬪妃,便纷纷面色大变。
    她们不敢去看戴权,也不敢去看康嬪,一个个低眉垂目,眼观鼻,鼻观心,好似参禪一般。
    而在戴权身后,王植汪安等人则一脸怨毒的盯著康嬪,如果他们的眼神能杀人的话,
    康嬪这会已经死了好几千次了。
    宫里抓了那么多人,死了那么多人,起因便是你这个女人。
    而他们这些大监,除了戴权,裘世安和小桂子,其他人挨个过了一遍堂,也都受了一遍刑。
    確认过往四年,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陛下的事情,才恢復了他们的自由身。
    他们之所以遭了这么大的罪,便是因为你这个女人。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恨不能现在就活撕了康嬪。
    康嬪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只见她面色如常,只是淒淒一笑,站直了身子,看著孙贵人,看著丽嬪、惠嬪等人。
    “姐妹们,我先走一步了,其实我还有一个名字,叫苏秋娘,我还是更喜欢这个名字,等到了那边,你们可莫要再叫我吕秋娘了。”
    说罢,康嬪嫣然一笑,也不等那些东厂番子来抓她,而是自顾自走出殿去。
    丽嬪、惠嬪等人,也包括孙贵人在內,听了康嬪这话,一个个只觉毛骨悚然。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你先走一步?
    什么叫等我们到了那边?
    你要死了,难道我们也得跟著死吗?
    再说康嬪这番做派,竟有些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味道。
    就连康嬪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
    她本是吕家嫡女,却从小长在金陵苏家,直到三十多年前,她入宫选妃,都是从苏家启程来的京城。
    从情感上来说,她更亲近苏家,她也把苏家视作她的娘家。
    入宫这么多年,虽然她位分並不高,只是九嬪最末的康嬪,但她仍不遗余力的关照著苏家,直到四年前,苏家被满门抄斩。
    在康嬪看来,苏家想吞了薛家的產业,並没有什么不对。
    几千年来,世家大族皆是如此,当年薛家起势,不也吞了好几个世家的產业吗?
    大家都是这么玩的,凭什么別人可以,苏家就不行?
    凭什么苏家这么玩,便要被满门抄斩?
    康嬪很想去问皇帝,你凭什么灭我苏家满门?
    但她不敢,她也见不到皇帝。
    故而她恨死了皇帝,也恨死了林如海。
    因为下令將苏家满门抄斩的,是皇帝。
    而具体执行之人,便是林如海。
    这四年来,她一直在琢磨,怎么能既报復了皇帝,又报復了林如海。
    皇帝身边护卫重重,日常饮食又极为谨慎小心,她没有任何办法可想。
    林如海远在宫外,而她又出不了宫,她想报復林如海,也是没有任何办法。
    康嬪就这么想啊想啊,便將主意打在了林黛玉身上。
    林黛玉是林如海的独女,听说极得皇帝宠爱。
    若是她想法子弄死了林黛玉,皇帝痛失爱妃,林如海痛失爱女,岂不是既报復了皇帝,又报復了林如海,可谓一箭双鵰。
    她的贴身太监小喜子,是她进宫之后,苏家了大笔的银子,送进宫来的自己人,也是她的贴心人。
    而小喜子和东厂的崔老七,是一个村走出来的,二人关係极好,几十年相处下来,已成侧颈之交。
    一日崔老七喝醉了酒,无意间说出了皇帝把忠顺亲王李穆,关在一个铜缸里,又在旁边架上木炭给虐杀了。
    如此密辛,小喜子不敢多问,他想著又是铜缸,又是木炭,这定然是把李穆给蒸了。
    当小喜子把这件事告诉她,康嬪便有了一个报復皇帝,报復林如海的主意。
    这两三年,林黛玉经常去御园葬,康嬪是知道的,甚至林黛玉在哪里葬,在哪里歇息,康嬪都打听得一清二楚。
    康嬪便想著,先用皇帝虐杀忠顺亲王李穆这件事,来嚇一嚇林黛玉,顺便离间林黛玉和皇帝的感情。
    在康嬪看来,林黛玉小姑娘一个,平日里又伤春悲秋,若是知道了皇帝是一个將亲叔叔给活活蒸了的暴君,一时间肯定是接受不了的,若是性子脆弱点,搞不好林黛玉会直接疯掉。
    不管林黛玉病倒还是疯掉,那康嬪的机会便来了。
    到时候她以探病为由,嘘寒问暖,以她的手段,哄骗一个小姑娘,进而將其拿捏住,
    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等混熟了之后,她想什么时候弄死林黛玉,便能什么时候弄死她。
    可是让康嬪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计划仅仅只是开了个头,便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皇帝竟然这么大反应,竟然像四年前一样,大肆清洗紫禁城。
    短短两三日,便抓了数千人,杀了上百人,就连她的贴心人小喜子,也被带入北镇抚司,再也没有回来。
    小喜子被抓当日,康嬪便做好了自尽的准备,与其被人刑讯逼供,虐待而死,她还不如用三尺白綾,了断了自己的性命。
    可她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康嬪总是想著,万一皇帝清洗禁宫,不是因为林黛玉,而是因为別的什么事情呢?
    抱著这种侥倖心理,康嬪便將自尽的事情一拖再拖。
    这一拖,便拖到了今日,拖到了戴权將她带走的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