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406章 ,侯恂落幕


    第406章 ,侯恂落幕
    李岩站在锦衣卫衙门的石阶上,深吸了一口黎明时分清冷的空气。尽管身陷囹圄数月,他的眼神依旧锐利。牢狱之灾未能磨灭他的意志,反而让他变得更加坚定。
    顾炎武带着几百人冲过来,看到李岩笑道:“总算是把你们救出来了,兄长光凭此事就可青史留名,”
    李信却马上问道:“现在城里情况如何?秦邦琦的人在哪?”
    “正在攻打皇城!“顾炎武讽刺道“他们想抓小皇帝请功。”
    秦邦琦,盛时仁两人投靠大同军,他倒不反感,毕竟他也知道侯恂对他们做的太过分了,把人当傻子耍。但攻陷金陵之后,两人本就立下功劳却还要进攻皇宫,想要抓住弘光帝,这就有的不地道了。
    两人先祖追随明太祖,给了他们家两百多年的富贵,现在他们却还想抓住末代皇帝当自己登天的阶梯,这就有点没有良心。
    李岩剑眉紧蹙,“我们去贫民坊!“
    现在局势还没有彻底稳定,要壮大大同军在金陵城中的力量,而他们最能依靠的就是贫民坊的工匠。当李岩走进贫民坊。
    此时贫民坊的情况比李岩想的要差,因为战事,南北的贸易断绝,作坊也给停了,工匠没有收入顿时陷入了忍饥挨饿的状态,加上粮食价格上涨,他们拼尽全力也很难吃一顿饱饭,即便后面张采想要控制粮食的价格,抓了不少奸商,但粮店里的粮食没了,黑市变得极其猖狂,底层的百姓已经处于饿死的边缘。
    忽然在家门口的卖鱼强看到一个熟悉的,他激动道:“李大夫,您终于被放出来了!”
    当地的居民也发现了李岩,惊喜无比。
    “李大夫,你终于回来了。”而后缓缓向着李岩为过了。
    李岩笑道:“是呀,我终于回来了。”
    “没了你,我们好惨,现在家里一粒米都没有了,娃都快要饿死了。”一个原本兄弟会的成员悲戚道。
    李岩当即找到周磊道:“想办法调一些粮食过来!”
    “遵命!”
    四周的百姓听到粮食激动道:“李大夫万岁。”
    没多久,周磊他们拉了十几车粮食过来,贫民坊的百姓排队来领取这些粮食
    “乡亲们!“李信的声音在晨风中格外清晰,“现在我们大同社已经占了金陵,但大同军的主力尚未到,想要保卫金陵还需要大家一起出力。“
    “李大夫!我们听你的!“四周的百姓纷纷回应道。
    李岩道:“家里有青壮的全部出列,我们要组建护卫队,保护自己的家人。”
    霎时间群情激昂。金陵城的百姓纷纷加入李岩的护卫队,不到半天时间。三万人加入护卫队,李岩把金陵武库的火枪全部发放给队员,一支3万人的武装瞬间成型。
    手里有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李岩派人请来了金陵城中明军将领。
    此时明军将领们正惶惶不可终日。秦邦琦兵变、大同军攻占金陵,一系列变故让这些军官不知所措。
    “诸位将军,你们在这场兵变当中严守中立的立场,想来你们也不愿意与腐朽的南明朝陪葬。”
    一众降临,内心无奈,他们哪里是想中立?实在是看不到一丝希望
    李岩环视众人:“我以大同社的名义保证:交出兵权者,你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去留自愿,绝不强求;愿意留下的,某可以向元首举荐你们。“
    南明将领们脸色凝重,真是个艰难的选择,大同社底线虽然高,他们的性命有保障。
    但上限也不高,交了兵权,他们就真一辈子只能当平民了,他们家族拼搏了几代,才拼到了现在这个位置,现在一朝再次沦为平民百姓,有几个能接受?
    但不接受的下场更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现场沉默半天之后。
    “我等.愿意交出兵权。“资历最老的副将首先交出印信。
    “某想离开金陵城南下,李首领能不能保证本将的安全?”
    李岩道:“可以,但我大同军接下来肯定是要继续南征,之后两军交战本人就无法保证了,我建议你们先留在金陵城,等我们元首抵达,南北的联系打通,你们可以先去更安全的北方。”
    “某明白了!”
    就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兵权交接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这些明军的将领纷纷离开了军营,李岩带着大同社和兄弟会成员接管了这些明军士兵
    李信当即下令将1.5万明军打散整编,每十人中安排三名明军,余下的都是护卫队成员,这样既保持战斗力,又确保忠诚。
    当李岩忙碌整编护卫队的时候,秦邦琦和盛时仁正狼狈地逃回来。他们的部队在神机营的火铳下损失惨重,15000人马只剩不足八千。
    “李社长!“秦邦琦盔甲上还带着血渍,“皇宫守军负隅顽抗,还请发兵相助!“
    李信却摇头:“不必了。我要的不是一座流血的皇宫,而是一个完整的金陵。“
    他转身对顾炎武道:“麻烦宁人兄走一趟,告诉守将李轩:崇祯帝在燕京安好,若愿归降,可送太后皇子全家团聚。”
    顾炎武想了想道:“请钱牧斋一起去,更能取信南明小皇帝。”
    李岩想了想道:“可以!”
    于是顾炎武和钱谦益两人以谈判的名义,进入了南明皇宫。
    皇宫深处,顾炎武看着瑟瑟发抖周太后道:“我大同社保证太后和朱慈烺的安全,太后要是愿意和朱由检团聚,我们也可以派人送你们去燕京。”
    “李将军,“太后哽咽看着李轩道,“这天下真的变了吗?“
    李轩黯然跪地:“太后明鉴。城外已有五万大同军,江北还有徐晨的七万精锐臣,无能为力了。“
    “那就.降了吧。“太后搂紧三个孩子,“只求保我儿性命。“
    钱谦益也跟着说道:“太后要是信的过臣,臣愿意陪太后和天子去燕京。”
    当夕阳再次洒在金陵城头时,皇宫大门缓缓开启。周太后手牵弘光帝,身后跟着文武百官,平静地走出了他们最后的庇护所。
    至此,金陵城彻底被大同社掌握。而后李岩马上向徐晨报捷。
    大同十二年(1636年)八月二十六日,寅时初刻,镇江,南明军中军大帐
    长江的夜雾尚未散去,中军大帐内烛火通明。侯恂枯坐在虎皮帅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那份来自金陵的八百里加急战报仿佛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五脏六腑都在抽搐。
    “一日.仅仅一日.”他喃喃自语,蜡黄的脸上肌肉抽搐着。
    帐外传来巡夜士兵整齐的脚步声,这些忠诚的士兵还不知道,他们誓死捍卫的朝廷已经土崩瓦解。
    镇江距离金陵并不远,金陵被攻陷的消息很快就到侯恂耳中。这对侯恂,祖大寿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更是对他们的死亡通告,这消息只要传开,他们这10万大军将会彻底溃散。
    祖大寿带着对死亡的恐惧怒吼道:“金陵城中有2万大军,还能征召十几万民夫,你们是怎么在一天之内就被大同军攻占了,他们只是一些农户,你们连农户都打不过吗?”
    逃过来的南明军官哭泣道:“是秦邦琦这个叛徒,他说自己剿灭句容县的叛军,想要入城休整,却没想到他已经投靠了大同社,而后他联络城中的福建将门,这些人全部投靠大同市,他们发动兵变,末将不知道大同军有多少人只能仓皇逃离。”
    “秦邦琦!”祖大寿咬牙切齿道,打了一辈子的鹰,最后被家雀啄了眼了,一项是他祖大寿出卖别人的,却没想到这次被他人给出卖了。
    侯恂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疲惫和迷茫当中。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他努力了5年,想尽办法维持朝廷,最终还是被大同社轻轻一推,那朝廷就倒了。
    相对而言吴襄他们反而是满脸平静,甚至有一种松口气质感,他们早知道此战必败无疑,现在他们不过是垂死挣扎,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想着或许能打得过大同军呢。
    但这个现在这个希望彻底破灭了。虽然大同军会没收他们的土地,没收他们的财产,但他们性命无忧,有这个底线在,他们虽然失落,但也不算太惶恐。
    “阁老要马上与大同军决战!”祖大寿一拳砸在沙盘上,震得代表城池的木块纷纷倒下,“趁消息还没传开,全军压上!只要击溃徐晨主力,江南就还有救!”
    帐中诸将鸦雀无声。吴襄低头摩挲着刀柄上的缠绳,他能理解祖大寿想要继续挣扎的心,毕竟没有谁能坦然面对死亡。但其他的武将这有点气愤,祖大寿这王八蛋,是想拉着所有人去死。
    侯恂沉默半天。后猛地站起身,声音陡然拔高道:“传令!三军饱食!辰时三刻,全军出营,与敌决一死战!”
    “遵命!”其他人只能无奈答应,现在侯恂眼睛都是红的,敢拒绝只怕人头不保。
    与此同时,一路带着联军攻占了苏州,常州,来到镇江以南明大军对峙。
    徐晨在得知李岩他们攻占了金陵大喜。他本想派遣使者去招降镇江的南明军队。但却没想到他的使者还没派出去。侯恂领着南明10万大军杀出了营地,气势汹汹的杀向了大同军杀过来。
    侯恂的动作徐晨一想可知,这是快溺水的人想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他想通过击败自己这支军队,来逆转南明的局势。
    秋日阳光刺破江雾,十里江岸,赤色浪潮汹涌铺开。10万大军,展开了十几里的战阵,战旗猎猎,刀枪如林,杀气弥漫着整个战场。
    一阵富有节奏、迥异于明军苍凉牛角号的军号声穿透薄雾。
    地平线上,一道沉稳的线条无声无息地漫延开来,整齐、肃杀,带着一种冰冷的机械感,这个整齐的军阵是大同军一方。
    大同军4个师成品字形排开,第二师,第八师护卫左右两翼,第一师,第四师为中军,七万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杀向南明军队。
    开战前,徐晨派遣一些嗓门大的士兵到南明军阵不远处吼道:“金陵城已破,你们不要为南明朝廷的官员继续卖命了,他们只会让你们送死,我大同军优待俘虏,放下火枪,给你们路费,等江南被攻占了还会给你们分土地。”
    祖大寿大吼道:“开炮!”
    “轰轰轰!”十几门火炮轰向呼喊的士兵。但因为准头并没有造成多大的杀伤。那些士兵被火炮攻击之后拍马赶回自己的军阵。
    但祖大寿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早就知道大同社可能会散布这个消息,瓦解自己的军心,所以一早就准备好了火炮,只要大同社开口,先用火炮轰炸,让他们的声音被火炮淹没。至此双方只能进行硬碰硬的大战。
    侯恂没有选择,金陵沦陷的消息他能隐藏一日两日,但不可能永远隐藏下去,士兵迟早会知道,他只能主动进攻。
    祖大寿为全军总指挥,他决定集中五万大军,进攻大同军右翼防线,击溃杨秀头第8师,再侧翼包抄大同军主力,彻底击溃大同军。
    第八师师长杨秀头举着新配发的单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对面汹涌而来的红色浪潮,嘴角扯出一个混合着兴奋的笑意道:“好家伙,祖大寿这老小子,是把棺材本都押上了啊!”
    镜头里,关宁铁骑的黑色旌旗狂舞,老兵们下意识地排着松散却有效的冲锋阵型,这是在无数场与大同军搏杀中形成的本能,用以最大限度减少炮火杀伤。更远处,明军阵中的红衣大炮正在褪下炮衣,炮手们喊着号子,费力地调整着射界,硝药桶堆积在一旁。
    他刚往江南战场却遇到了这样一场大决战,真可谓是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杨秀头放下望远镜,声音沉稳道“命令炮兵团准备,等他们的火炮阵地前移,进入我炮兵最佳射界。告诉炮兵的兄弟们,狠狠的教训南明的军队。”
    士兵们正做最后检查,拉栓退壳的清脆咔嗒声不绝于耳。一个青年战士紧张地反复扳动步枪击锤。
    “慌个球!”杨秀头蒲扇般的大手拍在小战士的肩头,力道让他踉跄了一下,“记住训练要领:呼吸稳,瞄准狠,换弹快!你们手里拿的不是烧火棍,是一杆能顶对面五杆破鸟铳的步枪,咱们这顿‘席面’,管够!”
    “咚咚咚!”战鼓的声音越来越响,战场的气氛也越来越浓烈。
    祖大寿终于失去了最后的耐心,下令进攻第八师。
    上万禁军如同移动的钢铁丛林,稳步向前推进。他们身后,三十门红衣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实心铁球划出沉闷的弧线,砸向大同军阵地,溅起漫天泥尘。
    “轰轰轰!”大同的炮兵团马上予以还击。线膛炮发射的锥形炮弹旋转着,划过一道优美的弧形弹道精准砸入明军炮群。
    “轰!轰!轰!”爆炸声不再是单调的轰鸣,而是夹杂着撕裂金属的刺耳尖啸和绝望的惨叫。榴霰弹凌空爆炸,预制破片呈扇形泼洒,将炮手成群割倒,引爆的火药桶掀起灼热气浪,甚至将沉重的炮身都扭曲掀翻。
    “轰轰轰”
    “轰轰轰”
    双方的炮兵,互射了五轮,明军的火炮,因为射程近,威力小,全部被摧毁。
    祖大寿在千里镜中看到这一幕,瞳孔骤然收缩,握着缰绳的手青筋暴起。
    接下来就轮到大同军的火炮不断轰炸着南明的阵型。但更恐怖的屠杀紧随其后。当明军士兵付出惨重代价,终于冲进八十步距离时,他们还踏着整齐的步伐,想要继续靠近,增强火枪的威力和精度。
    “砰砰砰!”大同军阵地突然爆发出持续不断的密集爆响!那不是燧发枪齐射的轰鸣,而是如同无数铁匠同时疯狂敲打铁砧的死亡交响乐!
    “装弹!快装弹!”一个把总声嘶力竭地喊叫,声音带着哭腔。燧发枪手们慌乱地咬开纸包弹药,倒药、装弹、捅实…繁琐的步骤在对面连绵不绝的弹雨下显得无比漫长和绝望。他们甚至看不到敌人具体在哪。
    冲在最前的禁军惊骇地发现,敌人的子弹连绵不绝,就好像暴雨一般射向他们,他们无力反抗,等硝烟散尽,战场已然血流成河,南明的士兵直接崩溃。
    后装步枪的射速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士兵们拉栓、退壳、装入五发桥夹、推弹上膛、瞄准射击,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精度更是可怕,线膛带来的稳定旋转让子弹在百步内拥有致命的准确性。
    第一波攻势在短短一刻钟内彻底崩溃。尸体层层迭迭,铺满了前进的道路,伤兵的哀嚎声令人头皮发麻。
    祖大寿的眼睛彻底红了,最后一丝理智被怒火和绝望吞噬。他一把夺过亲兵手中的马槊,白的须发戟张:“关宁铁骑!随我杀敌!大明万胜!”
    五千余关宁铁骑发出悲壮的呐喊,如决堤洪流般涌出本阵,马蹄声滚雷般震撼大地。
    但他们面对的是超越时代的火力密度和组织。
    “自由射击!优先目标:骑兵!”杨秀头的命令道。
    更加炽烈的弹雨泼洒过来。高速旋转的子弹轻易撕碎血肉之躯,战马悲鸣着翻滚倒地,将背上的骑士狠狠甩出去,大同军的金属风暴,让任何试图靠近的骑兵,连人带马都被瞬间撕碎。
    祖大寿的亲兵一个个倒下,他的坐骑接连中弹,悲嘶着将他掀落在地。一枚子弹精准地钻透了他精良的山文甲,在他的胸膛上开了一个可怕的窟窿。亲兵队长哭嚎着扑上来,试图用手堵住那汩汩涌出的鲜血,却发现一切都是徒劳。
    从辽东逃到江南祖大寿,最终死在这片战场之上。
    南明军队的主动进攻被击败之后,徐晨趁此机会发动了全面进攻,南明军队在一系列的打击下彻底崩溃,士兵止不住的往后方逃窜。
    侯恂见大势已去,拿出自己的宝剑绝望道:“老夫是朝廷的首辅,岂能沦落到让你们这些叛军来审判,给这些蝼蚁之辈偿命。”
    说完他拔剑自刎。
    祖大寿战死沙场,侯恂拔剑自刎,南明军中最强硬的两个强硬派都战死了。
    吴襄等南明军官,纷纷带着部下投降,至此南明主力彻底歼灭,此战南明伤亡超过12000人,6万余人被俘虏,大同军伤亡不过千。
    徐晨命令杨秀头的第八师向南攻占江浙行省。贺六第二师南下攻占江西行省。而他则带着主力杀向了金陵城。
    (本章完)